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小伙伴的努力现将暗影·压制(工程师)武器测评总结如下,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1.武器方面

武器面板如上,武器载弹9发
蓝色词条为单词换弹3发;额外弹丸增加;战斗特化传送以及补给(后续会讲到)
弹道分布如下

共计为12发弹丸,单发弹丸11点伤害(无AC);9点伤害(有AC)
武器近距离贴脸最高伤害为116+20(有AC) 132+20(无AC)


中距离以及远距离经过测试后发现弹丸伤害不变为固定11点伤害(无AC);9点伤害(有AC)
由此得出结论武器没有子弹衰减,但在测试后发现中距离弹道比较分散,最高伤害为66点(无AC)

远距离最高伤害为22点(无AC)

在后续测试中能够在近距离4发融化海洋机枪(开小盾),14发子弹破海洋机枪大盾,近距离一发子弹可以直接破AC。
打完弹夹到换完结束共计需要两秒时间。
另外该武器增加生命35点,并且有20点的护盾,护盾为破盾后秒回,每次回复十点护盾值,约1秒回满20点护盾值
2.炮台方面
炮台经过测试得出以下数据,炮台生命为110点,单次放置炮台后冷却CD为6秒,放置炮台需消耗40精力,回收炮台需要消耗20点精力(以上内容没图供参考)
炮台遥控机枪伤害固定为9点,炮伤害19点(无AC)
非遥控状态近距离 9+20(无AC); 中距离7+19(无AC); 远距离 4+19(无AC)
3.补给方面
测试得出以下数据,补给生命为160点,单次放置补给后冷却CD为1秒,放置补给需消耗40精力,回收补给需要消耗10点精力(以上内容没图供参考),补给放置冷却1秒应该对应面板上蓝色词条的战斗特化补给,补给展开时间未进行测试,感觉跟常规战斗系无差异。
补给每次回复27点生命
4.传送方面
测试得出以下数据,传送生命为一级150; 二级180 ; 三级220,单次放置传送后冷却CD为4秒,放置传送需消耗40精力,回收传送需要消耗10点精力,传送冷却时间为一级18秒;二级14秒; 三级8秒(以上内容没图供参考)
目前切换主副武器会收回传送出口,并且传送等级清零,暂时定性为bug
1.武器方面

武器面板如上,武器载弹9发
蓝色词条为单词换弹3发;额外弹丸增加;战斗特化传送以及补给(后续会讲到)
弹道分布如下

共计为12发弹丸,单发弹丸11点伤害(无AC);9点伤害(有AC)
武器近距离贴脸最高伤害为116+20(有AC) 132+20(无AC)


中距离以及远距离经过测试后发现弹丸伤害不变为固定11点伤害(无AC);9点伤害(有AC)
由此得出结论武器没有子弹衰减,但在测试后发现中距离弹道比较分散,最高伤害为66点(无AC)

远距离最高伤害为22点(无AC)

在后续测试中能够在近距离4发融化海洋机枪(开小盾),14发子弹破海洋机枪大盾,近距离一发子弹可以直接破AC。
打完弹夹到换完结束共计需要两秒时间。
另外该武器增加生命35点,并且有20点的护盾,护盾为破盾后秒回,每次回复十点护盾值,约1秒回满20点护盾值
2.炮台方面
炮台经过测试得出以下数据,炮台生命为110点,单次放置炮台后冷却CD为6秒,放置炮台需消耗40精力,回收炮台需要消耗20点精力(以上内容没图供参考)
炮台遥控机枪伤害固定为9点,炮伤害19点(无AC)
非遥控状态近距离 9+20(无AC); 中距离7+19(无AC); 远距离 4+19(无AC)
3.补给方面
测试得出以下数据,补给生命为160点,单次放置补给后冷却CD为1秒,放置补给需消耗40精力,回收补给需要消耗10点精力(以上内容没图供参考),补给放置冷却1秒应该对应面板上蓝色词条的战斗特化补给,补给展开时间未进行测试,感觉跟常规战斗系无差异。
补给每次回复27点生命
4.传送方面
测试得出以下数据,传送生命为一级150; 二级180 ; 三级220,单次放置传送后冷却CD为4秒,放置传送需消耗40精力,回收传送需要消耗10点精力,传送冷却时间为一级18秒;二级14秒; 三级8秒(以上内容没图供参考)
目前切换主副武器会收回传送出口,并且传送等级清零,暂时定性为bu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