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辑 有心的生命
漂在水面上的石子
这是一所地处高寒山区的小学。这天,曾老师给三年级的学生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小石子漂流记》。题目一写上黑板,班里就炸了锅,孩子们说:“啊?老师搞错了吧?”“是啊!小石子怎么能漂流呢?木片还差不多!”曾老师却不急。他把全班十几个孩子带到大山里的一条小溪旁,连续往溪水里丢下了几颗石子,结果,石子无一例外地沉下去了。孩子们笑了,笑他们的老师“不慧”。曾老师却不恼,他问孩子们:“你们好好想想,怎样才能让小石子漂浮在水面上呢?”孩子们开动脑筋,分别找来了树皮、阔叶等,饶有兴味地把小石子放在上面,再小心翼翼地把这一只只特别的“小船”放到水面上。——哇!小石子果真顺着溪流漂走了!
曾老师是个快乐的人,但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痛,那就是,左近的三个行政村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后来,香港“苗圃行动”决定在这里捐建一所小学,却苦干在这高寒地区找不到一块面积足够大的闲置地。考察人员只好抱憾地放弃初衷,无奈地驱车离去。看着远去的汽车,曾老师急哭了,他边哭边抄近路追赶汽车,终于在一个山包上将汽车拦住。他央求他们说:“就把学校建到我家责任田里吧!我一分钱都不朝村里要!”就这样,曾老师献出了自家几乎全部的三亩多耕地,建起了一所漂亮的小学。
曾老师好喜欢这所建在他家责任田上的小学啊!他把整个人都豁给这所学校了。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全校四十多个孩子却没有电视看,曾老师就把自家的电视机搬到了学校;在校外仅剩的一小块耕地上,曾老师不种别的,只种蔬菜,为的是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一顿青菜。
记者听说了曾老师的事迹,便跑来采访他。记者问:“您作为普通一兵,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境界呢?”这个质朴的山里汉子回答说:“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
——那个寓言般的作文题目,是曾老师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特殊的生命礼物啊!在曾老师的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枚至尊的石子,他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些心爱的石子永沉水底,便毅然将自己的智慧、爱心、家财幻化成了树皮和阔叶,义无反顾地承载起那些石子,让它们借助一种热切的托举,傲然漂浮于水面,不怕青山来遮,历经千回百转,最终走出宿命的大山!
让我们记住这个不惜以“失地”去换取孩子们前程的人——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黄洞乡南华小学教师曾庆祥。
欣赏就好
校园里的白玉兰开了,皎白的花,在灰暗的枝桠上招摇,很是抢眼。路过最西边一棵的时候,我不由停下了脚步。在心里,我依然唤这棵白玉兰作“朱珠的花”。
那时候,喜欢写作的朱珠还在这所学校的美术班学习;我本不教她语文,可她总是勇敢地拿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来给我看。
记得她写过一篇美文,题目叫《玉兰花开》。她在文章里说,她响应学校德育处的号召,认养了一棵白玉兰。春风吹过,白玉兰来不及长出一片绿叶,就火爆地绽出了满树的花。受到美丽惊吓的她,幸福地站在自己认养的那棵白玉兰前,欣赏那俊逸雅洁的白花,忍不住就流出了激动的泪水……朱珠为那篇作文配了插图——她自己画的,美好灵动的一树玉兰花,看得人心花都跟着怒放了。
后来,朱珠考取了一所知名的美术学院,而她的花,也自然易主到了她的一个学弟手中。但朱珠却依然忘不了她的花。读大一的那个春天,她给我发来短信,通过我问候她的玉兰花,还填写了一首《卜算子》的词,礼赞她的玉兰花。
今天,当我走过“朱珠的花”时,我的眼眸里写满了欣赏,而朱珠关乎这株白玉兰的文、画、词、泪一起赶来,殷勤地润饰了这棵本已十分美好的花树。我知道,我此刻的欣赏,有春风注释得了的成分,也有春风注释不了的成分。春风读得懂白玉兰的娓娓花语,却猜不透我心中另一株白玉兰缘何四季都开着不败的花朵。——我的欣赏,套叠着一个少女的欣赏,在白玉兰的花影中幸福地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