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我所爱吧 关注:7贴子:1,132

回复:【财迷 100717】CPA 巧记财管概念和公式(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
1、超常增长按这个思路处理: A 基期销售额×(超常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超常增长的销售额   B 超常增长所需的资产=超常增长的销售额/资产周转率   C 用超常增长的销售额×销售净利率×留存率=权益资金增加额 D 计算负债筹资所需资金 (B—C)
2、计算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其中收益是指新增的收益
3、净资产收益率中的净资产用平均数
4、营运资金不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之类,傻
5、配合型、激进型筹资政策,临时性流动资产都是由临时性流动负债提供的资金。划个图,搞明白,昏S
6、商业信用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者放弃现金折扣,商业信用就没有成本。
7、预期收益率不同,标准差不能够比较,用相关系数比较总风险;B系数衡量系统风险。
8、资产周转率不能够低于2次,也不会高于3次,这句话在决策时有用的
10、 成本还原:涉及到3个部门,中间的那个还原,记得材料要分离出来,按4个要素分,然后只对半成品的那一个进行成本还原。其中,其他材料在第三个工序时,要 算出来归集的
11、 有时税率的错误,33%而不是30%
12、 双方交易原则承认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
13、 对年限不同的的项目,净现值的对比有3种方法:A 年平均净现值 B 折算成6年,折算成3年,其中,利用这样的公式÷(P/A,I,6)×(P/A,I,3)
14、 股票筹资与债券筹资的优缺点分析,文字型的表述。。。。
15、 正常标准成本(预计价格),对应理想
16、 现行标准成本(适用期价格),对应基本
17、 加权平均资本不变,结构不变,所以推出,个别资本成本不变
18、 平行结转分步法,第二步广义半成品不包括第一步的半产品
19、 经营现金流量和营业现金流量的区别
20、 项目投资,企业投资都会给投资主体带来现金流量
21、 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用标准成本记帐的含义的真正理解,投产量,产成品,期末半成品都是按标准成本记录
22、 样本标准差的运用
23、 分析财务指标的文字表达
24、 股利增长稳定的最适合用固定股利增长率的政策
25、 逐步分项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都不能反映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资料,都可以反映本步骤的成本费用


17楼2010-07-17 09:38
回复
    七、
    1 RM几种表述:平均风险股票要求的收益率,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市场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市场平均风险资产的收益率   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 市场股票要求的收益率
    RM-RF的几种表述:市场风险溢价 股票的风险附加率 风险价格   市场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醉斜率 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2计算平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时一定要看清题有的要求是让计算名义到期收益率还是实际到期收益率,要小心
    3 经营现金流量公式的选择:
       当已知总成本和非付现成本时适用:税后净利+折旧
    当已知付现成本和折旧时适用: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
    4第四章分清付现成本 非付现成本 以及是否包括折旧:
       每年发生固定成本(含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表示包括折旧
    人工费 水电费用房租费等(不含设备折旧摊销费)----付现成本
    5计算后续期经济利润现值时,一定要分清第一阶段的资本成本和第二阶段的资本成本,别代错了
    6 总杠杆系数是销售额增长引起每股收益的增长的幅度,等于基期限边际贡献与基期税前利润之比,表达边际贡献与税前盈余的比率
    7 产品成本预算是生产预算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和固定制造费用
    8 适中的持有政策下,一般企业不进行短期有价证券投资
    9 按卖方提供的信用条件,买方利用信用筹资,不需付出机会成本的情况有 :卖方不提供现金折扣和买方享有现金折扣、
    10 计算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时注意
    全部固定成本和费用=====表示含利息
    生产性固定成本=====不含利息
    固定成本和费用(包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不包括利息
    固定的经营成本------不包括利息
    11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增加投资前的原来的利息别丢了,增资后如果利息率有变化的也要注意别弄错了


    18楼2010-07-17 09:38
    回复
      2025-08-28 20:35: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七、
      1 RM几种表述:平均风险股票要求的收益率,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报酬率 市场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市场平均风险资产的收益率   市场组合要求的收益率 市场股票要求的收益率
      RM-RF的几种表述:市场风险溢价 股票的风险附加率 风险价格   市场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醉斜率 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2计算平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时一定要看清题有的要求是让计算名义到期收益率还是实际到期收益率,要小心
      3 经营现金流量公式的选择:
         当已知总成本和非付现成本时适用:税后净利+折旧
      当已知付现成本和折旧时适用: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
      4第四章分清付现成本 非付现成本 以及是否包括折旧:
         每年发生固定成本(含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表示包括折旧
      人工费 水电费用房租费等(不含设备折旧摊销费)----付现成本
      5计算后续期经济利润现值时,一定要分清第一阶段的资本成本和第二阶段的资本成本,别代错了
      6 总杠杆系数是销售额增长引起每股收益的增长的幅度,等于基期限边际贡献与基期税前利润之比,表达边际贡献与税前盈余的比率
      7 产品成本预算是生产预算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和固定制造费用
      8 适中的持有政策下,一般企业不进行短期有价证券投资
      9 按卖方提供的信用条件,买方利用信用筹资,不需付出机会成本的情况有 :卖方不提供现金折扣和买方享有现金折扣、
      10 计算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时注意
      全部固定成本和费用=====表示含利息
      生产性固定成本=====不含利息
      固定成本和费用(包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不包括利息
      固定的经营成本------不包括利息
      11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增加投资前的原来的利息别丢了,增资后如果利息率有变化的也要注意别弄错了


      19楼2010-07-17 09:38
      回复
        八、
        1、只要是平价发行,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一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不管半年一付息还是一年一付息,哪怕一天一付息,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也是相同的。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时,算折旧是用税法规定来算。折旧抵税的年限按孰短法。
        3、转换比率是每张可转换债券能够转换的普通股股数(PS:不是钱数)
        4、每股盈余是用加权平均股数计算,而每股股利是全部股数
        5、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往往要求公司支付稳定的股利(而不是较高的)
        6、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其股权换取现金(PS:不是获得的收益)
        7、零息债券没有标明利息计算规则,通常采用按年计息的复利计算规则
        8、资本市场线斜率=(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组合标准离差-无风险标准离差)
        9、证券市场线斜率=(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1-0)
        10、注意经营成本就是付现成本,而营业成本是指总成本


        20楼2010-07-17 09:39
        回复
          八、
          1、只要是平价发行,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一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不管半年一付息还是一年一付息,哪怕一天一付息,到期收益率和票面利率也是相同的。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时,算折旧是用税法规定来算。折旧抵税的年限按孰短法。
          3、转换比率是每张可转换债券能够转换的普通股股数(PS:不是钱数)
          4、每股盈余是用加权平均股数计算,而每股股利是全部股数
          5、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往往要求公司支付稳定的股利(而不是较高的)
          6、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其股权换取现金(PS:不是获得的收益)
          7、零息债券没有标明利息计算规则,通常采用按年计息的复利计算规则
          8、资本市场线斜率=(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组合标准离差-无风险标准离差)
          9、证券市场线斜率=(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1-0)
          10、注意经营成本就是付现成本,而营业成本是指总成本


          21楼2010-07-17 09:39
          回复
            九、
            1、超常增长按这个思路处理: A 基期销售额×(超常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超常增长的销售额   B 超常增长所需的资产=超常增长的销售额/资产周转率   C 用超常增长的销售额×销售净利率×留存率=权益资金增加额 D 计算负债筹资所需资金 (B—C)
            2、计算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其中收益是指新增的收益
            3、净资产收益率中的净资产用平均数
            4、营运资金不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之类,傻
            5、配合型、激进型筹资政策,临时性流动资产都是由临时性流动负债提供的资金。划个图,搞明白,昏S
            6、商业信用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者放弃现金折扣,商业信用就没有成本。
            7、预期收益率不同,标准差不能够比较,用相关系数比较总风险;B系数衡量系统风险。
            8、资产周转率不能够低于2次,也不会高于3次,这句话在决策时有用的
            10、 成本还原:涉及到3个部门,中间的那个还原,记得材料要分离出来,按4个要素分,然后只对半成品的那一个进行成本还原。其中,其他材料在第三个工序时,要 算出来归集的
            11、 有时税率的错误,33%而不是30%
            12、 双方交易原则承认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
            13、 对年限不同的的项目,净现值的对比有3种方法:A 年平均净现值 B 折算成6年,折算成3年,其中,利用这样的公式÷(P/A,I,6)×(P/A,I,3) 


            22楼2010-07-17 09:39
            回复
              13、 对年限不同的的项目,净现值的对比有3种方法:A 年平均净现值 B 折算成6年,折算成3年,其中,利用这样的公式÷(P/A,I,6)×(P/A,I,3)
              14、 股票筹资与债券筹资的优缺点分析,文字型的表述。。。。
              15、 正常标准成本(预计价格),对应理想
              16、 现行标准成本(适用期价格),对应基本
              17、 加权平均资本不变,结构不变,所以推出,个别资本成本不变
              18、 平行结转分步法,第二步广义半成品不包括第一步的半产品
              19、 经营现金流量和营业现金流量的区别
              20、 项目投资,企业投资都会给投资主体带来现金流量
              21、 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用标准成本记帐的含义的真正理解,投产量,产成品,期末半成品都是按标准成本记录
              22、 样本标准差的运用
              23、 分析财务指标的文字表达
              24、 股利增长稳定的最适合用固定股利增长率的政策
              25、 逐步分项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都不能反映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资料,都可以反映本步骤的成本费用


              23楼2010-07-17 09:39
              回复
                九、
                1、超常增长按这个思路处理: A 基期销售额×(超常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超常增长的销售额   B 超常增长所需的资产=超常增长的销售额/资产周转率   C 用超常增长的销售额×销售净利率×留存率=权益资金增加额 D 计算负债筹资所需资金 (B—C)
                2、计算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其中收益是指新增的收益
                3、净资产收益率中的净资产用平均数
                4、营运资金不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之类,傻
                5、配合型、激进型筹资政策,临时性流动资产都是由临时性流动负债提供的资金。划个图,搞明白,昏S
                6、商业信用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者放弃现金折扣,商业信用就没有成本。
                7、预期收益率不同,标准差不能够比较,用相关系数比较总风险;B系数衡量系统风险。
                8、资产周转率不能够低于2次,也不会高于3次,这句话在决策时有用的
                10、 成本还原:涉及到3个部门,中间的那个还原,记得材料要分离出来,按4个要素分,然后只对半成品的那一个进行成本还原。其中,其他材料在第三个工序时,要 算出来归集的
                11、 有时税率的错误,33%而不是30%
                12、 双方交易原则承认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
                13、 对年限不同的的项目,净现值的对比有3种方法:A 年平均净现值 B 折算成6年,折算成3年,其中,利用这样的公式÷(P/A,I,6)×(P/A,I,3)
                14、 股票筹资与债券筹资的优缺点分析,文字型的表述。。。。
                15、 正常标准成本(预计价格),对应理想
                16、 现行标准成本(适用期价格),对应基本
                17、 加权平均资本不变,结构不变,所以推出,个别资本成本不变
                18、 平行结转分步法,第二步广义半成品不包括第一步的半产品
                19、 经营现金流量和营业现金流量的区别
                20、 项目投资,企业投资都会给投资主体带来现金流量
                21、 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用标准成本记帐的含义的真正理解,投产量,产成品,期末半成品都是按标准成本记录
                22、 样本标准差的运用
                23、 分析财务指标的文字表达
                24、 股利增长稳定的最适合用固定股利增长率的政策
                25、 逐步分项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都不能反映上一步骤的半成品资料,都可以反映本步骤的成本费用


                24楼2010-07-17 09:39
                回复
                  2025-08-28 20:29: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
                  三、《财务成本管理》
                  1.问: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无风险利率是否包括通货膨胀溢价?
                  答:以债券为例,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票面利率=无风险真实利率+通货膨胀溢价+违约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期限风险溢价
                  (1)无风险真实利率
                  无风险真实利率是指无风险证券在预期通货膨胀为零时的利率。它有时被称为“纯粹利率”。
                  无风险真实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个因素是借款人对于实物投资回报率的预期,它决定了借款人为借入资金而愿意支付利息的上限。例如,借款人对实物投资回报率预期为10%,扣除各种风 险溢价6%,则他们借入资金愿意支付的利息上限为4%。如果预期回报率下降为8%,扣除各种风险溢价6%,则他们借入资金愿意支付的利息上限为2%。对于 未来投资回报的不同预期,决定了借款人愿意支付的不同利率水平的上限。
                     另一个因素是储蓄人对当前和未来消费的偏好,它决定了愿意出借资金的数量。储蓄人出借资金的目的是放弃当前的消费,换取未来更多的消费。例如,有的人 更看重当前的消费,只有大于4%的回报,他们才愿意出借资金。另外一些人更看重未来的消费,只要有2%的回报,他们就愿意借出资金。储蓄人对消费的时间偏 好决定了他们愿意递延多少消费,进而决定了在不同利率水平下他们愿意出借的资金数量。
                     出借人和储蓄人之间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了现实的无风险真实利率水平和借贷规模。无风险真实利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很难测定。多数专家认为它在1 %-5%之间。如果通货膨胀为零,短期国债可以近似看成是无风险真实利率。这个利率反映放弃当前消费的回报,回报金额的多少与递延消费的时间长短相联系, 因此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2)通货膨胀溢价 


                  25楼2010-07-17 09:40
                  回复
                    (2)通货膨胀溢价
                    通货膨胀溢价,是指证券存续期间预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不一定相等。例如,国家统计局发布最近的通货膨胀率为2%,目前发行的一年期国债利率为5%,则当前的无风险真实利 率为5%-2%=3%,称为“当前真实利率”。在财务领域里,除非特别指明“通货膨胀率”,均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财务领域的“真实利率”是根据预期 通货膨胀率计算的。例如,预期未来一年通货膨胀率为4%,则上述债券的“真实利率”为5%-4%=1%。
                    无风险真实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称为“无风险名义利率”,并简称“无风险利率”。
                    无风险(名义)利率=无风险真实利率+通货膨胀溢价
                       通常,人们在说“无风险利率”时,如果前面没有“真实”作定语,则是指“无风险名义利率”。这种习惯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可以观察到的现实中的利率,都 是含有通货膨胀溢价的。本书中经常使用的“无风险利率”,通常就是指无风险名义利率,即包含了通货膨胀溢价。而对于排除了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利率,应称“无 风险真实利率”,简称“真实利率”或“纯粹利率”。
                    (3)违约风险溢价
                    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者在到期时不能按约定足额支付本金或利息的风险。国债没有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溢价为零;对于公司债来说,公司评级越高,违约风险 溢价越低。
                    如果一个公司债,其持续期限、流动性及其他计息规则与某一国债相同,两者利率差就是该公司债的违约风险溢价。
                    (4)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风险,是指债券不能在短期内以合理价格变现的风险。国债的流动性好,流动性溢价很低;小公司发行的债券流动性较差,流动性溢价相对较高。
                    流动性溢价很难准确计量。观察违约风险、期限风险均相同的债券,它们之间会有2%到4%的利率差,可以大体反映流动性风险溢价的一般水平。
                    (5)期限风险溢价 


                    26楼2010-07-17 09:40
                    回复
                      (5)期限风险溢价
                      期限风险,是指在债券持续期内该债券价格下跌的风险,也被称为“利率风险”。
                         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债都可以看成是没有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证券,而长期国债的利率通常会高于短期国债。如果说短期国债利率是无风险利率(包括纯粹利 率和通货膨胀溢价),长期国债高出的利率差额就是期限风险。长期国债的价格,在利率上升时会下跌,利率下降时会下降。任何长期债券都有利率变动造成的风 险。
                         人们都承认期限风险会引起长期债券利率的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很难准确计量。所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期限风险越大;在预期利率稳定时,期限风险溢价较 小;预期利率不稳定时,期限风险溢价较大。专家认为,在预期利率比较稳定时30年国债期限风险溢价在1%-2%之间。
                      2.问:教材第44页“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该明确“应收账款”究竟是否扣除坏账准备。
                         答:财务比率的计算,除了每股收益之外,都没有法定的或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如何设计某一特定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是报表分析人自己的事情。报表分析 人根据财务分析的原理,结合自己的分析目的和分析深度,自行确定财务比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因此,教材不能说“扣除减值准备”是错的,或是唯一正确。只要符 合分析原理,能够满足分析目的,都是可以的。
                      问题在于考生面对考试,更关心的是“如何作答才算正确”,因此希望教材对所有问题都只给出唯一的、明确的回答。这种要求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合理的。但 是,对于没有法规做基础的财务学科,要想把充满多样性的世界都变成“yes”和“no”,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具体到“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一般说来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选取财务报表的数据来计算。无论财务报表列报的数据是“已减值”或“未减值”的都直接计 算。目前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示的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都是已经提取过减值准备的“净额”,那么就直接按此计算。这样做的好处是:(1)计 算简单;(2)便于行业比较,发布的行业平均数通常都不作调整;(3)如果调整应收账款(加回减值准备),有关的“利润”等数据也应相应调整,不胜其烦。 如果只调整应收账款,不调整与“减值准备”有关的其他项目,整个分析体系的数据就会相互脱节,无法衔接。因此,教材选择直接使用财务报表上数据计算。 


                      27楼2010-07-17 09:40
                      回复
                        十、
                        三、《财务成本管理》
                        1.问: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无风险利率是否包括通货膨胀溢价?
                        答:以债券为例,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票面利率=无风险真实利率+通货膨胀溢价+违约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期限风险溢价
                        (1)无风险真实利率
                        无风险真实利率是指无风险证券在预期通货膨胀为零时的利率。它有时被称为“纯粹利率”。
                        无风险真实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个因素是借款人对于实物投资回报率的预期,它决定了借款人为借入资金而愿意支付利息的上限。例如,借款人对实物投资回报率预期为10%,扣除各种风 险溢价6%,则他们借入资金愿意支付的利息上限为4%。如果预期回报率下降为8%,扣除各种风险溢价6%,则他们借入资金愿意支付的利息上限为2%。对于 未来投资回报的不同预期,决定了借款人愿意支付的不同利率水平的上限。
                           另一个因素是储蓄人对当前和未来消费的偏好,它决定了愿意出借资金的数量。储蓄人出借资金的目的是放弃当前的消费,换取未来更多的消费。例如,有的人 更看重当前的消费,只有大于4%的回报,他们才愿意出借资金。另外一些人更看重未来的消费,只要有2%的回报,他们就愿意借出资金。储蓄人对消费的时间偏 好决定了他们愿意递延多少消费,进而决定了在不同利率水平下他们愿意出借的资金数量。
                           出借人和储蓄人之间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了现实的无风险真实利率水平和借贷规模。无风险真实利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很难测定。多数专家认为它在1 %-5%之间。如果通货膨胀为零,短期国债可以近似看成是无风险真实利率。这个利率反映放弃当前消费的回报,回报金额的多少与递延消费的时间长短相联系, 因此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2)通货膨胀溢价
                        通货膨胀溢价,是指证券存续期间预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不一定相等。例如,国家统计局发布最近的通货膨胀率为2%,目前发行的一年期国债利率为5%,则当前的无风险真实利 率为5%-2%=3%,称为“当前真实利率”。在财务领域里,除非特别指明“通货膨胀率”,均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财务领域的“真实利率”是根据预期 通货膨胀率计算的。例如,预期未来一年通货膨胀率为4%,则上述债券的“真实利率”为5%-4%=1%。
                        无风险真实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称为“无风险名义利率”,并简称“无风险利率”。
                        无风险(名义)利率=无风险真实利率+通货膨胀溢价
                           通常,人们在说“无风险利率”时,如果前面没有“真实”作定语,则是指“无风险名义利率”。这种习惯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可以观察到的现实中的利率,都 是含有通货膨胀溢价的。本书中经常使用的“无风险利率”,通常就是指无风险名义利率,即包含了通货膨胀溢价。而对于排除了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利率,应称“无 风险真实利率”,简称“真实利率”或“纯粹利率”。
                        (3)违约风险溢价
                        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者在到期时不能按约定足额支付本金或利息的风险。国债没有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溢价为零;对于公司债来说,公司评级越高,违约风险 溢价越低。
                        如果一个公司债,其持续期限、流动性及其他计息规则与某一国债相同,两者利率差就是该公司债的违约风险溢价。
                        (4)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风险,是指债券不能在短期内以合理价格变现的风险。国债的流动性好,流动性溢价很低;小公司发行的债券流动性较差,流动性溢价相对较高。
                        流动性溢价很难准确计量。观察违约风险、期限风险均相同的债券,它们之间会有2%到4%的利率差,可以大体反映流动性风险溢价的一般水平。
                        (5)期限风险溢价
                        期限风险,是指在债券持续期内该债券价格下跌的风险,也被称为“利率风险”。
                           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债都可以看成是没有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证券,而长期国债的利率通常会高于短期国债。如果说短期国债利率是无风险利率(包括纯粹利 率和通货膨胀溢价),长期国债高出的利率差额就是期限风险。长期国债的价格,在利率上升时会下跌,利率下降时会下降。任何长期债券都有利率变动造成的风 险。
                           人们都承认期限风险会引起长期债券利率的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很难准确计量。所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期限风险越大;在预期利率稳定时,期限风险溢价较 小;预期利率不稳定时,期限风险溢价较大。专家认为,在预期利率比较稳定时30年国债期限风险溢价在1%-2%之间。 


                        29楼2010-07-17 09:41
                        回复
                          2.问:教材第44页“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该明确“应收账款”究竟是否扣除坏账准备。
                             答:财务比率的计算,除了每股收益之外,都没有法定的或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如何设计某一特定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是报表分析人自己的事情。报表分析 人根据财务分析的原理,结合自己的分析目的和分析深度,自行确定财务比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因此,教材不能说“扣除减值准备”是错的,或是唯一正确。只要符 合分析原理,能够满足分析目的,都是可以的。
                          问题在于考生面对考试,更关心的是“如何作答才算正确”,因此希望教材对所有问题都只给出唯一的、明确的回答。这种要求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合理的。但 是,对于没有法规做基础的财务学科,要想把充满多样性的世界都变成“yes”和“no”,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具体到“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一般说来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选取财务报表的数据来计算。无论财务报表列报的数据是“已减值”或“未减值”的都直接计 算。目前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示的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都是已经提取过减值准备的“净额”,那么就直接按此计算。这样做的好处是:(1)计 算简单;(2)便于行业比较,发布的行业平均数通常都不作调整;(3)如果调整应收账款(加回减值准备),有关的“利润”等数据也应相应调整,不胜其烦。 如果只调整应收账款,不调整与“减值准备”有关的其他项目,整个分析体系的数据就会相互脱节,无法衔接。因此,教材选择直接使用财务报表上数据计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采用“未提减值准备”的数据计算是错的。从周转率的含义看,它反映“一元资产创造的收入”。大量的资产减值可以提高周转率,但不会 增加它所“创造的收入”。因此“用未提减值准备”的数据计算周转率是有道理的。这样一来,无论教材如何处理,都有人说“你错了”。如果两种方法都介绍,又 会有人说:“到底哪个对?”、“我考试怎么办?”。
                          综上,我们可以这样解决考试问题:教材中没有要求调整的,就是“考试不要求调整”。教材中没说的,不意味就是错的,但意味着不考。教材介绍的方法不是完 美的,也是有缺陷的。


                          30楼2010-07-17 09:41
                          回复
                            3.问:教材中出现过4个“资本成本”的定义,互相矛盾,到底哪个是正确的?
                            答:一般说来,资本结构是指公司资本来源的组合比例。
                            (1)反映资本结构的比率有4种:负债比率(负债/资产)、净值比率(权益/资产)、产权比率(负债/权益)和权益乘数(资产/权益)。它们可以互相换 算,因此反映的经济事实是一样的,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关系。
                            (2)资金来源范围的选择(主要是“负债”范围的选择)包括4种:
                            全部资金来源的结构比率=全部负债/所有者权益
                            有偿资本来源的结构比率=有息负债/所有者权益
                            长期资本来源的结构比率=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长期有偿资本的结构比率=长期有息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4种资本结构比率有不同含义,反映不同范围资金来源的比例关系,分别有不同的用途。不能说哪个正确,哪个错误。此外,计量属性也有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 两种选择,按市场价值计算的资本结构比率主要用于“有偿资本结构”和“长期有偿资本结构”。 


                            31楼2010-07-17 09:41
                            回复
                              2025-08-28 20:23: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
                              三、《财务成本管理》
                              1.问: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无风险利率是否包括通货膨胀溢价?
                              答:以债券为例,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票面利率=无风险真实利率+通货膨胀溢价+违约风险溢价+流动性溢价+期限风险溢价
                              (1)无风险真实利率
                              无风险真实利率是指无风险证券在预期通货膨胀为零时的利率。它有时被称为“纯粹利率”。
                              无风险真实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个因素是借款人对于实物投资回报率的预期,它决定了借款人为借入资金而愿意支付利息的上限。例如,借款人对实物投资回报率预期为10%,扣除各种风 险溢价6%,则他们借入资金愿意支付的利息上限为4%。如果预期回报率下降为8%,扣除各种风险溢价6%,则他们借入资金愿意支付的利息上限为2%。对于 未来投资回报的不同预期,决定了借款人愿意支付的不同利率水平的上限。
                                 另一个因素是储蓄人对当前和未来消费的偏好,它决定了愿意出借资金的数量。储蓄人出借资金的目的是放弃当前的消费,换取未来更多的消费。例如,有的人 更看重当前的消费,只有大于4%的回报,他们才愿意出借资金。另外一些人更看重未来的消费,只要有2%的回报,他们就愿意借出资金。储蓄人对消费的时间偏 好决定了他们愿意递延多少消费,进而决定了在不同利率水平下他们愿意出借的资金数量。
                                 出借人和储蓄人之间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了现实的无风险真实利率水平和借贷规模。无风险真实利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很难测定。多数专家认为它在1 %-5%之间。如果通货膨胀为零,短期国债可以近似看成是无风险真实利率。这个利率反映放弃当前消费的回报,回报金额的多少与递延消费的时间长短相联系, 因此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2)通货膨胀溢价
                              通货膨胀溢价,是指证券存续期间预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不一定相等。例如,国家统计局发布最近的通货膨胀率为2%,目前发行的一年期国债利率为5%,则当前的无风险真实利 率为5%-2%=3%,称为“当前真实利率”。在财务领域里,除非特别指明“通货膨胀率”,均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财务领域的“真实利率”是根据预期 通货膨胀率计算的。例如,预期未来一年通货膨胀率为4%,则上述债券的“真实利率”为5%-4%=1%。
                              无风险真实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称为“无风险名义利率”,并简称“无风险利率”。
                              无风险(名义)利率=无风险真实利率+通货膨胀溢价
                                 通常,人们在说“无风险利率”时,如果前面没有“真实”作定语,则是指“无风险名义利率”。这种习惯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可以观察到的现实中的利率,都 是含有通货膨胀溢价的。本书中经常使用的“无风险利率”,通常就是指无风险名义利率,即包含了通货膨胀溢价。而对于排除了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利率,应称“无 风险真实利率”,简称“真实利率”或“纯粹利率”。
                              (3)违约风险溢价
                              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者在到期时不能按约定足额支付本金或利息的风险。国债没有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溢价为零;对于公司债来说,公司评级越高,违约风险 溢价越低。
                              如果一个公司债,其持续期限、流动性及其他计息规则与某一国债相同,两者利率差就是该公司债的违约风险溢价。
                              (4)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风险,是指债券不能在短期内以合理价格变现的风险。国债的流动性好,流动性溢价很低;小公司发行的债券流动性较差,流动性溢价相对较高。
                              流动性溢价很难准确计量。观察违约风险、期限风险均相同的债券,它们之间会有2%到4%的利率差,可以大体反映流动性风险溢价的一般水平。
                              (5)期限风险溢价
                              


                              32楼2010-07-17 0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