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吧 关注:9,109贴子:185,313

【原创】小树新解西陵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西陵之战是陆抗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笔,而且步武同学也写过西陵之战的文章,我觉得他写的还不错,但是要点不够明确,所以小树也来用自己的视角,解读一下西陵之战。
陆抗在西陵之战的构思可谓精妙绝伦,首先来说晋国羊祜的打法,当时步阐叛吴降魏,而且步阐军不可谓不精锐,其骨干组成由步骘当年的武射吏的千人为核心,而且长于防守,武射吏虽说和东吴的解烦军等一些部队都主要是喝个彩头,但也不难看出,核心兵种是弓弩兵,这样自然有利步阐在城内进行防御战。
羊祜也因此决定不救步阐,因为什么呢?城坚,兵精,粮足,陆抗能打下西陵在战略构思上来看,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羊祜决定攻打江陵,其实这种打法要的效果就是逼迫陆抗军团分兵救援,减少步阐的压力,顺便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江陵城,江陵虽然兵力充足,城池又坚固,但是江陵附近地理形势决定了江陵是极有可能被攻下来的。第一,江陵地势开阔,易于羊祜军团兵力的展开。第二,地势开阔,也便于羊祜军团由陆路运送粮秣给攻城部队。第三,地势开阔,还便于围点打援。怎么说呢?就是你陆抗军团如果一旦有援军来攻的话,我一可以和你打,我兵力有优势,你来进攻,长途跋涉,必然疲敝,我可以顺势端了你。
如果就这我还打不赢你,我还可以走,由于地势开阔,也不利于你进行追击战。所以说呢,羊祜袭击江陵,是军事奇招。我们来看,陆抗如何拆招。首先陆抗指示江陵守将张咸造一个大坝,截留附近湖水,使得你本来开阔的地势,变成一片汪洋。然后陆抗派遣公安督孙遵巡视长江南岸,可以使羊祜军团产生一个错觉。就是我陆抗军团是要准备和你打水战,所以我派遣了奇袭小分队作准备。孙遵军团是做什么用的?首先,由于本来开阔的地势变成了一片汪洋,所以羊祜军团的粮秣必须得改由水运,这样在羊祜看来,孙遵军的作用,一定是来截击羊祜军团的水路运量队或者是直接和羊祜的水路军团进行正面作战。
为什么说羊祜军团变成水军了呢?因为张咸所建的大坝使得湖水淹没了江陵本来开阔的中心平原,使得羊祜军要想进军和运粮还得进行组织船队,而羊祜军团前面所提的地势开阔的地利也因为陆抗建大坝放水的这一谋划而丧失殆尽。这样还带来两个效果,就是拖延了陆抗主力军团建造围攻西陵城的时间,等于说,就是又无形中浪费了步阐军团的很多粮草,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步阐军团士气不再有宜都太守雷谭攻城失败时那般高昂。羊祜身为千古名将,自然也明白这点。于是羊祜决定打心理战,在心理战上压倒陆抗。于是羊祜扬言要派船队毁坏张咸所建的大坝,使得步军可以前进,以恢复自己的战争前期的优势。可羊祜想不到的是,陆抗还没等他派军队去毁大坝,因为陆抗送了羊祜一份大礼。



1楼2010-04-13 05:41回复
    这份大礼就是我不等你来毁我大坝,我主动毁掉他,乍一看,陆抗真是疯了,不光我们乍一看这么认为,就连东吴诸将领也认为这个举动十分的愚蠢,于是他们为了避免羊祜恢复战前优势,纷纷劝诫陆抗,不要干蠢事。可出于军事的角度来看,这不只不愚蠢,而且可谓精妙绝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羊祜军团前期所做的水战准备,统统再次白费。
    羊祜军团还得继续组织陆军和陆路运输队。这不仅仅是该船运为陆运的问题,因为这等于说是再次拖延了时间,使得西陵城内的步阐军团的粮食进一步减少,士气进一步降低。而且也使得在西陵城外建筑围墙的陆抗可以把围墙建的更为坚固。但是大坝毁了,同时羊祜并不像江东其他将领所想那般会恢复战前羊祜所拥有的地势开阔的优势。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大水早已把开阔的地势浸泡成了类似于沼泽一般的地势,这样,羊祜军团在城外对江陵城的进攻,就会显得极为苍白无力。
    


    2楼2010-04-13 05:41
    回复
      2025-11-24 19:47: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当然羊祜毕竟是千古名将,他有自己的办法,其实羊祜早就有了攻破东吴的办法,其实就是从建平郡和西陵两路进军,就可吞并全吴,后来西晋龙骧将军王浚的进军路线也正是沿袭羊祜的战略思路,即从建平郡直插吴国腹地,迫使吴国投降。这是后话,暂且不表。我们接着来看西陵之战。羊祜军团进一步进军路线,也完全阐释了羊祜的正确战略思路。羊祜做了这样的部署,一:巴东监军徐胤统领水军直插建平郡。二:荆州刺史杨肇出兵进击西陵,以缓解步阐军团的压力,顺便也可以达到防止陆抗主力军团抽调兵力来进攻位于江陵城下的羊祜军团。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前面不是说羊祜军团如果围点打援是优势么?这怎么羊祜又害怕起援军来呢?这个兵家之事,强弱转换是很快的,由于地形开阔的优势,反而变成了羊祜军团的劣势,而且羊祜也明白,自己再进攻江陵城必然吃瘪,不但吃不了好果子,肯定还会士气低落。因为战前两次转变战法,以及道路泥泞,如果陆抗派遣援军来配合江陵守军做一个反击战的话,很可能羊祜的主力军团都要面临失败,这样就真的满盘皆输了。羊祜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他宁可试着派遣杨肇去进攻陆抗,虽然肯定占不了便宜,但是至少可以使得战争局势的主动权和机动权回到了晋军手中,大家看看,羊祜是不是一个极为高明的将领啊。
      


      3楼2010-04-13 05:42
      回复
        而且正是由于战略主动权再次转移到了晋军手中,所以吴军一些将领也开始蠢蠢欲动,果不其然。吴军将领朱齐,俞赞逃离了陆抗军团本阵投降前来配合步阐里外夹击的杨肇。这时候,对于吴军,局势开始变得极为凶险,将领的逃亡反而使得吴军士气降低,同时听闻援军以至的步阐军团倒是信心倍增。那么这时候,陆抗又是怎么部署的呢?陆抗做了三大部署:一:巡视长江南岸的孙遵军团前往协助江陵防守,抵御羊祜本阵军团。
        注意,这一招再次显示出了陆抗胜于羊祜之处,羊祜本来暗自庆幸自己封杀了陆抗军团援军的来路,可不想又多了一支江陵援军,陆抗这一招,使得羊祜本阵军团再次面临了大溃的危险。二:水军独留虑,镇西将军朱琬前往进击徐胤军团,由于是主场作战,东吴军团自然有熟识地理的优势,再加上东吴水军素来精锐,而且之前并未有过多调动,士兵极为生龙活虎,这样,徐胤军团要想战胜留虑,朱琬军团,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只能吃瘪。三:由于之前孙吴江陵朱齐,俞赞的叛逃,使得杨肇军团得知了陆抗的一处布防薄弱点,即一处布防是由战斗力不佳的夷兵把守。所以杨肇军必然进攻此处,于是陆抗连忙换下夷兵,带以精锐的江东战士,这样,必可大挫杨肇。这样一来,陆抗本阵军团的士气也可以得到一个回升。
        


        4楼2010-04-13 05:42
        回复
          那我们来看看实际效果怎么样,结果是第二天杨肇果然来进攻夷兵所把守的地方,陆抗下令防守的江东健儿反击,箭石雨下,杨肇军团死伤累累。其实很多人不理解的是杨肇为什么要跑?跑啥呀?说来也简单。注意,是他来了一个月以后跑的,这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羊祜军团出击建平郡的徐胤和位于江陵城下的羊祜军团本阵都被打成了什么样子。
          既然朝不保夕,保不齐徐胤一路,或者是羊祜本阵被攻破,那我杨肇可就是冤大头了,我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被活捉了。所以说,杨肇的跑是不足为奇的,也不是因为杨肇同志有啥心理问题或者是被陆抗大人的神勇吓坏了。杨肇跑归跑,但可以从一个问题上看出,杨肇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眼下的局势,陆抗本阵军团是不可能派遣过多的兵卒追击你的,陆抗必须留下极大部分兵力防止步阐趁机偷袭自己防守的薄弱之处。可杨肇呢,听到陆抗军营传出阵阵击鼓声,就真以为陆抗军团会兴师动众来追击自己,吓得丢盔弃甲,慌忙逃命。这时候,杨肇军团在蠢才杨肇的带领下变成了一群惊弓之鸟,乌合之众。陆抗自然也看在眼里,于是只命令轻兵追击就把慌了神的杨肇军团杀的大败。


          5楼2010-04-13 05:42
          回复
            之后三国志仅仅记载了羊祜因为杨肇军团的大溃而被迫撤军,其实我们不难推断,本就已经极为吃紧的羊祜军团和徐胤军团得知杨肇军团被杀得大败,无异于在他们本已处于的劣势上雪上加霜,士兵的士气低落自然不必说。
            更重要的是,杨肇军团一旦被歼灭,正如我前面阐述的那样,陆抗新胜的本阵军团大可抽调军队去进击徐胤军团或者是羊祜军团。总之,我想打你哪一路,你哪一路就得大败。羊祜自然明白这一点,聪明的他了解形势已经发展成了什么样子,于是他果断的选择了撤军。为什么这么着急?其实很简单,如果一旦陆抗本阵军团的援军到了,你想想,本已经士气低落的羊祜本阵军团能从容的撤军么?结果必然如同杨肇一样,被大破,这样无济于事的亏损,羊祜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选择了果断撤军。
            羊祜的撤军是得身在西陵城的步阐军团更加孤立无援,士兵们士气再次呈现低迷。而新胜杨肇的陆抗军团反而重新焕发了生命,士气大增。于是陆抗又加了一把力,终于攻克了西陵城。说道这场战役,其实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著名史诗战役。你要是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场战役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兵家艺术可谓是展现的淋漓尽致,当中攻守,强弱转换,都是很微妙,很迅速的。当然从中我们也能够学习到我们祖先的心理博弈技巧,这更是战争的精髓,也是我们可以学习之后,用于生活,工作,以及知人识人,洞悉变化,时事的一把金钥匙。


            6楼2010-04-13 05:43
            回复
              小树
              你不够厚道呃
              你不说说你在策吧发麽


              7楼2010-04-13 06:34
              回复
                颇有他父亲当年之风


                IP属地:浙江8楼2010-04-13 09:58
                回复
                  2025-11-24 19:41: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的,就是要有这样的风气。
                  等下,我仔细看看! 精华应该跑不掉了。


                  9楼2010-04-13 11:56
                  回复

                    新上任不久,小树就发表原创作品。
                    给予加精,以示奖励。
                    希望大家以后多看看加精事项,已经列入吧规了。


                    10楼2010-04-14 10:20
                    回复
                      回帖混脸熟、。


                      11楼2010-04-21 15:48
                      回复
                        回复:11楼


                        12楼2010-04-21 15:49
                        回复
                          回复:12楼
                          终于过了,恨死那个鸡肋条件了


                          13楼2010-04-21 16:19
                          回复
                            • 222.79.19.*
                            与楼主商榷。
                            (一)步阐的兵力。
                            步阐的兵力不多。
                            吴国在滨江要地有十五万精锐部队。
                            扬州六万,荆州八万,吴皇卫队一万(孙权被封吴王时,及孙皓不饮水而食鱼时,这一万在武昌,其余时间均在建业)。
                            扬州吴军:徐陵督三万,濡须督三万。
                            荆州吴军:夏口督三万(防区包括夏口、武昌,及扬州之柴桑),乐乡督三万(防区包括江北之江陵、江南之公安、江心之百里洲,及乐乡、夷道等处),西陵督二万(防区包括西陵、建平二郡)。
                            以上史料根据:
                            荆州八万见陆抗遗嘱。
                            扬州濡须督三万,多次出现。
                            扬州徐陵督,管辖毗陵典农校尉,屯垦人数多多,而且曹丕多次在这里饮马长江,吕范督徐盛、全琮等拒之,且得到贺齐增援。所以包括远道的会稽南部(即贺齐及其继任),似应三万。
                            另外,破曹休于石亭时,濡须督朱桓、代理徐陵督吕范的全琮各督三万。也是证据。当时,陆逊督夏口、武昌、柴桑的二万(三万中的二万)及孙权卫队一万,共六个师三万兵力(武昌兵力空虚,似应由乐乡督的部队下行贴补),同时节制朱桓、全琮,持节假黄钺为帅,孙权执鞭、百司跪拜,好不威风!
                            (未完待续)


                            14楼2010-04-21 21:15
                            回复
                              2025-11-24 19:35: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2.79.19.*
                              (续前)
                              西陵督二万,似应西陵、建平各一万。但建平不叛。
                              西陵除郡城之外亦不叛。证据:陆抗自赤溪至故市建长围,表明步骘昔日所建故市没参加叛乱。
                              诸将请求立即攻城,表明西陵城中只有二千兵。
                              解释:当攻城部队超过一万人,可以四周同时以大纵深蚁附乱进时,守城兵如果仅数百、不满千人,几个时辰可以破之,攻方代价是死数十人。守城兵力大约二千人时,可以急蹙之:起土山建起箭塔以井阑压制之,然后蚁附攀城。由于国防工程消耗时间,所以须十天半月克之。当守城兵力达到三千人时,必须从远处隐蔽地挖地道,椎破城墙,需要两三月时间。当守城兵力超过五千人时,必须长围半年以上,直到城中粮尽,无力发矢,举刀砍不死人时才可以开始总攻。
                              诸将请求立即进攻,表明城中兵力顶多二千。
                              陆抗不同意立即进攻,要筑长围抵抗晋军,说明城中兵力至少二千人,不然直接冲锋即可。
                              顶多二千,至少也是二千,即城中兵力为二千人。
                              陆抗不同意立即进攻的另一原因是,西陵城中有特殊的动员体制,一旦受敌,预备役可以马上变成现役投入战斗。急攻不克,晋救一至,吴国大势去矣----藩表失守,顺流而下!
                              (未完待续)


                              15楼2010-04-21 2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