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50,865贴子:104,647,983
  • 4回复贴,共1

简单讲明吴和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用较简要方法讲明白吴和越。
华夏,简单一点说是一个承载的礼仪的族系。
左传阐述华夏: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礼仪,实际上就是玉器的礼仪。玉器严格的级别一直延续到宋朝。
上古玉六器有: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 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
在华夏大地中,只有东苕溪中游的良渚出土了苍壁黄琮等玉器,在苕溪的下游离太湖的钱山漾发现最早的丝绸。
没错!华夏的发祥地就在环太湖流域。
这些年,国家一直开展探源工程。在黄河流域发现商和周的文物,能证明夏朝存在的证据很困难。到是在南方杭州的良渚找的大型的水利工程,古城、及众多实物,去年被联合国认定的属于国家级的文明。
也有学者认为,良渚古城就是虞朝国都。
4000多年在太湖流域发生了世纪大洪水,不少良渚人北上,近代学者在陕西山峁和山西陶寺的遗迹中发现跟良渚文明许多关联的东西。
大禹在位时经常在会稽山跟周边部落的首领开会,我家乡有个部落防风国,部落首领因抗洪迟到开会被大禹所杀害,尽管大禹后来纠错,但悲剧还是发生,这个历史事件春秋的孔子,西汉的司马迁中《史记》都有记载。防风氏也称汪芒氏,是华夏汪氏的始祖。
从历史上的记载可以断定,夏朝在环太湖及甬绍一带。
始皇帝赢政做了皇帝千里迢迢来到会稽山祭祀是个明显的佐证。
说了这么多切入正题。
歧山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他们部落来的先祖自东方虞朝,估计大洪水北上的良渚人后代,古代虞同吴同音,虞同吴,泰伯卉虞(吴)想在祖先的故土上建立一个理想国,于是断发纹身,随乡入俗。
会稽山一带是夏的圣地,大禹过世后就葬会稽,越国的国君是大禹的直系子孙。
上古八姓中,泰伯姓姬,越王当然跟大禹姓——姒。
泰伯没奔吴前,环太湖及甬绍的土著都是一个民系,於越。这就是所说的吴越民系。
东周衰弱,封地小国崛起,国王之间的争霸在所难免。
两个小国就算斗得最凶,底层的百姓还是一家人。
中国有个成语叫同音共律。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1楼2020-10-13 13:32回复
    吴语的全称是吴越语


    2楼2020-10-13 13:33
    回复
      2025-08-11 11:23: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笔误,是泰伯奔吴


      4楼2020-10-13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