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鼓楼区西洪路旁边有一座山岭叫祭酒岭,乃古时进出福州的一条必经之路。那时,祭酒岭设有凉亭,赶路的行人常常要在这里歇脚,远行的人在此与送行的亲朋好友告别。祭酒岭原名"高安山西岭",为纪念五代闽国国子监祭酒湛温殉国于此而改名。相传,后唐时,闽王王延翰要谋害反对其选美进宫的兄弟建州王延禀派来谏阻的使者,派国子监祭酒湛温送毒酒到祭酒岭与使者,湛温不愿因杀了使者而使王氏兄弟内部残杀。于是,他放走了使者。归途中,自己饮下毒酒身亡。后人为纪念湛温,在此建墓立碑,并将此岭改名为祭酒岭。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位于兴业县东部,东接玉州区大塘镇,南邻玉州区城北镇,西交龙安镇,北接小平山镇、洛阳乡。卖酒1987年建乡,2005年撤乡改镇,玉林城区北面,圩镇距兴业县城50公里,距玉林市城区16公里,距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玉桂路互通仅8公里。卖酒镇交通发达,环境优美,人杰地灵,风俗独特。卖酒镇交通发达,环境优美,人杰地灵,风俗独特。

*****卖酒镇的现在的特产并不是酒,但是卖酒镇由来还是跟酒有关系的。据说,在宋朝的时候,宋朝的皇室后裔向长江以南迁移来到当时的卖酒镇所在地,宋皇室后裔及随行酒师在“坡背”(今卖酒镇政府后面)处开坊煮酒经营,驻营之地取名赵村,属宋皇室赵匡胤之后裔造村之地。到明朝经史官登记“马箭坡”取名“卖酒山”今卖酒村,于1987挂牌成立卖酒乡,1997年撤乡改镇,从而得名卖酒镇。卖酒镇现在出名的不是卖酒行业,而是鞭炮纸筒,据了解,卖酒镇现在全镇拥有炮筒加工厂213家,卖酒镇也成为了中国内供鞭炮筒最大的加工生产基地。因为鞭炮筒产业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卖酒镇纸业的发展,整个卖酒镇拥有造纸厂26家。

*****河南省宝丰县商酒务镇位于宝丰县城西北部,镇政府距县城12公里,东接肖旗乡、南连张八桥镇、西邻前营乡、西北临汝州市,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9公里,面积62.95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过境河流有石河、净肠河支流桓水、小泥河。商酒务镇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也是宝丰酒的发源地,素有"酒务春风"的美谈。流传着"春风亭"、"春风书院"的千古佳话。
商酒务作为一个酿酒古镇,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到北宋时,酒已成为一个高额利润产业,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对这一产业越来越重视,开始置酒务实行集中的专酿专卖。当时将酒坊划分为酒务和院务两种,资产在两万贯以上的酒坊为酒务,两万贯以下的称院务,朝廷派官员管理。当时宝丰在汝州治下,汝州十酒务宝丰商酒务占七酒务,现能考出名字的有六酒务,分别是"商酒务"、"商酒"、"郑酒务"、"双酒务"、"铜斗酒务"、"正酒务"。所以朝廷在汝州的酒务署都设置在古镇内,从宋朝兴酒务开始,朝廷将原春风寨改名为商酒务,延续至今。
据传,宋朝商酒务有七十二家酒坊。传说古镇七十二家酒坊蒸馏发酵锅掀开时,蒸雾笼罩整个古镇,云雾弥天,遮光蔽日,有几家染坊因无法晒布而迁至他乡。

*****宋朝共向商酒务派了几任监酒官员,已无从知晓。但有一任官员,商酒务人永远不会忘记。他就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颢,生于宋朝明道元年(1032年),卒于宋元丰八年(1085年),河南伊阳人,是北宋大哲学家、教育家,死后称明道先生。北宋嘉?二年(1057年)中进士,曾在多个地方为官,后被宋神宗召入宫中,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等职,经常被神宗召见,深谈至半夜。后因与司马光等人反对宰相王安石的变法而离开朝廷。宋元丰六年(1083年)被派往汝州监酒,官署设在商酒务镇。程颢来到商酒务后兢兢业业、清正廉洁。他亲自深入各个酒坊,帮助研究改进酿酒工艺,不断提高酒的质量和产量。对当地农民种出的粮食,实行官价(保护价)收购,鼓励农民种粮。对酿出的酒以质论价,鼓励外地商人到古镇设立商号,投资经商。他在古镇不到3年时间,赢得了百姓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