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748,315贴子:3,400,873
  • 3回复贴,共1

以明朝朝贡体系为例对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些看法(正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要以明朝朝贡体系为典型案例,其它朝代不详谈。
首先很多人认为明朝朝贡体系甚至下西洋这些政策是败家行为,在我看来不是。因为中国赏赐周围国家礼品的时候永远是瓷器和丝绸这些奢侈品占大头,珠宝金银这些硬通货是附带。
这使得在计算价格的时候会产生差别。对于周边国家他们没有高超的手工技术,瓷器和丝绸当然昂贵,而对于中国这个生产国,真正耗费的只是原材料和部分人工,实际花费比现代人统计的要低很多。
再说朝贡体系带来的好处,“和平”。朝贡体系虽然也有用钱买和平的嫌疑,但目的也是为了和平。因为当时我们有远超周围国家的生产力,有最顶尖的手工业技术,我们位于工业链最顶端。
只要朝贡体系稳定,周围那些友好国家,或者名义上的潘属国就没有理由拦截我们的商队,而对于瓷器丝绸香料为主要货源的商队,只要安全抵达,就必定会大赚特赚,朝贡体系所损耗的那些成本完全可以轻松抵消。
另外,为什么一定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进行这些贸易。之前说了,瓷器和丝绸在古代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这就导致它的定价有很大水分。如果两国处于敌对状态,对方统治者只要下令禁用这些奢侈品,那其价格必定骤降。当时没有wto,国与国之间也没有有效外交手段,中国即使诉诸武力也没有办法强行定价。所以以看似有些屈辱的朝贡体系维持贸易是当时最实用的贸易手段。
其它各朝对外都有类似的政策,唐朝和亲,宋朝岁币看起来都有点屈辱,不过在军事实力不足的时候,这也是最实际的办法。
当然,像汉朝一样有打服一切的军事力量当然就没必要搞这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03 20:56回复
    事先说明,我选明朝朝贡体系是因为它比较典型。之前在历史吧里发了一下,发现评论我观点的没几个,都是来喷明朝的和吵架的历史吧真的没法呆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4-03 20: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上面说了,很多人不看。奢侈品的价值不能单纯用市面价格来看。古代的瓷器就像现在的Lv包,价格贵,但对于生产国来说,只要技术还在品牌还在就不是什么珍贵东西。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4-03 21:00
      回复
        个人看来近人讨论朝贡贸易有时过于放大了其中的经济作用,
        也忽略了,朝贡者贡品外付出的代价,如一些特供如明朝对李朝的大规模购马,以及美女、阉人、海东青等,
        再加上种种原因对中国朝廷、官员或使者的打点。
        朝贡体系的背后首当其冲是中国在古代东亚世界的话语权。
        对于中国来说,在无意扩张的前提下,朝贡体系是展现中国话语权的一个比较容易实施的方法。
        对于汉化极深的儒家国家中,同时代表了儒家教主的身份。
        举个例子,
        我们知道安南对中国是比较不服的,在本国称帝,在宋、元、明、清时都和中国发生大规模战争,
        但是无论再怎么喊“南國山河南帝居”,
        中国主导儒家世界这一点,即便是嘴硬但也是无可奈何,
        参见阮朝明命帝对于朝贡使臣座次排列的抱怨。
        “班次一事是年前清国礼部失于排列耳,岂有我使班在高丽、南掌、暹罗、琉球之次之例乎?且高丽,文献之邦,固无足论。若南掌,则受贡于我,暹罗、琉球并是夷狄之国,我使班次在其次,尚成何国体哉!”
        非但对给中国朝贡,连座次排在朝鲜之后,连安南国王实际上也说不出来什么。


        IP属地:澳大利亚6楼2021-04-04 2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