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晟
坊间盛传“一不做二不休”的典故是张光晟创造的。是不是我不敢说,但《奉天录》里确实有这句:【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此乃賊臣之詞。】
张光晟的意思是,有本事不要造反。但既然造了,就不要反悔归降。
他归降的人是李晟。
张光晟出身底层,一步一个脚印爬上高位。德宗上台后他入朝任闲职,处于半失业状态。当时长安颇有一批像他这样的失意军官,泾师之变的时候,有些人及时跑出城追随德宗,就是奉天定难功臣,如浑瑊。有些人运气不好没跑出去,就成了“贼臣”,如张光晟、李忠臣,包括朱泚本人。
李晟对张光晟的处置,史料里有两说。按旧唐书张传,李对张还颇有几分惜才,一度致力于保全他的性命:【光晟以數千人送泚出城,因率眾回降於晟。晟以其誠款,又愛其材,欲奏用之,俾令歸私第,表請特減其罪。每大宴會,皆令就坐,華州節度使駱元光(李元谅)詬之曰:「吾不能與反虜同席!」拂衣還營。晟不得已,拘之私第,後有詔言其狀跡不可原,乃斬之。】
这里李晟对待张光晟的态度就相当神似后来李愬对待李祐:【軍吏鹹以不殺祐為言,簡翰日至,且言得賊諜者具言其事。愬無以止之,乃持祐泣曰:「豈天意不欲平此賊,何爾一身見奪於眾口!」愬又慮諸軍先以謗聞,則不能全祐,乃械送京師,先表請釋,且言:「必殺祐,則無以成功者。」比祐至京,詔釋以還愬,乃署為散兵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帳中,略無猜閑。】
但可惜张远没有李祐那么幸运。
顺便说李元谅这个三姓家奴,跟他干爹(骆奉先)学会了咬群,排挤降将的戏码这里上演一次,后来讨李怀光的时候几乎原封不动又搞了一次。李怀光的部将徐庭光归顺朝廷,马燧非常厚待他。然而李元谅就因为徐庭光在阵前骂过他,竟找茬私自把徐杀了。
另一种说法以《奉天录》为代表:【時僞門下平章事張光晟恃內應之功,辭公先往迎駕,擬立功於衆臣之上。李公知其姦詐,乃集三軍而讓之曰:「(教导主任发言略)」付都虞候,賜之極刑。】
两唐书李晟传也都没有提李晟保全张光晟的事,而只说【是日,晟斬偽相李忠臣、張光晟、蔣鎮、喬琳、洪經綸、崔宣等。】似乎认为怜惜一个反贼属于污点。
过去曾经扒过奉天录,总的来说这书的措大气非常浓重。它写出“李公知其姦詐”这种文字我就毫不意外,但也不是很信。从“第一莫作,第二莫休”的微妙语气来看,个人倾向于李晟确实一度和张光晟关系不错,但最终并不会为一个反贼和朝廷翻脸。从张的角度看,刚归顺时一度充满希望,然后落空,临刑前抛出这句话明显是说给李晟听的:老子终究是错付了。
坊间盛传“一不做二不休”的典故是张光晟创造的。是不是我不敢说,但《奉天录》里确实有这句:【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此乃賊臣之詞。】
张光晟的意思是,有本事不要造反。但既然造了,就不要反悔归降。
他归降的人是李晟。
张光晟出身底层,一步一个脚印爬上高位。德宗上台后他入朝任闲职,处于半失业状态。当时长安颇有一批像他这样的失意军官,泾师之变的时候,有些人及时跑出城追随德宗,就是奉天定难功臣,如浑瑊。有些人运气不好没跑出去,就成了“贼臣”,如张光晟、李忠臣,包括朱泚本人。
李晟对张光晟的处置,史料里有两说。按旧唐书张传,李对张还颇有几分惜才,一度致力于保全他的性命:【光晟以數千人送泚出城,因率眾回降於晟。晟以其誠款,又愛其材,欲奏用之,俾令歸私第,表請特減其罪。每大宴會,皆令就坐,華州節度使駱元光(李元谅)詬之曰:「吾不能與反虜同席!」拂衣還營。晟不得已,拘之私第,後有詔言其狀跡不可原,乃斬之。】
这里李晟对待张光晟的态度就相当神似后来李愬对待李祐:【軍吏鹹以不殺祐為言,簡翰日至,且言得賊諜者具言其事。愬無以止之,乃持祐泣曰:「豈天意不欲平此賊,何爾一身見奪於眾口!」愬又慮諸軍先以謗聞,則不能全祐,乃械送京師,先表請釋,且言:「必殺祐,則無以成功者。」比祐至京,詔釋以還愬,乃署為散兵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帳中,略無猜閑。】
但可惜张远没有李祐那么幸运。
顺便说李元谅这个三姓家奴,跟他干爹(骆奉先)学会了咬群,排挤降将的戏码这里上演一次,后来讨李怀光的时候几乎原封不动又搞了一次。李怀光的部将徐庭光归顺朝廷,马燧非常厚待他。然而李元谅就因为徐庭光在阵前骂过他,竟找茬私自把徐杀了。
另一种说法以《奉天录》为代表:【時僞門下平章事張光晟恃內應之功,辭公先往迎駕,擬立功於衆臣之上。李公知其姦詐,乃集三軍而讓之曰:「(教导主任发言略)」付都虞候,賜之極刑。】
两唐书李晟传也都没有提李晟保全张光晟的事,而只说【是日,晟斬偽相李忠臣、張光晟、蔣鎮、喬琳、洪經綸、崔宣等。】似乎认为怜惜一个反贼属于污点。
过去曾经扒过奉天录,总的来说这书的措大气非常浓重。它写出“李公知其姦詐”这种文字我就毫不意外,但也不是很信。从“第一莫作,第二莫休”的微妙语气来看,个人倾向于李晟确实一度和张光晟关系不错,但最终并不会为一个反贼和朝廷翻脸。从张的角度看,刚归顺时一度充满希望,然后落空,临刑前抛出这句话明显是说给李晟听的:老子终究是错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