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吧 关注:198,372贴子:6,177,063

【汉水阆宛】【感想】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09版刘竞的表演谈谈自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五大需求,有先后顺序和高低的层次,每一层需求的实现情况会影响甚至决定了个体人格发展方向和程度。
       一、生理需求,即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小芷若自汉水丧父后,天地间已经无依无靠,来到峨眉,才有了生存的基础。
       二、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在峨眉,芷若入门可以说最晚,但由于天赋聪颖,又刻苦学艺,得到灭绝师太的钟爱,而且得传峨眉九阳功。峨眉、师门就是她安全的家。但任何门派中,总有掌门传人之争,何况峨眉中还有丁敏君这样更外露者,芷若必须小心翼翼地。书中第十七章中,芷若和蛛儿一场打斗,芷若先请丁敏君和蛛儿化敌为友,可见她内心善良。在打斗中先是打了二十多招,体现了自己武功比丁敏君高的很多,再假意受伤,避免和蛛儿真正相搏。刘竞的眼神几乎完全体现了当时芷若的内心,聪颖有心计。书中第二十二章中,芷若被无忌从师父剑下救得后,心中所想“大地茫茫,教我到何处去觅归宿之地?”正体现了这点。前二层次的基础需求,她得之可谓艰难,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怎么能在短短一瞬间就失去了呢。
       三、爱与归属的需求,就是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在和张无忌重逢前,芷若七年来,灭绝师太对她而言亦师亦母,那份温情是无法替代的。光明顶那一剑和万安寺中起毒誓接铁指环,芷若心中“师父的言令对她便如是天经地义一般,心中从未生过半点违拗的念头”。峨眉派是她感情的归属,她永远是属于其中的一份。这份爱与归属的需求,芷若同样来之不易,而且没有替代,她怎么能失去。在光明顶上,一句“张公子待我不错,但我决不是存心为了他而背叛师门”,那时芷若从张无忌得到的情有限地很,远不能与灭绝、峨眉派带给她的温情和归属相比。(从后面看来张无忌的情还非常的不可靠)在灭绝圆寂后,芷若需求有一份爱,她唯一的选择只有来自张无忌,追求这一份爱,她甚至能违背当初的毒誓。芷若对无忌的爱可谓从汉水喂饭就开始了,重逢时更是外露无遗了。“蓦地里喜不自胜,随即嘴唇微动,脸上又现羞色,双目中却是光彩明亮”,连蛛儿都看出来了,虽说芷若一直小心克制自己的内心,但突来的这份爱情令她难以抑制。竞版芷若在这一段的表现可圈可点,先回忆往事,对比少年无忌和眼前的无忌,再喜上眉梢,真情流露,后又怕同门发现而小心谨慎,三段内心的变化非常到位。也从这一段戏起,我开始喜欢刘竞的表演了。
      



1楼2010-02-19 16:39回复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身潜能。灭绝的遗命是“逐走XX,光复汉家山河”和光大峨眉,同时也称芷若将来的成就是“不可限量”,芷若自万安寺之变后的一切,一直是努力进行着自我实现,向着这个目标奔跑着


    3楼2010-02-19 16:41
    回复
      2025-09-10 08:33: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喜欢刘竞在光明顶的一段表演。09版中把芷若指点张无忌的情节给忽略了,这对表现芷若对无忌的感情有了缺陷,因为芷若一直是克制情感的,直到一剑刺后还不敢上前看无忌的伤势,最后“掩面奔回”才有点体现。09版中将书中描述的无忌夺剑避开芷若,改为峨眉派掷剑无忌而芷若没有出手,两个人的感情体现换了位。刘竞眼神的变化把“迟疑、无奈、抱歉、伤心”的种种内心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和原著中克制感情的芷若有出入,但现在很多人没看过原著,只看偶像剧的,这段表演能把人带入芷若那段凄苦的爱情中。原本我喜欢赵敏这一角色,看了09版刘竞的表演后再次翻阅原著,深深地喜欢上了周芷若。
      金老爷子在万安寺后,突然把赵周两人的几乎来个个性对调,无理地很。倚天剑本是峨眉之物,芷若何来盗之说,灵蛇岛上芷若大可要求赵敏归还,通过无忌和灭绝的死挤兑赵敏。屠龙刀原是郭破虏之物,他战死襄阳后,论继承者,还是郭襄的峨眉派排在前面,谢逊杀人夺刀,难得屠龙刀就成了谢逊之物了。谢逊要此刀只为参透“屠龙宝刀,武林至尊”的秘密,芷若可以将秘密告诉谢逊,她取倚天中秘笈光大峨眉,屠龙中武穆兵法归明教,“逐走XX,光复汉家山河”。灭绝的两个遗愿都能实现,何必要做这些多无端的事。
      但如按前半段的人物设计一直走下去,可能就不会有如此充满争议,让人回味无穷的倚天屠龙记了。
      一家之见,贻笑大方了。
      


      4楼2010-02-19 16:41
      回复
        沙发!好文当顶~~~~~


        IP属地:福建5楼2010-02-19 16:46
        回复
          好厉害。。。


          6楼2010-02-19 16:47
          回复
            抱歉,我认为阁下所说的马斯洛人本主义和马斯洛本人所说的马斯洛人本主义,有很大不同


            IP属地:北京7楼2010-02-19 17:03
            回复
              所谓马斯洛人本主义,其观点,其对于人性的观点,是中性的向善的,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人性的完美,而不是你所说的,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身潜能。
              成为他人所期望的人物,这本身,就和人本主义,是有冲突的


              IP属地:北京8楼2010-02-19 17:05
              回复
                回复:8楼
                我指的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提到的需求实现理论中的五大需求(后期扩展成9大需求),而不是人性方面的。自我实现就是实现潜能,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现代管理学也提倡这一点。


                9楼2010-02-19 17:32
                回复
                  2025-09-10 08:27: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9楼
                  但是某种意义上讲,马斯洛人本主义的概念,和现代管理学的理念,是相互矛盾的


                  IP属地:北京10楼2010-02-20 20:49
                  回复
                    回复:10楼
                    二者是有矛盾的。呵呵。


                    11楼2010-02-20 20:53
                    回复


                      IP属地:北京12楼2010-02-24 11:17
                      回复
                        这个我以前也想过


                        13楼2010-02-24 13:13
                        回复


                          IP属地:河南14楼2010-02-24 13:53
                          回复


                            15楼2010-02-24 18:56
                            回复
                              2025-09-10 08:21: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北京16楼2010-02-25 0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