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吧 关注:17,964贴子:925,166
  • 0回复贴,共1

韩国与中国应该团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国与中国是同一祖先吗?韩国真偷了中国文化吗?文化剽窃到底是网络狂欢还是营销号标题党恶意夸大或造谣?
中国网民与韩国网民为何不能和睦相处与理性交流,有话好好说?
本人汉族男,思维理智,立场中立,观点客观。真心不钓鱼,不引战,不**。不阴阳怪气。就是平心静气,在知乎求智慧,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觉得有观点就赐教,没有就权当您图个开心。生活无聊,为您解闷是我的荣耀。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国家,我爱国。但也尊重别人的祖国。尽管国与国之间是竞争对手这样的关系。但尊重对手本身就是古侠士之风和骑士精神。这和所谓的大国气度不一样,封建时代的大国气量大部分都是君主虚荣百姓遭殃。战术上重视对手,本身也是理性思维的要求。
就拿韩国来说。
我认为,朝鲜民族从产生源流来说是中华民族移民的后代,高丽人民历史之中长期受中华文化熏陶,三韩子孙独立之后也有部分族人是中华民族一部分(延边朝鲜族)。
列举历史源流
朝鲜民族/三韩民族/高丽民族源流
(1)华胥氏
——地皇女娲氏风里希
——太昊青帝伏羲氏
——少典有熊氏——轩辕氏
——白帝少昊金天氏姬玄嚣
——蟜极
——帝喾(帝俊)高辛氏
——子契——成汤——箕子朝鲜——箕准辰国
——三韩
(2)高辛氏——东夷秽貊——扶余,高夷(依附扶余)——高句丽(高夷再独立,并自称卒本扶余)
(3)马韩+南扶余=百济
(4)辰韩+秦人=新罗
(5)高句丽归属问题五种观点。我在此不提出任何观点,只列举我收集的公共观点供读者参考。
『1』高句丽纯粹中国边疆历史,与半岛毫无关系。
『2』高句丽纯粹朝鲜韩国历史,半岛后期政权王氏高丽与之一脉相承或同是半岛朝代。
『3』高句丽按时间地域划分,前期位于东北属于中国历史,后期位于半岛属于半岛历史。
『4』高句丽同时属于中国和半岛,是中国与半岛共有的历史记忆。高句丽民族是跨国民族。就像俄罗斯族,中俄两国都有。
『5』高句丽是独立与中国和半岛的第三个文明。他被中国大唐和半岛新罗给联合灭掉。疆土和人民被瓜分了。
(6)高句丽民族组成
扶余人+靺鞨人+三韩人=高句丽多民族国家或高句丽族。
(7)高句丽自我认同,有三种观点。
『1』轩辕黄帝,高辛氏之后
『2』前期处华夏则华夏之,后期入三韩则三韩化。
『3』是被中原人认做三韩,但此三韩非是半岛南部的那个三韩。就像斯拉夫语把中国人叫做契丹。
三韩民族弱小,生命力却悠长。多少大国(文明/国家/政权)例如: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古波斯,特洛伊,腓尼基,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帝国,奥斯曼,蒙古帝国,非洲桑海帝国,美洲玛雅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印加文明,东方德川幕府,西晋王朝,北宋王朝,南宋王朝,大明帝国。沧海桑田,都没了。多少小国荷兰,英格兰,新加坡,卢森堡,瑞典,以色列反而成了发达国家。
高丽半岛地贫,人们坚韧不拔。抗巨唐,新罗虎口夺食;抗辽金,王氏寸土不让;抵蒙元,别抄九次复国;抗红巾,恭愍收复两京;对马岛,番主大名入贡;欺建州,北拓四郡六镇。徐熙姜邯赞李舜臣不弱于岳武穆,三别抄抗争不亚于崖山海战。
朝鲜国家虽弱,亦文明古国。盖朝鲜地虽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国。朝鲜文人徐居正亦曾作诗云:“明皇若问三韩事,衣冠文物上国同。惟我东方旧慕唐风,文物礼乐悉遵其制。殊方异土人性各异,不必苟同。契丹是**之国,风俗不同,言语亦异。衣冠制度慎勿效焉。朝鲜大儒宋时烈亦以明朝灭亡后,唯独朝鲜保有“大明天地,崇祯日月”,故不可不尊奉明室,崇祀明朝皇帝。
尊重对手,是古今中外所有文明共同的准则。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魏蜀吴虽然逐鹿天下,互相仍然惺惺相惜。
天命神鸟,降生东夷,宅殷土芒芒。华夏分支,少昊帝俊。子契成汤,为其嫡长。正域彼四方,鸣条之战,御极中央。牧野之争,国运无常。箕子大贤,立国东方。朝日鲜明,山高水丽。秽貊扶余为其外支,辰国三韩为其后继。
朱蒙雄起,百济争强。任那日本,伽椰琴扬。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韩之先后,受命不殆,在三姓(朴昔金)新罗。西交大唐兄弟友邦,纵横捭阖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三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金春秋金庾信受命咸宜,百禄是何。混一三韩,始备九州。太祖王建,二统金瓯。李氏成桂,三造国纲。及至近代,列强嚣张。大韩帝国,寻道图强。倭寇占神器,美苏各张狂。全州金氏复新罗血统君位于北,南方金九献理想信念之魂于南。
三足金乌鸣海东,太极四卦旗飘扬。
木神句芒架青龙,千秋之鸟万岁康。
白江口战倭寇,壬辰乱秀吉亡,
甲午败同受难,抗日起共背枪。
汉江奇迹令人慕,男团女团粉丝狂。
三韩乃华夏分支,东夷支流。朝鲜族乃五十六个民族之中娇艳的花朵。同一祖先自然就有文化共享现象,自己对申遗不够重视,这确实需要反思。但是中国也可以将中国朝鲜族的一些文化申遗。江陵端午祭和中国端午节本来就不是一回事,韩国抢先用了端午两个字,而中国现在只能用龙舟节这个名字来代替端午祭这个本名,我也感到不适应,但我认为这件事反而激起了汉族人对文化的重视。之前中国为什么就没去申遗呢?或者广大网民根本不重视。心痛无以言表!
中国与韩国不应该在网上**,让美国渔翁得利。中国与韩国缺乏平等对视,和谐对话,深入交流。
当然中韩友好,同一祖先,和睦共处。也不代表我们要抱着天朝上国的姿态把人家当小弟。中国古代与周边各国的朝贡关系有其产生的时代基础,但现在时代变了。朝鲜韩国也可以保存自身的独立性,这也没什么错。中国应当把朝鲜和韩国当成平等合作的同时公平竞争的友邦。既不要把自己当成宗主国老大,也不用一味哈韩。韩国人确实性格火爆,苦大仇深。这在平时会让人感到不适,可是细细回味后觉的这种性格是不是也是积极向上的另一种表现呢?生活有时候就需要些许爆发力。(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囚禁他三年,后放他回国。勾践为复仇,卧薪尝胆,常鼓舞士气,一次他看到一个鼓足气的青蛙,立即停车让道表示敬意,勾践说青蛙有勇气,值得敬佩,士人闻之纷纷想成为勇士。)铭记国耻,才会产生半岛独有的恨文化。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因国耻产生仇恨很正常,而将仇恨这种负面情绪导向正途,变为动力。知耻而后勇。这是民族主义的正确用法。
当然,从朝鲜半岛历史中我们得到一个教训。必须独立自主,不能事大主义。
如果当初是由敢于反抗中原王朝的高句丽占据半岛,而不是由事大主义的新罗占据半岛。半岛就将出现一个尚武的地区强权,不输于日本。历史不容假设,但未来应以史为鉴,大胆设想。历史不会改变,未来需要梦想。
脚踏实地,理性爱国,从我,从你,从他,从每个中国公民做起。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8-01 15: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