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最早被人类驯养的六畜之一,成为农耕社会里重要的生产力。作为农耕社会的图像符号,牛还与立春等传统节气紧密联系。相传,周公以土塑造耕来告知百姓开始农耕。东汉,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举行迎春礼,将土牛、耕人置于城外,告知人们已到立春时间。牛还是财富的象征,祭祀的供品,镇水的神灵,甚至古代氏族的图腾。牛的形象被塑造成各种艺术品,有些具体,有些抽象,有些憨厚可爱,有些神秘威严,有些闲适慵懒。从两岸故宫博物院到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再到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无不收藏着中国传统的牛主题文物和艺术品。因为“牛”有着丰富的内涵,所以“牛”也是十二生肖动物中艺术表现形式最为丰富的动物之一。它可以是先秦青铜器上严肃神秘的纹饰,或是以牛为造型的青铜礼器、酒器;它是两汉六朝贵族墓葬中作为明器的牛车俑、牛形陶俑;它是宋元画家笔下描绘乡野之趣、田园牧歌的诗意“化身”;它又是宋代名瓷上时常出现的“吴牛喘月”的典故;明清以来,它是玉雕广受青睐的艺术创作题材……每年岁末,举办生肖主题的文物展已经成为很多博物馆的惯例。南京博物院从2009年举办“中国牛——牛年牛展”起,便每年举办一次“生肖专题展”,如今已走过一个轮回;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也分别于岁末举办了以“牛”为主题的小型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