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观遗址:
位于许由村。乃后人为纪念许由所建,始建时间不详。旧县志载有许由观图,坐北朝南,格局对称,内置前中后三殿,为双层歇山顶构造,颇具北方古建筑之风。
洗耳溪:
原为颍水分支,位于许由村南,因许由拒受尧禅,来此洗耳而得名(详见巢父问答碑记)。
弃瓢崖:
相传许由在箕山下的颍水边耕田,口渴了就去河边用手掬水喝。有人送他一只瓢,让他饮水方便些。他将瓢挂在树上,风吹着,发出历历响声。许由听了这声音嫌烦,就把瓢扔掉了。“许由无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瓢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捐之。”(《太平御览》卷七六二?汉蔡邕《琴操》)。后人称许由扔瓢的这个山崖为“弃瓢崖”。
女英祠:(女英的故事)
相传女英为唐尧次女,与姐姐娥皇同受父命,到箕山颍水向许由学习植枣。姐妹俩与许由感情甚笃,恳求唐尧以身相许,唐尧答应考虑。唐尧箕山访贤,欲将帝位禅让许由,许由不受,向唐尧推荐虞舜后隐逸箕山不出。唐尧历山访舜,将帝位禅让于其,并令女英与娥皇同嫁。后,虞舜殁,葬苍梧之野。女英与娥皇赴湘水祭奠,泪撒翠竹,投洞庭湖中以身殉情。适逢天界王母来湘水,把女英召回天庭列为仙子。女英将“中秋红”枣献于天帝和王母。天帝尝后大喜,命女英在王母寿诞之日蟠桃会上敬献枣果。女英以干充鲜,冒犯天帝,王母命她下凡培育三月成熟的鲜枣。女英在下界种植枣树,历尽磨难,偶遇尚在箕山隐居的许由,女英重生爱意,欲与许由一起生活,永相厮守。许由拒绝并将毕生撰写的《枣本经》传给女英,劝女英返回天界。女英为了天下劳苦大众,决心彻底放弃天界神位,不再培育“三月鲜”。天神得知女英建起红枣园林,上天报告天帝。天帝知道许由的《枣本经》记载培育“三月鲜”的秘密,派天神下界夺取《枣本经》。女英将《枣本经》拆散,嘱咐人们埋在枣树下面。面对满山遍野的枣林,天神没能得到《枣本经》。女英违抗天命,天帝震怒,命瘟神和灾神下界擒拿女英上天接受惩罚。女英悲愤交加,怀抱天旨幻化成黄花岭(今孔雀岭)上的一座山峰。枣乡人不忘女英娘娘拯救苍生之德,在颍水南岸建起了“女英祠”,世代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