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生茶预售时和老王沟通,得知秋季预售可能会推出两款古树,就和老王要了金色盛世和12经典熟的茶样,喝了三四炮,感觉比我以前喝的熟茶好一些。。。
以前以生茶为主,关姐大姨低端熟茶偶尔调剂一下,中高端熟茶也很少喝,所以又咨询了吧里程兄和丁兄两个老茶友,秋季预售开始了,出于对老王的信任和认可(关键是预售一年可退
),这次预售就订了易武布朗古树熟。。。
按120盖碗,6克茶样,100度,7水。。。
预售上介绍是小堆适度发酵,对比以前喝的熟茶属于发酵相对比较轻的,这两款茶给我的感觉,厚度,甜度,相对比较均衡,耐泡度一般,最大的特点口感比较纯净。。。个人相对比较喜欢布朗熟,等三个月后去了水气,再试一泡。。。
这个价位作为山头茶起步口粮茶,性价比属实是不错。。。哈哈哈,最主要是满足了俺拥有了高大上的古树熟的愿望。。。
下面顺便谈谈以前买茶经历和感受。。。
以前喝茶虽然比较早,也是为了生意上的需要,大多是在线下实体购买,从没系统的研究过。。。
中间因为的身体的原因,很长时间没怎么喝茶,等再喝茶时,网络已经成为买茶必不可少的渠道。。。出于以前混文玩论坛的习惯,也就开始漫长的网络中买茶试茶的人生之旅。。。
前几年,在关吧和普吧也接触了十几个商家,断断续续也买了不少,也遇到到好的茶好的商家,也遇到口感一般仓不好的商家。。。
后来机缘巧合,来到郎河吧,通过和一些老茶友交流,并于老王旺旺上多次沟通,也真正体会到了,在好的环境下,遇到有缘分的人才能买到自己合意的茶(合意是对茶及对人以及交易过程中的认可)。。。
入郎河两年多以来,每次春秋两季预售及618双十一的活动都参加了,郎河昆明中心常规的高中低端生熟茶几乎一网打尽。。。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记得第一次买茶也就买了500多,第二次买了300多,第三次买了600多。。。从去年秋季熟茶预售双十一及今年春季春茶预售开始逐渐购买郎河中高端的茶。。。。
普洱20年,潮起潮落,倒闭的也不在少数,每个品牌定位不同,能生存下来的老厂,都有自己的好茶,但是好茶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口感,。。。
本人很少看专业技术开汤贴,可能早期混论坛已经免疫了,但喜欢看茶友的晒茶贴和感受。专业开汤贴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愚(自认是愚者,更讨厌被智者精神上欺压和侵略)
,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诱导。。。很多茶友虽然期望着少走弯路,一次就能买到好茶并且是价格最低的,这从经济规律上看,是完全不可能的,具体原因,大家仔细想想,都明白,就不一一表述了。。。
建议,新茶友一定要多试少买。如何试茶呢?本人非常反对用茶样来做决定某款茶的命运(对自己和茶都不公平)。碰到比较熟悉茶友推荐的或者自己比较喜欢的茶,要至少买一饼以上,自己长期尝试了以后,再决定是否提进件进。。。虽然一饼以上的这样分散购买,成本确实会提高不少,但自己除了增加了对茶的多样化的理解和认识(这本身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实际上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会延长品尝及思考的时间,避免一时的冲动消费,以后后悔会少很多。但同时事物有利必有弊,也可能会错过一些好茶,当然了也会错过预售时的最低价。。。
每个人条件不一样,要是个人消耗较多送礼也需要,那就把喜欢的自己留下来,不喜欢的送人,那你就随便买了。。。
以上是个人网络上买茶的一点感受,仅够参考。。。
以前以生茶为主,关姐大姨低端熟茶偶尔调剂一下,中高端熟茶也很少喝,所以又咨询了吧里程兄和丁兄两个老茶友,秋季预售开始了,出于对老王的信任和认可(关键是预售一年可退

按120盖碗,6克茶样,100度,7水。。。
预售上介绍是小堆适度发酵,对比以前喝的熟茶属于发酵相对比较轻的,这两款茶给我的感觉,厚度,甜度,相对比较均衡,耐泡度一般,最大的特点口感比较纯净。。。个人相对比较喜欢布朗熟,等三个月后去了水气,再试一泡。。。
这个价位作为山头茶起步口粮茶,性价比属实是不错。。。哈哈哈,最主要是满足了俺拥有了高大上的古树熟的愿望。。。

下面顺便谈谈以前买茶经历和感受。。。
以前喝茶虽然比较早,也是为了生意上的需要,大多是在线下实体购买,从没系统的研究过。。。
中间因为的身体的原因,很长时间没怎么喝茶,等再喝茶时,网络已经成为买茶必不可少的渠道。。。出于以前混文玩论坛的习惯,也就开始漫长的网络中买茶试茶的人生之旅。。。
前几年,在关吧和普吧也接触了十几个商家,断断续续也买了不少,也遇到到好的茶好的商家,也遇到口感一般仓不好的商家。。。
后来机缘巧合,来到郎河吧,通过和一些老茶友交流,并于老王旺旺上多次沟通,也真正体会到了,在好的环境下,遇到有缘分的人才能买到自己合意的茶(合意是对茶及对人以及交易过程中的认可)。。。
入郎河两年多以来,每次春秋两季预售及618双十一的活动都参加了,郎河昆明中心常规的高中低端生熟茶几乎一网打尽。。。我是一个慢热型的人,记得第一次买茶也就买了500多,第二次买了300多,第三次买了600多。。。从去年秋季熟茶预售双十一及今年春季春茶预售开始逐渐购买郎河中高端的茶。。。。
普洱20年,潮起潮落,倒闭的也不在少数,每个品牌定位不同,能生存下来的老厂,都有自己的好茶,但是好茶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口感,。。。
本人很少看专业技术开汤贴,可能早期混论坛已经免疫了,但喜欢看茶友的晒茶贴和感受。专业开汤贴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愚(自认是愚者,更讨厌被智者精神上欺压和侵略)

建议,新茶友一定要多试少买。如何试茶呢?本人非常反对用茶样来做决定某款茶的命运(对自己和茶都不公平)。碰到比较熟悉茶友推荐的或者自己比较喜欢的茶,要至少买一饼以上,自己长期尝试了以后,再决定是否提进件进。。。虽然一饼以上的这样分散购买,成本确实会提高不少,但自己除了增加了对茶的多样化的理解和认识(这本身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实际上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会延长品尝及思考的时间,避免一时的冲动消费,以后后悔会少很多。但同时事物有利必有弊,也可能会错过一些好茶,当然了也会错过预售时的最低价。。。

每个人条件不一样,要是个人消耗较多送礼也需要,那就把喜欢的自己留下来,不喜欢的送人,那你就随便买了。。。

以上是个人网络上买茶的一点感受,仅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