再别陈桥吧 关注:948贴子:104,003
  • 11回复贴,共1

斜阳草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一定至少要在这地方贴上一场!
【 外城 · 老鸦巷口 】:江南酒肆
https://tieba.baidu.com/p/6032027716


1楼2020-08-11 18:52回复
    (今年春日不为任何人、任何事搅扰,依旧如期而至。且它是慷慨无边的,它来时冰河解冻,青葱又生,将残存硝烟战火的痕迹很好掩盖起来,真正重许汴京见太平。)
    (江南酒肆的青旗业重新在骀荡春风里招展。或许少了北往,但依旧有不少的南归客聚在这里饮酒谈天。说劫后余生时,有人拘谨后怕,亦有不少人是毫无惧色。不曾加入到他们那里,只在角落听着,看着那些直白现在人前的声色。)
    (回神才发现桌前依旧空落落,顺手提剑,用鞘敲一敲桌,抬头本扬声要唤晾我好久的小二,却意外瞧见一人。)
    唷,是嵇郎。(是符离长主的驸马。汴京贵家宴会上的少许次谋面教我记得了他。)


    2楼2020-08-11 19:00
    回复
      2025-10-07 00:59: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旧岁南下时他们说那是“南渡”,极尽所能天花乱坠的将逃难两个字裹成花团锦簇的模样,仿佛那样就能维持摇摇欲坠如空中楼阁的尊严。可心慌意乱的步伐似的自欺欺人如水月镜花,远不如这北上时那样志得意满,认识的宗室与勋贵大多都迫不及待的动身。
      细嫩的草叶铺了一地,这使得手中那缰绳虽交了出去,马却不愿随着伙计去一旁,好说歹说才愿移步。正此时循声回头,稍一颔首。
      -
      “九娘子,许久未见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8-11 19:22
      回复
        好久不见。(也点头附和,并不顺势多问先前他是不是往南去了。那一程想来不是大多数人的好回忆。)
        啊,你随意坐,我不等人,(目光一扫内堂,见先前没空桌,现下仍没空桌时又是一叩)是看没空地了才占的这张长桌。
        (店小二姗姗来迟,一壁陪笑一壁说今天的桃花春曲售罄,只有江南捎回来的乌程箬下春了。在他亟欲饱含深情,长篇大论介绍前赶忙摆手止住)都行,我不挑。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8-11 20:12
        回复
          辽国兵马或曾造访此地,目光无意扫过的时候,路的那一侧一棵柳树上还插着一根入木三寸的断箭,是战争的痕迹。在她所处的那张长桌坐下来,指尖轻扣桌上一个不甚明显的裂纹,目光和缓。
          对着迎上的小伙计要了一壶酒,再任他随便上些佐酒的小菜,只是暂歇,也不太讲究。
          -
          “可都平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8-11 21:26
          回复
            (霎眼稍稍反应了下,明白他问的是彰明魏邸。)是,大家都挺好。(无论还在临安,还是回京,抑或留守汴京的都安然无恙,这好像是件该说万幸的事。)
            可他们说燕山收不回来了。
            (——但我并不想说万幸。话音还是平平,情绪却率先经手宣泄。)砰!(很迅速抬起那只刚被奉上,还没来得及满盛醴酿的空陶碗往桌上怼。看起来突兀,但确实由来已久的置气犹能控制得好力道,碗砸出声沉闷重响,而后旋着身停在桌沿,没落地也没被掷碎。不去关心注目这举动是否惊动到周遭旁人。)
            (这样的论调早在宣德楼的那个黄昏,不,还更早,早到去岁的秋日,北地战败消息传回来时就已经有了。彼时还可心口一致,理直气壮地不信。但现在已由不得我不相信。)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8-11 22:38
            回复
              当一切尘埃落定后,我便少听到有人谈论这些东西——命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赵氏的江山因这一劫难而缺下一个角落这件事与之相比就轻了很多。家国家国,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家在国前,能够在这几年的战争中全须全尾的活下来,护佑住一两个身边之人已是万幸。陶碗在桌上掷出一声闷响,我下意识伸手去拦的时候却又停在桌沿,只剩下我空荡荡停下的那只手。倒不怎么觉得局促,只将手落下来,无知无觉的轻捏成拳。
              她将那陶碗掷出去,像是掷出我心中一团郁郁,只低声,像在劝她又像在劝慰自己。
              -
              “无人不想收复幽燕,可在这百废待兴时,就算我们耗得起,百姓也耗不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8-11 23:14
              回复
                道理我都明白。(一室很快由短暂静寂恢复如常,笑谈依旧。这时候人已全然冷静下来。)可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是天福三年的事,到神威四年收复,中间整六十六年。如今再失,又得隔上多少年呢?
                (话不忍说完。耗不起的哪只有人力物力?这年岁业凡俗人等业耗不起。我总能想到姥爷讲当年燕山之战取胜时的神采飞扬,记得他说功成不易,之中有多少多少人的热血牺牲。并不担心他在兵燹中不能自保,但一个人要在数十年后眼睁睁看着曾经出力克复过的土地重回敌手,又如何自处?)
                (而沙场确有沙场的道理。决胜靠的不是一人一剑的骁勇砍杀。明白这点后,去年冬我没一意北进,而留守汴京做些“微小”的事。)
                唉……(还有许多,终究埋在了太息声后。去捞我那只碗,顺便提起壶分不清是谁点的酒——等下我去结账好了。给他也给自己斟上。)
                来喝一杯?


                8楼2020-08-12 01:11
                回复
                  2025-10-07 00:53: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劳烦了。”
                  -
                  从桌上翻起一个粗糙的陶碗在她手下,不太澄澈的酒液落下来,两分出神。她说的那些六十六年,被亲历过的史官以庄严字句载进史书,而更多的却是老一代人对于子孙的口耳相传,在每一个被无法挽回也无法放下纠缠到闭不上眼的夜,烛火总在代替人落泪。从书卷与言语中窥得那些旧日烽火狼烟的片刻时,我未曾想过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竟也会将那些无言却汹涌的辱和愤尝上一遍,身无所长的在这儿吞咽一口酒,满口皆苦。唇角无意识的向下一抿,是锋利颜色,额角抽痛两下又和缓下来。
                  -
                  “……总有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一日,莫要想太多了,尽所能就是。”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8-12 01:42
                  回复
                    (将他神色嬗变收在眼里。这是在不经意间也同样勾起他心内的国仇家恨了。所以如此一撞碗,又可称作是“同仇敌忾”。)
                    (好像察觉不出江南酒和汴京酒入喉的差别。当然这也并不重要。)我要是文人墨客,不痛快的时候一定多作些长篇短篇,这才叫尽所能。(意切时笑出声来)可惜作不了,就只能喝喝酒骂两句了。
                    (郑重几分,再斟满敬他。)
                    今天多谢你。(作不了文人又作不了实在事的当下,总算还是能逮到个人倾吐宣泄一通。)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8-12 13:48
                    回复
                      两个陶碗撞出一声脆响,撒出两滴酒液溅上木桌,又飞快渗入裂纹中干了,端起碗一口全部饮尽,轻轻吐出半口浊息,将那些难言的郁郁也抛去一些——终归是要向前走的,回到汴京城是少不了要忙的事。见她展眉,也颔首一笑,打趣。
                      -
                      “学文这事大抵什么时候都不晚的,指不定过上两年,九娘子已是摇身一变成了文学大家也说不准。”
                      -
                      在她的郑重里将酒碗一翻,半滴不剩,那些相同的谢意便就在酒中罢,不必多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8-12 14:17
                      回复
                        借你吉言。
                        (这之后,话业在一派曦光中被讲尽。那光从窗格透照出来,一寸寸自桌沿、壶边挪移。是外边的日头已经在不住西偏了。注意到这点后站起来作辞。出门前顺手结个账。)
                        (就现在,我想去看看外面的光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8-12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