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马太效应
自然界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类也存在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最后两极分化,再无交集。
配合着二八定律,显然马太效应并不符合大多数人朴素的价值观。似乎这就是阶级固化的观点,刨根问底。马太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笔者曾经看过一个令人震撼的视频,一个一本是560分的地方,社会学家进行跟踪调查,559分的学生和560分的学生以后成长轨迹区别,经过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四年后毕业工作平均收入竟然相差800元之多,而跟踪数年后,差距进一步放大,这还只是大学,如果婴幼儿时期有所差距,那未来差距之大就更难以想象了。
马太效应有些许原因,社会刻板印象形成偏见可谓是原因之一,如皮格马利翁效应,受到暗示后,自信的人成功加强正反馈,形成良性循环,而不自信的人与此相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差距越发明显。克服效应思路是客观认识自己,保持自信的心态,高自尊的情况下不易被外界环境言语左右,树立好自己能做到的目标,不断自己加强正反馈慢慢获得自己情绪心态能力控制权。
二为不断犯错。古话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叫人避免错误,出发点无疑是好的,然而不犯错的人,哪有可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呢。非法律道德禁止的错误就需要犯,犯错不但能让人反思错误本身,也能提高人的承受力。马太效应中也是强者不惧怕错误,也有更多试错机会,从而发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而部分人害怕犯错,束手束脚后一旦犯错会形成巨大的落差,后来干脆不求有功,只求无过了。越发保守,那马太效应无疑是必然的,就此,想做就去做,人生才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