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古画,宋元开始采用一种细长的挤压箭囊,这种箭囊看起来只适合装普通的破甲箭凿子箭之类箭头小的箭支,但这一时期铲箭也是很常见的箭支,就算硬塞进去,也没法区分不同箭支(清代箭囊是用快箭口和副囊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我觉得用起来还是不舒服。。)


但是,今天查资料,发现其实元代箭囊并不统一,也有这样的胡禄式箭囊使用,而胡禄中箭镞向上,是很容易分辨不同箭支的

由此突发奇想,会不会元代是两种箭囊混用,比如挤压箭囊专门携带破甲用的战箭,而如果需要铲箭等特殊箭支,就换用胡禄?这种猜测有可能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这种早期的挤压箭囊又要怎么解决不同箭支的混用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