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并不否认老赵的能力,做皇帝他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做将军也是一位优秀的将军,但是请注意,他并不是那个时期唯一的或者说一枝独秀的将领,不管是他对立面的李重进、韩通、李筠,还是中立态度的慕容延钊、张永德,还是他的那几个铁哥们石守信、王审奇、高怀德、张令铎、韩令坤等,这些人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他差,战功也不比他少。当然了,在政治能力和野心方面,这些人比老赵就差的远了。但是,这些都不是主要的,老赵能坐上皇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完全是老天爷一步一步把它推到那个位置的。
一般都认为,老赵能走到最后、坐上皇位,要感谢两个人郭威和柴荣。可我认为,他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刘承祐,如果没有这位小青年的迷之操作,老赵别说皇帝了,禁军顶级大佬恐怕都当不上,充其量做个跟他爹一样的某某军指挥使之类的中高级军官。
刘承祐逼反了郭威,郭威做了皇帝,柴荣才做了储君,柴荣做了储君,才有实力把老赵一步步往上提拔,最后柴荣做了皇帝,老赵直接被提到了禁军顶级大佬。刘承祐干掉了郭威全家,包括他的两个儿子,当时的郭威已经50多岁了,不可能再生儿子,只能在亲属里挑选接班人,李重进、张永德、柴荣成了三位候选人,本来这三个人没什么矛盾,但是因为立储君的问题,导致这三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搞成了对立面。郭威只做了三年皇帝,就撒手人寰,传给柴荣,没想到柴荣也是个短命鬼,只做了五年皇帝也去了,更要命的是刘承祐灭郭威全家的时候,把柴荣前三个儿子也一起干掉了,导致柴荣死的时候,他最大的儿子才七岁。而因为立储君的问题,让柴荣对李重进和张永德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感和危机感,直接把两位亲戚+两支禁军的统帅都给贬到了外地当节度使,这才给了老赵兵变的机会,如果李重进在京城,老赵绝对不敢发动兵变。
总结一下:刘承祐不骚操作郭威不会反,郭威儿子不死轮不到柴荣,柴荣的大儿子不死,老赵不敢搞兵变,柴荣不把李重进贬到扬州,老赵也不敢搞兵变。所以这真的是老天安排好的,一步一步把老赵推向皇位。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后汉小皇帝刘承祐的迷之操作,刘承祐才是老赵迈向皇帝的发动机



一般都认为,老赵能走到最后、坐上皇位,要感谢两个人郭威和柴荣。可我认为,他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刘承祐,如果没有这位小青年的迷之操作,老赵别说皇帝了,禁军顶级大佬恐怕都当不上,充其量做个跟他爹一样的某某军指挥使之类的中高级军官。
刘承祐逼反了郭威,郭威做了皇帝,柴荣才做了储君,柴荣做了储君,才有实力把老赵一步步往上提拔,最后柴荣做了皇帝,老赵直接被提到了禁军顶级大佬。刘承祐干掉了郭威全家,包括他的两个儿子,当时的郭威已经50多岁了,不可能再生儿子,只能在亲属里挑选接班人,李重进、张永德、柴荣成了三位候选人,本来这三个人没什么矛盾,但是因为立储君的问题,导致这三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搞成了对立面。郭威只做了三年皇帝,就撒手人寰,传给柴荣,没想到柴荣也是个短命鬼,只做了五年皇帝也去了,更要命的是刘承祐灭郭威全家的时候,把柴荣前三个儿子也一起干掉了,导致柴荣死的时候,他最大的儿子才七岁。而因为立储君的问题,让柴荣对李重进和张永德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感和危机感,直接把两位亲戚+两支禁军的统帅都给贬到了外地当节度使,这才给了老赵兵变的机会,如果李重进在京城,老赵绝对不敢发动兵变。
总结一下:刘承祐不骚操作郭威不会反,郭威儿子不死轮不到柴荣,柴荣的大儿子不死,老赵不敢搞兵变,柴荣不把李重进贬到扬州,老赵也不敢搞兵变。所以这真的是老天安排好的,一步一步把老赵推向皇位。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后汉小皇帝刘承祐的迷之操作,刘承祐才是老赵迈向皇帝的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