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回归自然态
随着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一股回归自然的风潮在都市中流行开来。家居风格的自然派、森林色系的复苏、发色的自然潮、“吃彩”的流行、塑料袋的“失宠”……可见,“白色时尚”已成为过去,都市人开始在色彩中寻觅健康生活。【往返在"白色"生活里】
[白色并不代表健康]
“白色”以其纯净、素然的视觉感觉,一直被人们在生活里广泛使用。从衣物到食品,从艺术留白到白色家电……到处都呈现出人们对白色的推崇与喜爱。如果说艺术里留白,是一种美,那么对食物的白色追求则走上了健康的误区。其实,食物天然的颜色能影响食物的营养成分,而不同颜色的食物有不同的功效。
>>橙黄色:天然橙黄色食物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以健脾,预防胃炎,防治夜盲症,护肝,最重要的是能够使皮肤变得细嫩,并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天然橙黄色食物代表有玉米、黄豆、花生、杏、橘、橙、柑、柚、橙黄色的坚果等。
>>红色:天然红色食物有助于减轻疲劳,预防癌症、增强记忆力、稳定情绪,可以令人精神抖擞,增强自信及意志力,使人充满力量。天然红色食物代表有红辣椒、胡萝卜,苋菜、洋葱、红枣、番茄、红薯、山楂、苹果、草莓等。>>蓝紫色:天然蓝紫色食物是抗辐射“良药”。蓝色食物主要是指海藻类的海洋食品,其中螺旋藻含有18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及9种维生素,可以健身强体,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美容保健。紫菜、紫茄子、紫葡萄等紫色食物都含丰富的芦丁和维生素C,常吃对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遏制出血倾向有一定作用。天然蓝紫色食物代表有黑草莓、樱桃、茄子、李子、紫葡萄等等。>>绿色:天然绿色食物是肠胃天然“清道夫”。大部分蔬菜都拥有绿色的能量,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度,而且提供大量纤维质,有助于清理肠胃。天然绿色食物的代表即是所有绿颜色蔬菜。
>>黑色:天然的黑色食物含有10余种氨基酸及铁、锌、硒等10余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亚油酸等营养素,有通便、补肺、提高免疫力和润泽肌肤、养发美容、抗衰老等作用。天然黑色食物的代表有黑芝麻、黑糯米、黑木耳、黑豆、香菇、黑米等。>>白色:白色也是缤纷颜色的一种,天然白色食物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溃疡病和胃癌、保护心脏的作用。天然白色食物代表有茭白、冬瓜、竹笋、白萝卜、花菜、甜瓜、大蒜等。但是许多年轻人爱吃的零食,比如开心果却不算天然白色食物,因为开心果实际上是属于黄色食物,市面上看到的那些白色开心果是工业漂白的产物,一定要加以分辨,才能真正吃到自然的“色彩”。[皮肤越白越好吗?]
白白的皮肤往往被视为健康美丽的表现,“美白”一直是爱美人士不懈追求的目标,他们不惜金钱和尝试的勇气,大胆试用各种美白肌肤的方法,直到出现不良的情况。
一般人认为,皮肤黑的人容易被晒伤,其实皮肤黑吸收紫外线能力强,不怕晒,倒是皮肤越白的人,对光越敏感,容易患光敏性皮肤病。
[白色引发的环境问题]
我们现今普遍使用的塑料袋,一般由石油或天然气生产的各种聚合物制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普通塑料袋从作为垃圾袋开始而风行,现在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物品之一。被称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绝大多数被送进垃圾填埋场,而被填埋的塑料袋要经过1000年才能够分解。那些被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袋经常会随风飘荡,四处飞散,如果被鸟类或海洋动物误咽,还可能会导致它们因此丧命。【穿越"白色",回归"自然态"】
[吃--天然、自然]
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问题始终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而如何选择天然、自然的食品,远离漂白食品的危害,则是应当普及的常识。
1.多吃蔬菜水果,尽量选择无公害的产品。
2.多吃杂粮。
*基本原则:对食品进行色、香、味等感官性状的检查。颜色白得不自然,腐烂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不要买。[穿--好看更需安全]
近年来,人们对衣服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残留已有所了解,购买衣服时更倾向于棉、麻、丝等天然材料。但天然材料的衣服不等于无污染,一件衣服从原材料到成品,经过许多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污染残留:棉麻在生长过程中常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制衣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反应剂、防腐剂、荧光增白剂等有可能造成人体过敏,甚至引起呼吸道疾病。
>>挑选棉质衣服:如果衣服上面有印花,可用手触摸印花部位,如果感觉比较硬,则表示织物中染料助剂所含有害物质较多;购买婴幼儿服装和贴身衣服,应尽量买素色衣服,印花图案面积越小越好;看上去白得发蓝的衣服,增白剂极有可能超标。
>>新买的衣服,特别是贴身衣服,应先浸泡、清洗,以减少有害物质残留;没有条件清洗时,至少也要打开包装晾上一两天再穿。[美--少用化学品]
皮肤科专家指出,通常在一些肥皂和皮肤增白霜中的汞是氯化汞或碘化汞。汞离子能取代酪氨酸分子中的铜,从而使铜失活。研究者认为,不论是有机汞或无机汞,均很容易被正常皮肤吸收。据有关试验证明:在5小时内,局部应用剂量的6%可被吸收,而炎性皮肤则更易吸收。因此,如果每天将这类增白化妆品应用2-4次,汞的慢性积聚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医学研究表明,汞对局部的毒性作用,可使皮内重金属类积聚,有时反而引起色素过度沉着和面颈部的接触性皮炎。另外,汞对全身的潜在危害,可使体重下降、倦怠、贫血、脱发、口炎、肾损伤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等。
鉴于皮肤增白化妆品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人们应当慎重使用。一旦怀疑有局部或全身毒性反应时,必须验尿和验血,以利及早防治。[用--清洁、环保]
如何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源头控制、转变消费方式,综合回收利用”,这是专家开出的“药方”。
>>购物时自带购物袋。
>>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
>>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
>>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
>>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
>>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
>>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
随着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一股回归自然的风潮在都市中流行开来。家居风格的自然派、森林色系的复苏、发色的自然潮、“吃彩”的流行、塑料袋的“失宠”……可见,“白色时尚”已成为过去,都市人开始在色彩中寻觅健康生活。【往返在"白色"生活里】
[白色并不代表健康]
“白色”以其纯净、素然的视觉感觉,一直被人们在生活里广泛使用。从衣物到食品,从艺术留白到白色家电……到处都呈现出人们对白色的推崇与喜爱。如果说艺术里留白,是一种美,那么对食物的白色追求则走上了健康的误区。其实,食物天然的颜色能影响食物的营养成分,而不同颜色的食物有不同的功效。
>>橙黄色:天然橙黄色食物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以健脾,预防胃炎,防治夜盲症,护肝,最重要的是能够使皮肤变得细嫩,并有中和致癌物质的作用。天然橙黄色食物代表有玉米、黄豆、花生、杏、橘、橙、柑、柚、橙黄色的坚果等。
>>红色:天然红色食物有助于减轻疲劳,预防癌症、增强记忆力、稳定情绪,可以令人精神抖擞,增强自信及意志力,使人充满力量。天然红色食物代表有红辣椒、胡萝卜,苋菜、洋葱、红枣、番茄、红薯、山楂、苹果、草莓等。>>蓝紫色:天然蓝紫色食物是抗辐射“良药”。蓝色食物主要是指海藻类的海洋食品,其中螺旋藻含有18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及9种维生素,可以健身强体,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美容保健。紫菜、紫茄子、紫葡萄等紫色食物都含丰富的芦丁和维生素C,常吃对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遏制出血倾向有一定作用。天然蓝紫色食物代表有黑草莓、樱桃、茄子、李子、紫葡萄等等。>>绿色:天然绿色食物是肠胃天然“清道夫”。大部分蔬菜都拥有绿色的能量,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度,而且提供大量纤维质,有助于清理肠胃。天然绿色食物的代表即是所有绿颜色蔬菜。
>>黑色:天然的黑色食物含有10余种氨基酸及铁、锌、硒等10余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亚油酸等营养素,有通便、补肺、提高免疫力和润泽肌肤、养发美容、抗衰老等作用。天然黑色食物的代表有黑芝麻、黑糯米、黑木耳、黑豆、香菇、黑米等。>>白色:白色也是缤纷颜色的一种,天然白色食物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溃疡病和胃癌、保护心脏的作用。天然白色食物代表有茭白、冬瓜、竹笋、白萝卜、花菜、甜瓜、大蒜等。但是许多年轻人爱吃的零食,比如开心果却不算天然白色食物,因为开心果实际上是属于黄色食物,市面上看到的那些白色开心果是工业漂白的产物,一定要加以分辨,才能真正吃到自然的“色彩”。[皮肤越白越好吗?]
白白的皮肤往往被视为健康美丽的表现,“美白”一直是爱美人士不懈追求的目标,他们不惜金钱和尝试的勇气,大胆试用各种美白肌肤的方法,直到出现不良的情况。
一般人认为,皮肤黑的人容易被晒伤,其实皮肤黑吸收紫外线能力强,不怕晒,倒是皮肤越白的人,对光越敏感,容易患光敏性皮肤病。
[白色引发的环境问题]
我们现今普遍使用的塑料袋,一般由石油或天然气生产的各种聚合物制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普通塑料袋从作为垃圾袋开始而风行,现在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物品之一。被称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绝大多数被送进垃圾填埋场,而被填埋的塑料袋要经过1000年才能够分解。那些被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袋经常会随风飘荡,四处飞散,如果被鸟类或海洋动物误咽,还可能会导致它们因此丧命。【穿越"白色",回归"自然态"】
[吃--天然、自然]
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问题始终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而如何选择天然、自然的食品,远离漂白食品的危害,则是应当普及的常识。
1.多吃蔬菜水果,尽量选择无公害的产品。
2.多吃杂粮。
*基本原则:对食品进行色、香、味等感官性状的检查。颜色白得不自然,腐烂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不要买。[穿--好看更需安全]
近年来,人们对衣服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残留已有所了解,购买衣服时更倾向于棉、麻、丝等天然材料。但天然材料的衣服不等于无污染,一件衣服从原材料到成品,经过许多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污染残留:棉麻在生长过程中常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制衣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反应剂、防腐剂、荧光增白剂等有可能造成人体过敏,甚至引起呼吸道疾病。
>>挑选棉质衣服:如果衣服上面有印花,可用手触摸印花部位,如果感觉比较硬,则表示织物中染料助剂所含有害物质较多;购买婴幼儿服装和贴身衣服,应尽量买素色衣服,印花图案面积越小越好;看上去白得发蓝的衣服,增白剂极有可能超标。
>>新买的衣服,特别是贴身衣服,应先浸泡、清洗,以减少有害物质残留;没有条件清洗时,至少也要打开包装晾上一两天再穿。[美--少用化学品]
皮肤科专家指出,通常在一些肥皂和皮肤增白霜中的汞是氯化汞或碘化汞。汞离子能取代酪氨酸分子中的铜,从而使铜失活。研究者认为,不论是有机汞或无机汞,均很容易被正常皮肤吸收。据有关试验证明:在5小时内,局部应用剂量的6%可被吸收,而炎性皮肤则更易吸收。因此,如果每天将这类增白化妆品应用2-4次,汞的慢性积聚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医学研究表明,汞对局部的毒性作用,可使皮内重金属类积聚,有时反而引起色素过度沉着和面颈部的接触性皮炎。另外,汞对全身的潜在危害,可使体重下降、倦怠、贫血、脱发、口炎、肾损伤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等。
鉴于皮肤增白化妆品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人们应当慎重使用。一旦怀疑有局部或全身毒性反应时,必须验尿和验血,以利及早防治。[用--清洁、环保]
如何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源头控制、转变消费方式,综合回收利用”,这是专家开出的“药方”。
>>购物时自带购物袋。
>>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
>>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
>>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
>>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
>>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
>>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