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当前全国疫情形势如何?春节期间要不要“就地过年”?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元旦、春节临近,当前全国疫情形势如何?
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比较平稳,局部地区发生由境外输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经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
云南陇川疫情已经连续8天没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已经连续4天没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内蒙古满洲里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疫情进入收尾阶段。
浙江宁波、杭州、上海等地近日新增的散发病例均来自集中隔离点,疫情风险逐步得到控制,浙江绍兴仍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疫情主要集中在封控的管控区域,当地仍然存在后续传播的风险。
陕西西安和广东东莞两地的病例基因测序高度同源,为同一境外输入源头的同一传播链,这两地应该严密控制,两地疫情仍在继续发展,存在进一步扩散可能。风险人员排查和重点区域管控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本轮疫情有什么样的特点?
近期国内的疫情仍然呈局部散发和规模性聚集并存特征。
航空口岸和陆地口岸是主要输入途径,主要由境外的输入病例和相关的物品、冷链食品引起。
春节是否“就地过年”要基于风险研判,不能“一刀切”
关于“就地过年”,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
要分类考虑。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还是倡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其他人员出行,倡导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切实履行自己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要分区考虑。现在处于疫情中高风险的区域,特殊区域比如口岸、边境等一些地方,北京等在筹备重大活动的地区,要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而其他地区,要做好风险评估,提出切实的相关政策。
各地在做风险评估的时候,输入和输出的风险都要给予考虑。应该给公众明确的指导,比如元旦、春运出行相关疫情防护的一些资料和参考。
“两节”期间,民众在返乡和外出时应该注重哪些防控需求?
个人外出和返乡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1米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遵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人员确需出行的,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旅途个人防护,落实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者、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
高风险岗位人员因为工作期间接触可能的感染人员,可能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的机会多。
“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有需要出行的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脱离高风险岗位14天以上;二是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三是在所在单位报备。
这些人员在旅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提前了解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元旦、春节临近,当前全国疫情形势如何?
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比较平稳,局部地区发生由境外输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经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
云南陇川疫情已经连续8天没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已经连续4天没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内蒙古满洲里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疫情进入收尾阶段。
浙江宁波、杭州、上海等地近日新增的散发病例均来自集中隔离点,疫情风险逐步得到控制,浙江绍兴仍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疫情主要集中在封控的管控区域,当地仍然存在后续传播的风险。
陕西西安和广东东莞两地的病例基因测序高度同源,为同一境外输入源头的同一传播链,这两地应该严密控制,两地疫情仍在继续发展,存在进一步扩散可能。风险人员排查和重点区域管控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本轮疫情有什么样的特点?
近期国内的疫情仍然呈局部散发和规模性聚集并存特征。
航空口岸和陆地口岸是主要输入途径,主要由境外的输入病例和相关的物品、冷链食品引起。
春节是否“就地过年”要基于风险研判,不能“一刀切”
关于“就地过年”,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
要分类考虑。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还是倡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其他人员出行,倡导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切实履行自己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要分区考虑。现在处于疫情中高风险的区域,特殊区域比如口岸、边境等一些地方,北京等在筹备重大活动的地区,要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而其他地区,要做好风险评估,提出切实的相关政策。
各地在做风险评估的时候,输入和输出的风险都要给予考虑。应该给公众明确的指导,比如元旦、春运出行相关疫情防护的一些资料和参考。
“两节”期间,民众在返乡和外出时应该注重哪些防控需求?
个人外出和返乡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1米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遵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人员确需出行的,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旅途个人防护,落实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者、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
高风险岗位人员因为工作期间接触可能的感染人员,可能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的机会多。
“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有需要出行的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脱离高风险岗位14天以上;二是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三是在所在单位报备。
这些人员在旅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提前了解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