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锦年谁与度吧 关注:163贴子:16,630
  • 23回复贴,共1

(10.28后贴的花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20 07:02回复
    (许是大病一场,性子也收敛不少,阿娘也舍不得再说我半句,她老人家只管叮嘱我平安喜乐,我晓得这一场大病将阿娘给吓到了,至于我,从头到尾便是个不孝女罢了。)
    (春风十里,吹动岸旁垂柳,而我也漫步其中,一袭紫裙格外耀眼,只我眉眼间的愁与妍姿妖艳的玉颜委实不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20 07:06
    收起回复
      2025-05-21 19:05:24
      广告
      【归京两载,甘陕阙任,开春又将西行。无法应族中几个小妹的今年邀宴再赠新词、新话,那也只能向湖畔借道折新柳——也算昔我往矣。】
      【凭栏攀手一抬,细枝虽新而柔韧,倒需借力找到枝节分隔处才得以采断。侍从提议是否还需多寻几株,摇了摇头,泰然道】就这一枝,赠人足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20 17:31
      收起回复
        (艳阳高照的天,湖水也泛鳞光,若在往常,我合该是挖出旧岁埋在梨树下的花酿,宴请风流才子、饮酒作乐。许是弱不禁风,才行数步,眉泛倦意,倚柳枝,见一对主仆对话,若有所思道。)
        折柳送别,倒也雅致,只离别太苦,又何必大张旗鼓。
        (玉藕环胸,敛愁绪,直视不远处的少年郎,唇角笑意未达眼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20 17:59
        回复
          【向来以杭州为家,京城不过久住,此番又能携家眷赴任,倒也无多初宦时的别情。不防一侧递音入耳,转首循看,挑眉借问。】
          大张旗鼓?
          【柳同留者,确属离别。只是后者置评就有些不知从何而来。饶有兴趣请教】一支赠柳,已归易事。不比践行所需歌舞觥筹,也不比儿女沾巾。姑娘何以见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0-20 20:4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21 08:12
            收起回复
              (翠绿垂柳悬在跟前,掩去金乌,叫我辩不清春和景明的人和事,轻挑远眉,侃侃而谈。)
              离别就该趁着月黑风高、静悄悄的走,不然就算赠柳一枝,也是大张旗鼓。
              (许是歪理,又或者是揶揄,不过是闲着无趣,随意搭几句话,过了这个地、这阵春风,我与他,便再也不会遇见第二次。)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0-21 18:34
              回复
                阁下所说的这种离别,大概是“不辞而别”的别。【听清其言,颔首作论】世间确有此事。就像公台弃曹、云长挂印——不过,采取趁夜色遮掩,远行脱身之辈,他们也多不再想回顾昔时。
                【处于背景后的碧丝依约因风参差,烟笼长堤。拿在手中的柳枝亦承天力轻拂,悠掠过眼。从而微笑了一下,并不避讳俗情。】
                但论常态,无论是送行那方,还是将行的羁客,都尚思重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0-21 22:09
                回复
                  2025-05-21 18:59:24
                  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0-21 23:16
                  收起回复
                    (“不回头,便是不盼归期,不见牵挂, 这样才能不畏生死,舍命沙场。”)
                    (脑海中莫名其妙便浮现这句话,我细细想来,好似是在一则话本子上读到的,只是时日太久爱,记不得说的谁。耐着性子聆他说,字意晦涩,只平常阿爹没少往这方面教导,故还算能懂,歪头展笑靥。)
                    阁下说的是,我赞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0-22 07:0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0-22 07:09
                      回复
                        【而待柳边的女子态度和煦地接了,自己倒后觉前句沿袭了翰林时习惯,说教意味略重。也对她回复冁然】抱歉,无意好为人师。不过临别在望,借物寄托凭证,有感而发。
                        【眼风适才挪正去扫过她的装扮和眉眼一点凝思,忆及那“离别太苦“的评语,客套稍欠身致歉。】
                        希望未打扰到夫人赏景的心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0-24 21:3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0-24 23:34
                          收起回复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若是往常,我定会与人争论不休,可如今,懒得去喋喋不休,大抵是舒适的日子过多了,遇到一点小挫折,便也就遭受不住了。)
                            不会,是我搅扰阁下在先,请便。
                            (他彬彬有礼,我也只能颔首示意,随手折下一枝柳,却是无人可赠,缠绕指尖,踏着清风,归来时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0-25 07:29
                            回复
                              2025-05-21 18:53:24
                              广告
                              【萍水相逢,偶因柳枝有所探议,说辞中各有分歧侧重,却实在无需强求一致。两厢应了个礼节,也就别过。归府将柳枝拆为两段,含垂絮的那片赠人,而根部则埋入庭前。未解等待再归之时,柳树是否已会成荫,还是因刻意栽种之故适得其反?】
                              【但以一持万者,“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10-25 21: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