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501推:
人声听起来比较空,但是仍然很润,不薄刺,低频很薄,蜻蜓点水,没弹性和厚度,高频推不开不用说,比加了耳放听起来偏亮,但是出奇的不刺,不像awas当初用6.5原线和ud501直推时的细刺,只听人声听感居然一耳朵还行,第3首歌的大小提琴表现都很纤细,器乐没法听。
/
ha5000推:
一耳朵听感有点奇怪,出现了有的帖子里说的“人声在中间,器乐在耳朵两边像两个单音喇叭发声,听人声音量调大了器乐会过亮”的现象,比如听第3首歌人声明显比提琴暗一些,45到60秒的小提琴冲上去收不回来,听第4首歌就是两侧的声音和中间的分隔开。这种高频偏亮的感觉有点像曝光过度的失真照片,听久了会觉得不怎么耐听,跟一般情况下高频刺导致的不耐听倒是不一样。另外ha5k的电源线用机线上述问题会暴露的更加明显,换了rp5500之后好不少。
奇怪的是和ud501直推比上述现象反而更明显,给人的感觉像是推开了但又没控制好,处于吊着一口气不上不下的状态。
/
百老汇推:
厚度,纵深,衔接,高频质感、层次、光泽感,器乐的结象,声音的凝聚力都一耳朵比ha5000推的好。高低频泛音出来的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第3 4首歌中间和旁边的声音不存在哪个更突出的问题。
再换回ha5k明显感觉人声和高频发虚,偏亮、不够柔顺,部分曲目听起来像锯木头,声音的各个元素缺乏和谐统一的感觉,像是各干各的(不知道是不是也有ha5k刻意增加了粘滞感、听起来乐器流动速度变慢的原因),甚至响度听起来都不太一致。
百老汇驱动的awkt可以说是“合格,还原特色,健康耐听”,属于一耳朵听不出什么大毛病,但是似乎差点意思还可以再进一步。
/
m81推:
人声多了些蓬松感,更柔软,低频有种举重若轻的弹性和粘滞感,听第1首歌的高频细节律动的更有活力、光泽和水分,像波浪一样起伏、跳跃、往外推开,有“灵性”。
层次感、分离度增强,更丰满厚润,空气感充足,结像更舒展宽松。
第2首歌开头左侧的小提琴由于分离度的大幅提升像单独被分隔出来放在了一个小房间里演奏(其他的组合和耳机下只能大致听出一些小提琴的亮光,和周围的声音分隔不开),而如果解码再换成dac202,则可以清晰地听到这个“房间”里小提琴演奏的细节和状态,上扬和下落的变化,第3 4首歌提琴能听出来琴弦拉伸的张力,响度由小到大的清晰变化过程。
百老汇驱动下的awkt虽然纵向高度比m81更好,但是对比之下高频的光泽、泛音、质感、分离、层次明显不如,没有那种完全推开和吃饱的感觉。而且不清楚是不是电池耳放的固有缺陷,由于高低频两端的声音存在一定衰减,awkt超高频的特色和细节没有完全驱动出来,在xlr原线下反而更像一个三频均衡基础上的人声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