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来一篇文字。作者【绾素】
——————————————————————————————————————
此刻,我的耳边是婉转啁啾的鸟语。花香却已远了,毕竟已入初夏,这个春天,我还未感觉它来,便已然走远。
又一次读到李贽的《独坐》——
有客开青眼,无人看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说是“读”,其实,是听,是观:昨夜,重又看了一遍茅威涛的《藏》。虽然,最喜欢的还是那个一袭藏青的陆游——未等泫然,便已深爱。然而《藏》的魅力在于——“百年来,父子传承寂寞中;百年来,儿孙陋巷清贫守。”寂寞、清贫。这样的坚持,竟谁能忍受?
初遇此诗,便在《藏》中。于一片枯坐中惊艳。
一个不为繁文缛节所束的范容,一个遗世孤立的白衣男子,一柄长萧,悠然独坐,缘于对李贽的偏爱与敬重,于落落清欢中,脱口吟出一个寂寞又飘逸的句子:“有客开青眼,无人看落花。”此为李贽为世俗所不容之感慨,而范容此时,大约乱世藏书艰难之喟叹吧,且又应对了此时此景,一干人等都去忙着迎亲去了,这满庭的落花自去,竟无人赏惜。他的心中充满了郁郁不得之情绪——藏书已藏,焚书难觅。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暮春的暖风缓缓吹送,微醺这满眼的绿,夜晚,沁凉的月光,照着白沙,一片静谧清幽。婉约细腻的歌吟之声飘来来,如此切合时机,如此熨帖心怀。人未至而声先闻,品不知而趣相投,这是怎样一个清雅脱俗之女子,怎样一个襟怀坦荡之新嫁娘啊。
一袭红衣缓缓行至眼前,如花女子,诗意心怀。对此,范容是惊喜的,也是惊艳的。一个为结书缘而苦读十年的女子,一个为登书楼而自嫁范门的女子,而此时,新郎远在千里,作为新娘,只能独自完成大礼。这些,她都不在意。她之在意的是满楼的书啊,是范门的执着坚守。
“客久翻疑梦,”客居久了,反而总以为是做梦,又或者,会彻夜难眠,梦绕魂牵。范容于惊喜之余,吟续下来,我想,此句由范容吟出,也有一定的意思在里面,可能他在给这个满心欢喜的新嫁娘一个提醒,嫁入范门,意味着苦寂清贫,就像客居他乡一样,毕竟,新郎长年在外,不知归期,范门为藏经书,已然财资耗尽,迎娶也是为嫁妆。范容是诚实的,也是善良的,其实,此句也有一定的试探性,他想看看这位闻名已久的才女嫂嫂,究竟有何等的精神境界。
“朋来不忆家。琴书犹未整,”腹有诗书气自华。果然,花如笺有才女之品格,也有才女之情趣。有志趣相投之朋友,相聚甚欢,那么,就会忘记了思乡之烦恼了。而此刻,范门于一片喜庆中微显寥落,眼前玉一般的男子,寂然独坐,竟然忘掉整理凌乱的琴书、满地的落花,她的心里,亦有相同的叹怜之意啊。
“独坐送残霞。”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如此之美,如此诗情画意。暮春。落花,残霞。
再也没有比这样的遇更美丽的了。若干年后,他们同时忆起这一段美好的瞬间,彼时,已沧海桑田。
安排这样的初见,绝对打破了传统一见钟情之陈规。不为花容月貌,只为灵犀一点。情味相投、志趣相通。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最难寻!
茅威涛特有的沉郁声腔,陈辉玲韵味醇厚、清亮的嗓音,使得这一番对唱极具渲染力。当然,这不是《藏》点睛之笔——爱情不是本剧的主旨。爱情也绝对不是本剧的亮点。本剧最大亮点在于《三跪求书》,——却又安排了这样一场相见,无非是为后面的分别埋下伏笔,而初遇的美丽纯洁,更加重了分离的悲剧色彩。这样的悲剧色彩,却是为藏书之艰辛,藏书人之坚守烘托的。
美哉茅威涛,美哉越剧!我还要说一声,美哉《独坐》,美哉五言律诗!——小小说明一下,因了这样一场美不胜收的相遇,我爱上了五言格律诗。
2010.5.6晨随记。
——————————————————————————————————————
愿茅茅母亲节快乐!
祝愿所有的猫咪快乐!
——————————————————————————————————————
此刻,我的耳边是婉转啁啾的鸟语。花香却已远了,毕竟已入初夏,这个春天,我还未感觉它来,便已然走远。
又一次读到李贽的《独坐》——
有客开青眼,无人看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说是“读”,其实,是听,是观:昨夜,重又看了一遍茅威涛的《藏》。虽然,最喜欢的还是那个一袭藏青的陆游——未等泫然,便已深爱。然而《藏》的魅力在于——“百年来,父子传承寂寞中;百年来,儿孙陋巷清贫守。”寂寞、清贫。这样的坚持,竟谁能忍受?
初遇此诗,便在《藏》中。于一片枯坐中惊艳。
一个不为繁文缛节所束的范容,一个遗世孤立的白衣男子,一柄长萧,悠然独坐,缘于对李贽的偏爱与敬重,于落落清欢中,脱口吟出一个寂寞又飘逸的句子:“有客开青眼,无人看落花。”此为李贽为世俗所不容之感慨,而范容此时,大约乱世藏书艰难之喟叹吧,且又应对了此时此景,一干人等都去忙着迎亲去了,这满庭的落花自去,竟无人赏惜。他的心中充满了郁郁不得之情绪——藏书已藏,焚书难觅。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暮春的暖风缓缓吹送,微醺这满眼的绿,夜晚,沁凉的月光,照着白沙,一片静谧清幽。婉约细腻的歌吟之声飘来来,如此切合时机,如此熨帖心怀。人未至而声先闻,品不知而趣相投,这是怎样一个清雅脱俗之女子,怎样一个襟怀坦荡之新嫁娘啊。
一袭红衣缓缓行至眼前,如花女子,诗意心怀。对此,范容是惊喜的,也是惊艳的。一个为结书缘而苦读十年的女子,一个为登书楼而自嫁范门的女子,而此时,新郎远在千里,作为新娘,只能独自完成大礼。这些,她都不在意。她之在意的是满楼的书啊,是范门的执着坚守。
“客久翻疑梦,”客居久了,反而总以为是做梦,又或者,会彻夜难眠,梦绕魂牵。范容于惊喜之余,吟续下来,我想,此句由范容吟出,也有一定的意思在里面,可能他在给这个满心欢喜的新嫁娘一个提醒,嫁入范门,意味着苦寂清贫,就像客居他乡一样,毕竟,新郎长年在外,不知归期,范门为藏经书,已然财资耗尽,迎娶也是为嫁妆。范容是诚实的,也是善良的,其实,此句也有一定的试探性,他想看看这位闻名已久的才女嫂嫂,究竟有何等的精神境界。
“朋来不忆家。琴书犹未整,”腹有诗书气自华。果然,花如笺有才女之品格,也有才女之情趣。有志趣相投之朋友,相聚甚欢,那么,就会忘记了思乡之烦恼了。而此刻,范门于一片喜庆中微显寥落,眼前玉一般的男子,寂然独坐,竟然忘掉整理凌乱的琴书、满地的落花,她的心里,亦有相同的叹怜之意啊。
“独坐送残霞。”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如此之美,如此诗情画意。暮春。落花,残霞。
再也没有比这样的遇更美丽的了。若干年后,他们同时忆起这一段美好的瞬间,彼时,已沧海桑田。
安排这样的初见,绝对打破了传统一见钟情之陈规。不为花容月貌,只为灵犀一点。情味相投、志趣相通。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最难寻!
茅威涛特有的沉郁声腔,陈辉玲韵味醇厚、清亮的嗓音,使得这一番对唱极具渲染力。当然,这不是《藏》点睛之笔——爱情不是本剧的主旨。爱情也绝对不是本剧的亮点。本剧最大亮点在于《三跪求书》,——却又安排了这样一场相见,无非是为后面的分别埋下伏笔,而初遇的美丽纯洁,更加重了分离的悲剧色彩。这样的悲剧色彩,却是为藏书之艰辛,藏书人之坚守烘托的。
美哉茅威涛,美哉越剧!我还要说一声,美哉《独坐》,美哉五言律诗!——小小说明一下,因了这样一场美不胜收的相遇,我爱上了五言格律诗。
2010.5.6晨随记。
——————————————————————————————————————
愿茅茅母亲节快乐!
祝愿所有的猫咪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