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吧 关注:508,700贴子:20,275,499
  • 7回复贴,共1

家长会结束了,发言稿发出来有需要的话,就拿走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尊敬的两位美女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能作为一名进步学生的家长上台发言。首先,要感谢两位老师对学生们的辛勤培育和爱心陪护。在此,向你们说声“辛苦啦!”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如今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于40年或30年前,早已置换重叠。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一年级那点加加减减的算式和写写画画的生字知识嘛!有啥难的,小学没毕业也照样能玩的转,何况是辅导一个娃。事实上,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不仅辅导不好学生,还容易给孩子带来心里负担,或者是学习障碍。因为,孩子在学校用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回来后你却用你儿时的回忆进行辅导;作为孩子她会想,到底要怎样学才能完成作业呀?烦死了,感觉要走进死胡同了。
所以,学习不止是学生一个人的事。家长同样也需要学习,有些朋友可能会不服气,我是家长我早已毕业了,国家有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我凭什么还要学习,我上学的时候也没见爸妈去学习,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已经让我身心疲惫,哪里还有时间去研究如何辅导好学生。这可能就是区别于咱学生时代的不同吧。毕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个家长都想尽力让孩子生活的好,学习的好!
为了让孩子学习有进步,家长除了要督促她完成每天作业,还一定要掌握每天的学习重点和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尽可能保持与课堂老师一样的知识传输模式。给孩子辅导的时候,我会帮她整理清楚课堂笔记,告诉她课文中哪些是考试会考的,哪些说法和关键字用加法或减法。不管是手机做题还是平常的卷子题,一定要学会自己读题,不读题你能知道题里问的啥吗?做作业和做卷子一定是她自己先完成,而后有针对性的去辅导,而不是从第一题一直讲到最后一题。
对于学习我们每个人都应持开放的态度,毕竟通往成功的路有上千条,我们的孩子要在这千条路中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作为一年级学生,不论是口算还是珠心算还是手指算,其目的都是要让孩子快速掌握知识。我也时常告诉孩子,你的手指就像电视里的魔法,可以代表很多数字和算式,每个老师的说法虽然有不同,可运算的结果是相同的。跟哪个老师学习,就要按照哪个老师教的去完成作业。至于运算的结果,你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完成。
我时常告诉孩子,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不是给我学的,也不是给老师学的。你学好了才能用手机打字发信息,看路边招牌路牌;要是你不认识字,你就不知道你所处的地方是哪里,有什么标识物。所以,你一定要多去认字、好好学习新知识,只有你每天学会了老师教的知识和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你一天天长大到跟爸爸妈妈或老师那么高的时候;你的知识就成了你手中的魔法,可以去挣好多好多的钱,可以让飞机起飞可以让火箭上天,还可以开火车开坦克,还可以研究火星探秘月球,还可以当老师当警察当解放军当领导……学生们,你们想吗?想的话,就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把老师的的知识都给她学过来,她的知识就是你们长大后的魔法。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自觉的去学习,自觉的去完成作业,不要让家长督促,不要让老师批评。学习是给我们自己去学的!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学生学习已经是一种“家校共育”的模式了。家长、老师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占比方面是3:3:3,剩余一份属考场运气。所以,家长老师学生在取得一份好成绩面前,所占分量同等重要。
学习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游戏;书中有很多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书中也有很多奥妙的数学算式。在辅导教育中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鼓励,相信你能读下这些故事,完成这些数学挑战。别人能写得一手好字,考得一门好成绩,不是因为她有三头六臂,而是因为人家平常都是在用心去学习。一样的五官一样的老师,你也可以赶上甚至可以超越他,获得更高的成绩。
课堂接受知识枯燥乏味,课后可以把知识拿来做游戏。来个数学算式快速抢答,来个课文语句接龙,让孩子在玩的时候也能感受知识的魅力,巩固学习成果。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教育,每天再忙再累也只有在学生完成作业后,你才会觉得到如释重负。我们绷紧全心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们应当继续加大努力,和老师一起教育好学生。父母不仅仅是父母,也更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努力吧,孩子!加油吧!各位辛苦的家长!谢谢大家,最后和我一起把掌声送给老师!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30 20:04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30 20:58
    回复
      2025-08-08 02:06: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2-01 07:22
      回复
        厉害厉害厉害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01 08:32
        回复
          这简直是专业的“家长”发言稿!学习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2-01 09:1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2-01 11:53
            回复
              谈谈家长会的感受:开一次家长会,学生没出名,家长却被学生给记住了。一进班级娃们直呼“我靠,真帅!”“这是谁的爸爸?”被十几双童真的小眼神盯着,也不去写作业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骚动起来,我也有点感觉到不好意思起来。于是,加快语速念完了发言稿。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2-01 13:34
              回复
                罗里吧嗦跟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2-01 14: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