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总有人质疑团长看不懂。
包括很多名人,那些人我懒得理,我天天做的就是讲道理,此刻懒得再深入浅出的讲道理。
我只是在此想感谢康导,做出这样一部如此特别,应该说独一无二的电视剧,能每天陪伴我完成我的毕业论文。
团长我看了整整一年了!是我一年里反反复复播放,反反复复的感受的唯一一部电视剧。每次看都觉得还是意犹未尽。
也许我该被骂,因为我肯定是一小众,我学艺术哲学,大众传媒了解得太多了,大部分作品随便看看,就会条件反射到大众艺术的创作规律上去,到这种份上,大多数电视剧都看不下,因为都是清一色的靠情节去推动故事发展的,而所谓好的情节自然是符合普遍认知和期望的心理规律的,这也是看得懂的原因。这就是大众艺术的典型形式,很好,我就是研究这个的,自然是非常深刻明白大众艺术的深刻意义的。只是中国现在是一不成熟的商品社会初期,这也决定了其大众艺术作品还处于大量形式模仿,创新概念比较单一模式的阶段。
于是我一直以为像我这样的绝对小众,在国内大众艺术传媒中,由于创新概念体验的匮乏所带来的孤独感,是咎由自取,曲高和寡,生不逢时,在小众就是后娘养的大众媒体时代,是我tmd活该。
因为我很多时候不需要那些我看第一眼就能想得到第二眼的“看得懂”的视觉感受,所谓看得懂,给我本来就不发达的大脑带来极大的负担,让我感到透过大众媒体对这个世界的体验,获得的只是对自身个体生命的绝望和空虚,因为每天懂完人类历史上的哲学和艺术的进化发展(在我写论文时期),还要再懂一部电视剧,而我懂了一部电视剧,也不能让我这个人晚上睡觉更安心和踏实......于是这个时候,我这样的人类多么渴望有一样叫做艺术的东西,能让我看的时候不是去“懂”,而是让我感觉很美,很舒服,这样带着美美的满足感进入梦乡。
我该骂,我太自私了,我看团长不是从普通观众的角度去观望,我看团长纯粹出于私好,当作我喜欢的艺术作品看,虽然里面的bugs我也能看出不下百个,但是我看的时候,我根本不想看懂,我只觉感觉很美,感受很丰富,设计很有趣。
我该骂,我太自私了,我根本来不及顾忌其他人的感受,我只管自己,我只管把它看成一出精美的现代艺术。
说到这,我要食言了,我禁不住又想讲道理了,因为我想起了某些名人说,团长的主创们没有诚意,因为团长为啥有话不好好说,为啥装神弄鬼,为啥让大众看不懂?
我明白那些名人的意思,我也理解他们的认知境界,因为他们秉着大众艺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信念,坚持艺术家应该是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比如周啥波小沈阳之类的,他们看多了小沈阳,可能以为世界上只有小沈阳能代表创作才华。而我呢,显然是被西方的现代自由市场理念以及社会沟通理论洗了脑,站在另外一个立场,认为市场不仅是要满足需要,还要引导需要,创造潮流。这就是说,不仅我懂你,你也要懂我。我就是以此前提来观看所有的艺术作品,我对那些真正的创作者们(而不是文化工业制造者)的尊敬,让我看到新的形式的时候,再奇怪,再晦涩的,也提醒我,更要去理解,去了解,去懂,因为这才是艺术,它追求的是创造和创新。
不懂就对了,不懂是因为它是艺术。至于是不是有诚意的艺术,可惜啊,信任是没法用道理来讲清楚的,信则灵。
我知道我不过是一弱弱的小众,而道理不过是权力的副产品,道理抵不过大众的口水,我不敢说,那些说没看懂的人,也许也应该像我一样,怀着对艺术虔诚的尊敬,买张盗版碟,或者在网上一遍又一遍的感受,以此来扩展自己的感受力。因为既然是感受力的问题,而不是理解力的问题,那么可能团长就不是他们的那一盘菜而已。
但是我还是希望像康导这样的导演能更多一些,还是希望能理解能懂得能鼓励这些有创造力有魄力的艺术家们的小众观众更多一些。
感谢康导,让我身处本土文化为沙漠的异国他乡,整整一年来,不断的从中获得来自祖国大众文化带给我的美好感受。虽然团长不是为我拍的,但是,坐在电脑前,这种好像是为我拍的感觉真好。
云卷双鱼于德国11.2. 2010
包括很多名人,那些人我懒得理,我天天做的就是讲道理,此刻懒得再深入浅出的讲道理。
我只是在此想感谢康导,做出这样一部如此特别,应该说独一无二的电视剧,能每天陪伴我完成我的毕业论文。
团长我看了整整一年了!是我一年里反反复复播放,反反复复的感受的唯一一部电视剧。每次看都觉得还是意犹未尽。
也许我该被骂,因为我肯定是一小众,我学艺术哲学,大众传媒了解得太多了,大部分作品随便看看,就会条件反射到大众艺术的创作规律上去,到这种份上,大多数电视剧都看不下,因为都是清一色的靠情节去推动故事发展的,而所谓好的情节自然是符合普遍认知和期望的心理规律的,这也是看得懂的原因。这就是大众艺术的典型形式,很好,我就是研究这个的,自然是非常深刻明白大众艺术的深刻意义的。只是中国现在是一不成熟的商品社会初期,这也决定了其大众艺术作品还处于大量形式模仿,创新概念比较单一模式的阶段。
于是我一直以为像我这样的绝对小众,在国内大众艺术传媒中,由于创新概念体验的匮乏所带来的孤独感,是咎由自取,曲高和寡,生不逢时,在小众就是后娘养的大众媒体时代,是我tmd活该。
因为我很多时候不需要那些我看第一眼就能想得到第二眼的“看得懂”的视觉感受,所谓看得懂,给我本来就不发达的大脑带来极大的负担,让我感到透过大众媒体对这个世界的体验,获得的只是对自身个体生命的绝望和空虚,因为每天懂完人类历史上的哲学和艺术的进化发展(在我写论文时期),还要再懂一部电视剧,而我懂了一部电视剧,也不能让我这个人晚上睡觉更安心和踏实......于是这个时候,我这样的人类多么渴望有一样叫做艺术的东西,能让我看的时候不是去“懂”,而是让我感觉很美,很舒服,这样带着美美的满足感进入梦乡。
我该骂,我太自私了,我看团长不是从普通观众的角度去观望,我看团长纯粹出于私好,当作我喜欢的艺术作品看,虽然里面的bugs我也能看出不下百个,但是我看的时候,我根本不想看懂,我只觉感觉很美,感受很丰富,设计很有趣。
我该骂,我太自私了,我根本来不及顾忌其他人的感受,我只管自己,我只管把它看成一出精美的现代艺术。
说到这,我要食言了,我禁不住又想讲道理了,因为我想起了某些名人说,团长的主创们没有诚意,因为团长为啥有话不好好说,为啥装神弄鬼,为啥让大众看不懂?
我明白那些名人的意思,我也理解他们的认知境界,因为他们秉着大众艺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信念,坚持艺术家应该是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比如周啥波小沈阳之类的,他们看多了小沈阳,可能以为世界上只有小沈阳能代表创作才华。而我呢,显然是被西方的现代自由市场理念以及社会沟通理论洗了脑,站在另外一个立场,认为市场不仅是要满足需要,还要引导需要,创造潮流。这就是说,不仅我懂你,你也要懂我。我就是以此前提来观看所有的艺术作品,我对那些真正的创作者们(而不是文化工业制造者)的尊敬,让我看到新的形式的时候,再奇怪,再晦涩的,也提醒我,更要去理解,去了解,去懂,因为这才是艺术,它追求的是创造和创新。
不懂就对了,不懂是因为它是艺术。至于是不是有诚意的艺术,可惜啊,信任是没法用道理来讲清楚的,信则灵。
我知道我不过是一弱弱的小众,而道理不过是权力的副产品,道理抵不过大众的口水,我不敢说,那些说没看懂的人,也许也应该像我一样,怀着对艺术虔诚的尊敬,买张盗版碟,或者在网上一遍又一遍的感受,以此来扩展自己的感受力。因为既然是感受力的问题,而不是理解力的问题,那么可能团长就不是他们的那一盘菜而已。
但是我还是希望像康导这样的导演能更多一些,还是希望能理解能懂得能鼓励这些有创造力有魄力的艺术家们的小众观众更多一些。
感谢康导,让我身处本土文化为沙漠的异国他乡,整整一年来,不断的从中获得来自祖国大众文化带给我的美好感受。虽然团长不是为我拍的,但是,坐在电脑前,这种好像是为我拍的感觉真好。
云卷双鱼于德国11.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