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吧 关注:200,618贴子:1,009,831
  • 6回复贴,共1

为什么中华医学会学术水平不可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中华医学会学术水平不可信
先看官网:

中华医学会2020年11月30日,发布了“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按说这是一个学术组织,应该尽量为社会服务。我们就看到美国糖尿病学会,每年全球公开发布的“糖尿病诊疗标准”。到中华医学会网站,什么也看不到,搜索关键词“糖尿病”,呈现上述内容。
按说中华医学会的“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学术水平比美国糖尿病学会的“糖尿病诊疗标准”差不说,搞出来的东西还要对社会保密,估计想最少也要卖些钱,实在爆出一个冷门。
让我们看看中华医学会敛财事件
中华医学会敛财事件指2014年6月25日,国家审计署在官网发布“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卫生计生委主管的中华医学会等33个社会组织和医管所等9个所属事业单位,利用所在部门影响力,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表彰、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共计17.79亿元。其中,中华医学会于2012年至2013年在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以20万元至100万元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
2014年6月25日,当《中国经济周刊》致电中华医学会要求就此事进行采访时,其办公室工作人员婉拒后表示,会公开发布回应声明。
“两年拿到8.2亿元赞助费不算多!”
“两年开160个学术会议太正常了!中华医学会下面有80多个专科分会,一个分会一年开一次会,两年都不止160次了!”卫生计生委主管的某一社会组织秘书长告诉记者,国家没有相关法律对此进行约束。
据中华医学会官方网站信息,成立于1915年的中华医学会是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学会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
“如果是几百人那种规模的学术会议,冠名赞助费大概一两百万。除了冠名赞助,还有钻石级赞助商、金牌级赞助商和普通赞助商等等。如果是钻石级的,主办方会把你的企业LOGO打在背景板上,金牌级的可能就是在会场上给你一些展台展位,或者允许你邀请一两位嘉宾参会发言。”张扬告诉记者,企业赞助学术会议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便宜的就是让你在会场放个花篮、气球,上面写几句口号或祝福,就这样也得交个一两万块钱。”
  社会组织和企业双方“你情我愿”
  卫生计生委主管的某事业单位的一位项目主管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企业赞助社会组织办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普遍。“社会组织办会的目的是促进学术交流,可是办会也有成本,政府不给出钱,我们自己也出不起那么多钱,那就只好找企业谈赞助了。这些说起来也是跟美国学的。”
上述社会组织秘书长告诉某记者,如果社会组织成员成功拉来企业赞助,还会得到返点奖励,比例通常在10%~20%左右。
除了社会组织主动办会之外,企业自己也会主动找到行业协会谈合作。“如果这个协会的影响力比较大,会有很多医药企业或医疗器械企业找上门来,给上一笔赞助费之后打着协会的名义办会。毕竟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活动,无论是会议规模、影响力还是参会人员的层次都会高上很多。”上述事业单位项目主管说。
“这种学术会议对企业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毕竟来参会的都是业内核心人物,赞助这些会议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企业,比我们四处打广告的效果要好很多。”张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能够直接接触到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医院院长,那么200万的赞助费对于企业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
“以医疗器械为例,一个设备就成百上千万元,如果企业能在会上跟领导搞好关系,领导一旦拍板下单统一购买他家的设备,这几百万的赞助费不就是九牛一毛了吗?”上述社会组织的秘书长说。
除此之外,张扬还告诉某记者,除了一般的学术会议之外,企业更愿意赞助社会组织的年终总结会和换届大会。“领导一般都很忙,尤其现在学术会议又这么多,不可能每个都来参加,于是经常派手底下的人出席。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损失。但是年终总结会和换届大会就不一样了,通常这些会议所有的相关领导都会出席,我们如果能赞助这种会,一边打广告,一边搞关系,就可以把他们"一网打尽"!”
“我们曾经在外省组织过一场学术交流会,当时请来了某主管部门领导,会议时间3天,我们给他订好房间和往返机票,结果会议刚开了一天,酒店就通知我们他已退房,但是机票却一直没有改签,他依照日程参会后第3天回到北京。”上述事业单位项目主管笑着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们有同事亲眼看到他在会场被企业的人叫走吃饭,可以想象,后面那两天他应该都是跟企业的人在一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下面有七八十个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的领导大都是由从主管部门退下来的官员担任。”上述社会组织秘书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到协会主持工作,既发挥余热,创造价值,又在做一些担任公务员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他们一边领取退休金、享受公费医疗,一边还能拿到一份相当不菲的收入,而且这部分收入有时甚至比到企业任职还要来得丰厚。”上述社会组织秘书长告诉记者,这些退下来的领导经常会邀请原来的下属、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官员参加自己所在单位的学术会议。
表面上,它是医生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中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医学科技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际上,是只知收钱的社会组织,才会冒出那么多的佳洁士,高露洁,还有什么香皂的广告批准!
全世界最不可信的论文,是中国医生的论文。是论文数据造假的最大的重灾区。最近一二年,世界各大医学期刊撤稿最多的,都是中国医生的论文。
中华医学会各地分会,还承担医疗事故鉴定,就是这样的声名狼藉的社团,医患关系能不紧张吗??


1楼2020-12-25 16:17回复
    2019年1-12月全国中成药产量统计数据分析
    中商情报网
    发布时间:2020-01-24-02:12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中商情报网讯: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9年1-4季度全国中成药产量波动幅度不大,2019年12月全国中成药产量为23.8万吨,同比下降9.8%。2019年全国中成药产量为246.4万吨,同比下降2.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019年1-12月全国中成药产量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楼2020-12-25 16:24
    收起回复
      2025-07-29 01:46: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20年中国中成药行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中成药产量逐年下降
      东方财富网发布时间:2020-09-08-15:55万象大会年度获奖创作者,东方财富网官方帐号
      居民健康意识提高
      经历禽流感、猪流感及各种传染性疾病等多种疫症爆发后,中国居民更重视健康,愿意增加花费购买中药等医疗及保健品,以保持及改善健康。中国的保健╱医疗产品及服务人均年消费开支由2015年约人民币1165元增至2019年约人民币1902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3.0%。

      中成药市场增长迅速
      近年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医疗系统,刺激了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中国中成药市场在2015-2019年间经历了迅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25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1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8%。

      2019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为246.4万吨,2020年1-6月中国中成药产量为103.9万吨,同比下降12.2%。

      中国QDBS中成药(补气补血类中成药丸)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约514亿元增至2019年的约9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6%。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国心血管及心脑血管病患者可能达到290百万名,而患者人数估计将在未来十年持续上升超过30%。CC中成药(心脑血管中成药胶囊)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约1359亿元增至2019年的约22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6%。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3楼2020-12-25 16:33
      收起回复
        201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数据深度分析【图】【原创】2014年02月19日 10:41:26字号:T|T
        中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优势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中医药国际化稳步推进。在当今中国的经济领域,中医药产业无疑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当前,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中医药国际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515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31.24%,与化学药、生物药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局面下,中药对外贸易仍然保持较大增幅。2012年,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33.7亿美元,同比增加11%,其中出口25亿美元,同比增加7.2%。
        2012年我国大中药健康产业规模已达到1万亿元。除去中药工业、大健康产品等表现突出外,中药兽药异军突起,从2009年的50亿元增加到200多亿元。他预测,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中国制药业推出“重磅炸弹式药品”(年销10亿美元以上)的梦想很有可能由中药变为现实。其中,中药注射剂是最逼近重磅炸弹药物的品类。以丹红注射液为例,该产品5年来快速增长,2012年销售量超过1亿支,销售收入达40余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各国政府与我国开展的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中医药已传播到16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各国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选择。截至2012年,有119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国家政策,69个国家有草药管理政策,而在1999年分别只有65个和25个。截至目前,我国已和外国政府签订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60个,为中医药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稳定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渠道。同时,要求与我国合作建设中医医院和中医药中心的国家不断增多。
        随着中医药国际贸易活动日趋频繁,中医药标准化的呼声和需求日益高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发展了32个成员国,2项国际标准提案已经进入委员会草案阶段,11个项目获得全体成员认可,2013年有望完成第一批中药ISO标准的公布。
        与此同时,屡为国人所诟病的海外中医“无药可用”的状况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12年3月14日,成都地奥制药集团生产的地奥心血康胶囊通过荷兰药品评估委员会评审专家历时4年的严格审评,获得批准,取得作为传统植物药品在荷兰上市的许可。2010年8月,天士力集团对外宣布,其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FDAⅡ期临床试验圆满完成,确证其安全、有效;2011年11月,复方丹参滴丸FDAⅢ期临床试验在全球启动。据悉,目前复方丹参滴丸Ⅲ期临床研究进展顺利。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中成药市场专项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13年我国中成药产量达到310.52万吨,同比2012年下降5.7%,近几年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4-2013年我国中成药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3年我国中成药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中成药行业分布和发展的不均衡性。目前,我国中成药行业已形成以广东省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等三大板块。
        2013年我国中成药分省市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3年我国中成药分省市产量情况(单位:吨)
        [地区] 1-12月产量累计
        全国 3,105,198.28
        北京 39,310.96
        天津 4,199.40
        河北 51,510.27
        山西 11,330.50
        内蒙古 10,080.63
        辽宁 14,561.74
        吉林 573,371.65
        黑龙江 51,690.81
        上海 6,928.43
        江苏 19,073.43
        浙江 21,167.07
        安徽 43,551.47
        福建 17,908.12
        江西 105,907.30
        山东 163,338.57
        河南 244,067.27
        湖北 402,072.13
        湖南 149,224.79
        广东 218,204.67
        广西 293,934.65
        海南 677.17
        重庆 82,111.48
        四川 421,003.08
        贵州 62,642.22
        云南 38,062.34
        西藏 1,684.66
        陕西 40,193.57
        甘肃 10,957.80
        青海 2,051.62
        宁夏 665.48
        新疆 3,715.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3年我国中成药分区域产量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3年我国中成药分区域产量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楼2020-12-25 16:39
        回复
          2014年我国中成药累计总产量367.31万吨,同比增长2.4%【图】2015年10月19日 15:09:32字号:T|T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随着中成药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新剂型中成药日渐增多,丰富了中成药市场品牌,也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中成药市场行情调查及投资前景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为中成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将大批中成药列入其中,有力拉动了我国中成药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2010年以来,中国中成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0年1-12月,全国中成药累计产量为1,997,664.12吨,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21.63%;
          2011年,全国中成药的累计产量为238.54万吨。
          2012年1-12月全国中成药累计总产量2938929吨,同比增长14.88%。
          2013年,全国中成药累计总产量310.15万吨,
          2014年,全国中成药累计总产量367.31万吨,同比增长2.4%。
          2010-2014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医疗行业协会


          5楼2020-12-25 16: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