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刘备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将“恐易世之后难以制御”的养子刘封处死,可见紧要关头儿女情长坚决地服从于政治利益是刘备的基本行事准则。刘封之于刘备是养父子关系,关羽之于刘备是义兄弟关系(当然,他们之间没有举行过桃园结义的结拜仪式),二者具备了相当强的可比性。刘备既然能够忍痛杀掉养子刘封,自然也就具备了借刀杀人除去关羽的可能性。
-----------------------------------------------------------
相关史料: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其实这里不一定是诸葛亮跟刘备说刘封“恐易世之后难以制御”。史料里只有诸葛亮考虑了这一点,并劝刘备因着“侵陵达,又不救羽”这件事除掉刘封。刘备并不一定有听到诸葛亮说易世之后如何如何。
再看刘封的履历,西川平定后,刘封是副军中郎将,后迁副军将军。咋号将军称“副军”是刘备首创,从“副”字已经可以看出来刘备对刘封的态度了,刘封可以说是地位尴尬。后更调离权力中心,空降到关羽势力里,统领孟达等人。疏远之意显而易见。如果只看到刘封是养子,而不看刘封后期履历,直接将刘封养子的身份和坐拥半壁江山的关羽相比,偏差是显而易见的。
再看关羽虽然武略过人,然而政治权谋实在是属于小白一类,并没看出来有所谓的关羽一党的存在,反而手下的三大巨头都跟他闹不好。独夫一个,况且已经接近六旬。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借刀杀之的。而且从刘备进位汉中王表可以看出来,同为实权派的诸葛亮位在关羽之上。杀关羽很无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