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上贴吧了,今早看到了一个有关于东关早点涨价的帖子,底下争论的好不热闹,有跟着一起吐槽的,也有反驳的。现在我想先回忆一下记忆中的东关小吃!
老一辈的安康老城人,可能都对卖蒸面的马国庆爷爷马素福(素福应该是经名,全称为优素福)有很深的印象,当年马素福的蒸面真可谓是一绝,放到现在恐怕秒杀一众蒸面店,直到马国庆接过他爷爷的手艺重新在缫丝二厂开业的时候,每天在他那里吃蒸面的人也是人流不绝。我小时候可以说是只吃马国庆的蒸面,那喷香的油泼辣子,掸豆芽的水制作的醋汤,唇齿留香。可惜好景不长,从缫丝二厂搬到供电局之后,马国庆的蒸面味道感觉就没有原来的好了。
再说一下永泰祥的羊肉泡,当年永泰祥的羊肉还在东大街口靠近小什子的方位,我小时候记事起,羊肉泡的价格是3.5元,每次跟父亲一起经常去吃,每次都让父亲跟老板说,杂割和肉一样来一点,香喷喷的羊肉泡,加上一个角角馍馍,那叫吃的一个爽,汤鲜肉烂,就是到了中午,也不觉得饿。可以也是好景不长,东大街改造之后,永泰祥搬走了,搬到了鼓楼街,味道也变了,也变得没有原来好吃了,而安康市羊肉泡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扬,翻了几倍,羊肉泡也从我必不可少的早点中除了名,就算偶尔去吃,20元的羊肉泡也不敢跟老板说杂割和肉一样来一点了,总共才多少呀!
最后想说一下胖大嫂的麻辣烫,小时候,胖大嫂麻辣烫在现在翁家凉拌菜隔壁开着,还是胖大嫂亲自掌勺,串的洋芋片很大,我一口还咬不完,味道那也是嘹咋咧!现如今,胖大嫂的麻辣烫涨价很多倍且不说,每次吃完总感觉味精味太重了,喉咙总是发渴,当然,很多店的麻辣烫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现如今,我一年怕能吃5次麻辣烫就了不得了。
其他的什么豆粑尔、羊肉饼、扯面,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发现东关很多的兄弟姐妹们,做小吃,做做的都做“乖点”了。多年来,各类原材料的成本在逐渐上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原材料成本不应该成为做“乖点”的借口!东关的小吃从旧社会都开始兴起,安康的回回家把很多回回传统小吃和汉民小吃,融会贯通,改良创新,变成了自己的主打小吃,打出了名气,打响了招牌!但是创业易守业难,一个好的品牌立起来,可能历经三代人,但是打倒可能不到半代人就实现了!老一代(60前)的手艺人虽然没有什么知识文化,没有上过什么学,但是他们知道童叟无欺,知道以质量求生存,真的不希望东关的传统小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逐步的走向没落!
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2:275)
老一辈的安康老城人,可能都对卖蒸面的马国庆爷爷马素福(素福应该是经名,全称为优素福)有很深的印象,当年马素福的蒸面真可谓是一绝,放到现在恐怕秒杀一众蒸面店,直到马国庆接过他爷爷的手艺重新在缫丝二厂开业的时候,每天在他那里吃蒸面的人也是人流不绝。我小时候可以说是只吃马国庆的蒸面,那喷香的油泼辣子,掸豆芽的水制作的醋汤,唇齿留香。可惜好景不长,从缫丝二厂搬到供电局之后,马国庆的蒸面味道感觉就没有原来的好了。
再说一下永泰祥的羊肉泡,当年永泰祥的羊肉还在东大街口靠近小什子的方位,我小时候记事起,羊肉泡的价格是3.5元,每次跟父亲一起经常去吃,每次都让父亲跟老板说,杂割和肉一样来一点,香喷喷的羊肉泡,加上一个角角馍馍,那叫吃的一个爽,汤鲜肉烂,就是到了中午,也不觉得饿。可以也是好景不长,东大街改造之后,永泰祥搬走了,搬到了鼓楼街,味道也变了,也变得没有原来好吃了,而安康市羊肉泡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扬,翻了几倍,羊肉泡也从我必不可少的早点中除了名,就算偶尔去吃,20元的羊肉泡也不敢跟老板说杂割和肉一样来一点了,总共才多少呀!
最后想说一下胖大嫂的麻辣烫,小时候,胖大嫂麻辣烫在现在翁家凉拌菜隔壁开着,还是胖大嫂亲自掌勺,串的洋芋片很大,我一口还咬不完,味道那也是嘹咋咧!现如今,胖大嫂的麻辣烫涨价很多倍且不说,每次吃完总感觉味精味太重了,喉咙总是发渴,当然,很多店的麻辣烫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现如今,我一年怕能吃5次麻辣烫就了不得了。
其他的什么豆粑尔、羊肉饼、扯面,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发现东关很多的兄弟姐妹们,做小吃,做做的都做“乖点”了。多年来,各类原材料的成本在逐渐上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原材料成本不应该成为做“乖点”的借口!东关的小吃从旧社会都开始兴起,安康的回回家把很多回回传统小吃和汉民小吃,融会贯通,改良创新,变成了自己的主打小吃,打出了名气,打响了招牌!但是创业易守业难,一个好的品牌立起来,可能历经三代人,但是打倒可能不到半代人就实现了!老一代(60前)的手艺人虽然没有什么知识文化,没有上过什么学,但是他们知道童叟无欺,知道以质量求生存,真的不希望东关的传统小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逐步的走向没落!
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2: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