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恐惧症成功案例反馈 来源:乐观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乐观工作室小编
案主:程某(为保护个案隐私用化名), 高三学生 , 18岁 , 男
心理疾病症状: 目光恐惧症 异性恐惧症
心理咨询师翁老师对程某某全家来心理工作室的情景描述~
当时的状况是:程某的母亲不停流眼泪,程某的父亲担心、紧张儿子的心理障碍病情恶化,父亲连说话都不顺畅,语气急切又快速的表达:“儿子高三,这是最重要人生阶段,儿子不想上学,说自己眼睛不能见人,听说这里的医生都是这种心理疾病的过来人,希望翁老师救救我的儿子,我必当重谢.........”。
程某当时低着头心里很难过,情绪有些焦虑。经过诊断,程某某的情况属于神经症性个案,属于强迫性神经症,有对视恐惧余光恐惧,并伴有强迫性思维,先有对视恐惧现象之后泛化到异性恐惧。
程某的病情及相关情况介绍:看见别人的眼神心里发慌,目光不知所措,头脑一片空白。面对异性时症状表现为:胸闷、紧张、不知道怎么看人。面对电视机里女演员的目光,也低下头不敢多看几眼。曾在班上受过打击,自从暗恋一位班上女同学,感觉她讨厌自己,然后就开始担心自己喜欢上女同学是件很不正经的事。在学样里很害怕与女同学对视,担心自己的目光很贱让人反感。自从患上对视恐惧症以后,吃饭无味,睡眠很差,就想要退学,可是父母坚决不支持退学,导致自己不想见任何人,心情糟糕至极,对父母亲既愧疚又反感排斥。
近期见到年轻女孩,就担心自己目光让人反感,不敢看女生的脸,怕自己会有目光不自然的表现,担忧别人会发现自己的异常状态。当听到别人咳嗽,就条件反射的怀疑女孩子又讨厌自己了,越想越心理不舒服,很憋屈很压抑很受伤的感觉。高三学习压力本来就大,现在心理有严重障碍,无力完成学业,感觉前途一片渺茫。
程某的家庭教育相关情况介绍:程某在家是独子,母亲是会计师,父亲是律师;程某在被家庭过份关注的环境下长大,母亲疼儿子,对儿子百依百顺,过份溺爱;父亲很爱儿子,对儿子要求高,管教严格。父亲的严厉风格与母亲护孩子的溺爱态度截然相反。父亲希望儿子做事有规矩、有分寸,做个懂事、学习优秀的人;父亲重视儿子的学习,找很多家教帮助儿子提高成绩;父亲脾气急躁,望子成龙,不容许儿子犯错误,对于儿子做的不好的事,会严厉苛责,偶尔动粗。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不允许儿子与同学有休闲玩耍的时间,让儿子必须考上名牌大学;曾警告儿子在学校坚决不可早恋,告诉儿子早恋浪费时间荒废学业。程某的父亲让儿子必须争气,一定要出人头地。
程某个人情况与家庭情况简介:程某自幼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对于家中来的陌生客人,经常躲避不见,不愿意多与人交流。小学、初中期间,不太会与人交往,没有好朋友;对于异性同学,更没有交往经验。程某从小到大,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其它的事不用管。父母亲不用孩子在家干活,不用做任何家务,把学习成绩搞好就ok。由于程某聪明,非常勤奋用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小学、初中的考试成绩一般前5名之内,也曾经考过第1名,但自从考入高中、寄宿在学校后,就发生了很多不开心的人际矛盾以及对异性的恐惧感,内心很混乱,迷茫与痛苦。
程某个人情况自述部分内容:最让人难受的事件是在高三时,自己曾暗恋一位女同学,在学校里就喜欢多看她几眼。一次偶然机会,用余光看这边女同学,发现此女同学摸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并大声的咳嗽,他当时认为这个反应是自己导致的,认为自己影响了女同学,怀疑女同学从他的眼光里看出“暗恋她的好感”才用摸耳朵及咳嗽的方式来拒绝自己。从此,只要在余光范围有异性,就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没法接入学习,内心慌乱。起初只是在余光范围怕有异性,后来发展到对视也恐惧,都不敢用目光大方的看人,当对面有漂亮女同学走过来,自己就想躲避,也不敢余光看人。程某老怀疑自己的目光让人讨厌,不愿意与同学来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感情也越来越淡漠,感觉在学校里没有人会喜欢自己或帮助自己,内心被孤独感和自卑感时时刻刻笼罩着;程某情绪很不稳定,内心烦躁与焦虑,痛苦至极。由于情绪很不稳定,使得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成绩急剧下降。自从感受到暗恋的女同学对自己发出拒绝的信号后,整个人就开始迷茫及自我嫌弃。在学校见到女同学,目光就会不自然,听到别人咳嗽,就会条件反射的心理难受或自责,认为自己好像有罪恶感。
近期老师和同学对案主的评价:性格太内向,很害羞,与人相处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少言寡语;胆小,与人交往都不敢抬头,目光闪烁很慌张的感觉,好象在躲避什么。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基本上独来独往!
案主的心理异常问题及相关调整方案:
1、家庭教育方面(母亲溺爱、父母粗暴,导致性格缺陷,内心不自信、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太低。承载太多家庭的焦虑、期望,导致压力过大)
2、人际交往障碍(缺乏交往经验、对事物产生不合理的评价、看法,导致过度自责、对自身交际能力没有信心、存在目光恐惧的困惑)
3、自我评价不合理、疑病素质太强烈(不认可自己、自我贬低、自我怀疑;自尊心好强心过强、过度担心别人拒绝自己瞧不起自己)
4、 智慧有缺陷、思维偏激、实际能力不足(扬升意识层次、调整认知体系、完善性格、锻炼及增强综合能力.....)
5、目光恐惧症及情绪障碍的问题(学习掌握情绪的规律、了解恐惧症的应对策略、疗愈自卑自我怀疑的伤痛。采用“能量观通系统平衡疗法”让意识扬升、内心强大、让内心充满自信与正能量。)
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经双方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求助者的痛苦程度,减轻强迫性思维出现的频率,以合适渠道释放不良情绪;解答青春期的两性困惑,调整对于早恋不合理的认知;放下自我的纠结与对自我的不认可;全然的接纳自我,多进行人际交往锻炼,逐步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主观能动性学会满足自己的正当交友需求。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锻炼求助者独立自理的能力,回到学校、适应学校的集体住宿生活。克服不良个性特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完善性格,掌握并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原则、操作方法,提高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增强心理抗挫折的能力,增强正能量。
程某在咨询至第3个月时,邮件反馈的部分摘要:“我最近心理状况挺稳定的,感谢翁老师的耐心指导与支持、鼓励。父亲对我的态度好很多,不再强压我,很少对我发脾气,不像以前强烈苛责我及打我;很感谢翁老师对我的指导,让我不再恐惧担忧自己的目光有问题。
母亲现在让我独立承担起自己的事情,不再像以前那么多的担心与焦虑。我其实很愿意自食其力的,按照翁老师说的,我能做的事情 ,决不让母亲为我打理,我的自理能力有很大进步。父母亲与您交流后,对待我的方式也改变了。我现在能够正常与同学相处,与异性同学交往也不过度自责自己。咨询后,感觉挺好,挺轻了好多,真的很感谢翁老师对我的帮助以及对我们家庭的辅导!”
来至程某咨询反馈邮件的部分截选: “当我接纳我的念头、我的情绪、我的性萌动、我有喜欢女生的感觉,我不在压抑与克制,而是接受这一切现象的存在,这一切原本就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用责骂自己。每一次咨询后,焦虑及恐惧的情绪会自然缓解。关于目光恐惧、我发现只要我不去担心,这些症状反而不来打扰我了,我会记住翁老师的教导:“活在当下,为所当为!左手接纳,右手行动!只要像健康人那样去行动,那就是健康人。” 通过翁老师的认知调整,让我明白暗恋不是罪,我是有资格喜欢女孩子的,这是人的天性,与道德无关,与羞耻无关,我就是一个正常的人。我已经可以坦然面对女性同学进行正常交流,虽然还是没有什么话好讲,但心里已经不再害怕她们会看不起我,我不再认为喜欢一个人就是不正经,我现在对女同学,想看就想,不想看就不看,不会老纠结自己的目光问题。这些症状已经不再干扰我的学习与生活了。”
下周老时间,乐观心理咨询工作室见!
祝翁老师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 ~ 程某某
案主:程某(为保护个案隐私用化名), 高三学生 , 18岁 , 男
心理疾病症状: 目光恐惧症 异性恐惧症
心理咨询师翁老师对程某某全家来心理工作室的情景描述~
当时的状况是:程某的母亲不停流眼泪,程某的父亲担心、紧张儿子的心理障碍病情恶化,父亲连说话都不顺畅,语气急切又快速的表达:“儿子高三,这是最重要人生阶段,儿子不想上学,说自己眼睛不能见人,听说这里的医生都是这种心理疾病的过来人,希望翁老师救救我的儿子,我必当重谢.........”。
程某当时低着头心里很难过,情绪有些焦虑。经过诊断,程某某的情况属于神经症性个案,属于强迫性神经症,有对视恐惧余光恐惧,并伴有强迫性思维,先有对视恐惧现象之后泛化到异性恐惧。
程某的病情及相关情况介绍:看见别人的眼神心里发慌,目光不知所措,头脑一片空白。面对异性时症状表现为:胸闷、紧张、不知道怎么看人。面对电视机里女演员的目光,也低下头不敢多看几眼。曾在班上受过打击,自从暗恋一位班上女同学,感觉她讨厌自己,然后就开始担心自己喜欢上女同学是件很不正经的事。在学样里很害怕与女同学对视,担心自己的目光很贱让人反感。自从患上对视恐惧症以后,吃饭无味,睡眠很差,就想要退学,可是父母坚决不支持退学,导致自己不想见任何人,心情糟糕至极,对父母亲既愧疚又反感排斥。
近期见到年轻女孩,就担心自己目光让人反感,不敢看女生的脸,怕自己会有目光不自然的表现,担忧别人会发现自己的异常状态。当听到别人咳嗽,就条件反射的怀疑女孩子又讨厌自己了,越想越心理不舒服,很憋屈很压抑很受伤的感觉。高三学习压力本来就大,现在心理有严重障碍,无力完成学业,感觉前途一片渺茫。
程某的家庭教育相关情况介绍:程某在家是独子,母亲是会计师,父亲是律师;程某在被家庭过份关注的环境下长大,母亲疼儿子,对儿子百依百顺,过份溺爱;父亲很爱儿子,对儿子要求高,管教严格。父亲的严厉风格与母亲护孩子的溺爱态度截然相反。父亲希望儿子做事有规矩、有分寸,做个懂事、学习优秀的人;父亲重视儿子的学习,找很多家教帮助儿子提高成绩;父亲脾气急躁,望子成龙,不容许儿子犯错误,对于儿子做的不好的事,会严厉苛责,偶尔动粗。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不允许儿子与同学有休闲玩耍的时间,让儿子必须考上名牌大学;曾警告儿子在学校坚决不可早恋,告诉儿子早恋浪费时间荒废学业。程某的父亲让儿子必须争气,一定要出人头地。
程某个人情况与家庭情况简介:程某自幼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对于家中来的陌生客人,经常躲避不见,不愿意多与人交流。小学、初中期间,不太会与人交往,没有好朋友;对于异性同学,更没有交往经验。程某从小到大,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其它的事不用管。父母亲不用孩子在家干活,不用做任何家务,把学习成绩搞好就ok。由于程某聪明,非常勤奋用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小学、初中的考试成绩一般前5名之内,也曾经考过第1名,但自从考入高中、寄宿在学校后,就发生了很多不开心的人际矛盾以及对异性的恐惧感,内心很混乱,迷茫与痛苦。
程某个人情况自述部分内容:最让人难受的事件是在高三时,自己曾暗恋一位女同学,在学校里就喜欢多看她几眼。一次偶然机会,用余光看这边女同学,发现此女同学摸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并大声的咳嗽,他当时认为这个反应是自己导致的,认为自己影响了女同学,怀疑女同学从他的眼光里看出“暗恋她的好感”才用摸耳朵及咳嗽的方式来拒绝自己。从此,只要在余光范围有异性,就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没法接入学习,内心慌乱。起初只是在余光范围怕有异性,后来发展到对视也恐惧,都不敢用目光大方的看人,当对面有漂亮女同学走过来,自己就想躲避,也不敢余光看人。程某老怀疑自己的目光让人讨厌,不愿意与同学来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感情也越来越淡漠,感觉在学校里没有人会喜欢自己或帮助自己,内心被孤独感和自卑感时时刻刻笼罩着;程某情绪很不稳定,内心烦躁与焦虑,痛苦至极。由于情绪很不稳定,使得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成绩急剧下降。自从感受到暗恋的女同学对自己发出拒绝的信号后,整个人就开始迷茫及自我嫌弃。在学校见到女同学,目光就会不自然,听到别人咳嗽,就会条件反射的心理难受或自责,认为自己好像有罪恶感。
近期老师和同学对案主的评价:性格太内向,很害羞,与人相处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少言寡语;胆小,与人交往都不敢抬头,目光闪烁很慌张的感觉,好象在躲避什么。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基本上独来独往!
案主的心理异常问题及相关调整方案:
1、家庭教育方面(母亲溺爱、父母粗暴,导致性格缺陷,内心不自信、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太低。承载太多家庭的焦虑、期望,导致压力过大)
2、人际交往障碍(缺乏交往经验、对事物产生不合理的评价、看法,导致过度自责、对自身交际能力没有信心、存在目光恐惧的困惑)
3、自我评价不合理、疑病素质太强烈(不认可自己、自我贬低、自我怀疑;自尊心好强心过强、过度担心别人拒绝自己瞧不起自己)
4、 智慧有缺陷、思维偏激、实际能力不足(扬升意识层次、调整认知体系、完善性格、锻炼及增强综合能力.....)
5、目光恐惧症及情绪障碍的问题(学习掌握情绪的规律、了解恐惧症的应对策略、疗愈自卑自我怀疑的伤痛。采用“能量观通系统平衡疗法”让意识扬升、内心强大、让内心充满自信与正能量。)
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经双方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求助者的痛苦程度,减轻强迫性思维出现的频率,以合适渠道释放不良情绪;解答青春期的两性困惑,调整对于早恋不合理的认知;放下自我的纠结与对自我的不认可;全然的接纳自我,多进行人际交往锻炼,逐步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主观能动性学会满足自己的正当交友需求。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锻炼求助者独立自理的能力,回到学校、适应学校的集体住宿生活。克服不良个性特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完善性格,掌握并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原则、操作方法,提高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增强心理抗挫折的能力,增强正能量。
程某在咨询至第3个月时,邮件反馈的部分摘要:“我最近心理状况挺稳定的,感谢翁老师的耐心指导与支持、鼓励。父亲对我的态度好很多,不再强压我,很少对我发脾气,不像以前强烈苛责我及打我;很感谢翁老师对我的指导,让我不再恐惧担忧自己的目光有问题。
母亲现在让我独立承担起自己的事情,不再像以前那么多的担心与焦虑。我其实很愿意自食其力的,按照翁老师说的,我能做的事情 ,决不让母亲为我打理,我的自理能力有很大进步。父母亲与您交流后,对待我的方式也改变了。我现在能够正常与同学相处,与异性同学交往也不过度自责自己。咨询后,感觉挺好,挺轻了好多,真的很感谢翁老师对我的帮助以及对我们家庭的辅导!”
来至程某咨询反馈邮件的部分截选: “当我接纳我的念头、我的情绪、我的性萌动、我有喜欢女生的感觉,我不在压抑与克制,而是接受这一切现象的存在,这一切原本就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用责骂自己。每一次咨询后,焦虑及恐惧的情绪会自然缓解。关于目光恐惧、我发现只要我不去担心,这些症状反而不来打扰我了,我会记住翁老师的教导:“活在当下,为所当为!左手接纳,右手行动!只要像健康人那样去行动,那就是健康人。” 通过翁老师的认知调整,让我明白暗恋不是罪,我是有资格喜欢女孩子的,这是人的天性,与道德无关,与羞耻无关,我就是一个正常的人。我已经可以坦然面对女性同学进行正常交流,虽然还是没有什么话好讲,但心里已经不再害怕她们会看不起我,我不再认为喜欢一个人就是不正经,我现在对女同学,想看就想,不想看就不看,不会老纠结自己的目光问题。这些症状已经不再干扰我的学习与生活了。”
下周老时间,乐观心理咨询工作室见!
祝翁老师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 ~ 程某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