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72,231贴子:32,099,780

回复:聊聊转腰与顶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接30楼
结论
转腰是很多运动项目正常的、科学的发力方式,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中固然也没有例外,但转腰不能简单地依靠腰部发力来实现,而是要有机地结合下肢、胯和腰,通过转胯来协调地完成转腰动作。“蹬腿转腰”与“蹬腿顶胯”都是不完整的表述,都可能使人感到迷茫、产生各种误解。楼主认为,“蹬腿、顶/转胯、蹦腰、转体”是相对全面、科学的表达。只是,这“转体”会不会被误解为“大幅度转动背部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2-10-26 13:32
回复
    说再多没用,水平到了自然就明白整个发力机制是身体哪些部位去协同!自然就懂得去往有利的方向调整!水平不到你说得再多,人家脑子里都是一团迷糊!
    在我看来没天赋的人只有土办法对他们最有效!就是不停的定点正手攻,去体会身体带动手臂发力,去体会蹬腿怎样结合身体发力,上万次不够就上十万次,百万次!数量到了之后自然就质变了,就能感受到力的传递过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2-10-26 14:01
    收起回复
      2025-09-13 16:57: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的意思,就是转腰转胯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有点把简单的意思描述复杂了。我的观点不同,我认为转腰转胯(髋),确实是不同的发力结构。小球时代球轻、快,对摆速的要求大于对力量的要求,用腰带动,力可以从脚起,也可以不从脚起。不蹬地直接用腰带,力量虽然小,但是启动快。大球时代球大、沉,需要加强力量,所以蹬转是必须的,转髋不易受伤,即使蹬地的力很大,髋也能承载,所以替代了转腰。但转髋不意味着腰不动,腰怎么可能完全不动,只是不作为力的传导节点而已。比如你要打斜线大角度,你必然要转腰去对角度啊。转髋和转腰有个区别,就是转髋不能作为发力起点,必须先蹬地,但转腰可以作为发力起点,所以在处理近台球,来不及做完整动作时,用转腰带动正手,可能就是最合理的方式了,这也算是借鉴了老技术,算是我能想到的,转腰发力方法,如今的剩余价值了。另外提两个我认为有价值的延伸思考题:转腰发力和转髋发力,老新技术比较,最佳引拍位置是否有区别?转髋发力,腿的力传髋,髋的力传哪?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2-10-26 15:36
      回复
        转胯与转腰,最终目的都是转动躯干,只是发力机制不同而已,两者并不冲突。我倒是觉得转腰力量小,速度也慢,更不利于快速启动与还原。转髋发力,腿传髋,通过蹦腰,髋传腰,带动躯干转动。至于引拍位置,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这得由来球的性质和出球的性质来决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2-10-26 18:13
        收起回复
          说转腰好的业余的别多拉①天拉个23千板就知道他的坏处了,我可是深有体会低二天腰都动不了。转胯就好很多腰部肌肉只是有点像火辣辣的不像转腰疼的厉害。另外感觉收胯也不是转胯,收胯幅度小更快更适合近台。转胯跟腰没关系,整个上身到胯骨都是一体的,转胯说穿了是转得你大腿根部的位置。转胯的力量不次于转腰,喜欢大力出奇迹的可以试试。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2-10-26 18:32
          收起回复
            建议看看b站的徐璇教球,他说的更具体一些,还有王吉生讲的正手攻球,正反手都一样其实专业教练没教那么复杂更强调整体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2-10-26 19:23
            收起回复
              转腰没问题,就是太慢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22-10-26 20:31
              回复
                近台快拉,快带,快攻,顶胯即可,退台顶胯转腰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2-10-27 09:40
                收起回复
                  2025-09-13 16:51: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胯 肩我只能说这么多 腰主要是连带的作用 不能作为力量核心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22-10-27 10:18
                  回复
                    我具体的看不太明白 我有个对比 就是澳门前两天 练球的时候 张宇镇和孙颖莎是同方向练正手拉球 几乎同时 我描述得可能不太标准 我感觉孙颖莎拉球的时候 从屁股往上都在一起动 但是张宇镇拉的时候 感觉腰往上上半身整体发力更多 我也不知道哪个标准 反正细看看有点子不一样 对了 楼主你要不配俩图 要不然只能干想象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22-10-27 13:24
                    回复
                      感觉王楚钦就是顶胯转胯,基本不转腰。动作看起来简洁快速又有力量。但是正手弧圈看起来调节余地比较小。
                      不像马龙正手弧圈感觉调节空间非常大,能从容拉出不同性质的弧圈


                      IP属地:广东41楼2022-10-27 16:25
                      回复
                        业余研究这玩意干啥?!发抢爆冲恨不能一板过的时候,重心大交换,转不转腰?反手抢点,在塑料球更佳的上升前期击球,是不是顶髋更能迅速合位?关键合理运用就OK。反胶拉的还行,换个长胶拉不上了;968拉的不错,换vis不是下网就是出台;转腰和顶髋哪个重要?能解决这些问题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22-10-28 03: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