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版:
火箭内部的气体温度太高,随着内部的制氧机电池之类的东西继续发热,随时可能会烫伤小人,一般是怎么降低内部环境温度到宜居情况的?
详细版:
楼主这个档玩到了1800周期,终于完成了铌星的开发。
因为没有足够的氢气来源(没有进行高压制氧的工作),全程依靠辐射火箭解决问题。
队伍里的首席探路标兵单枪匹马花了一百个周期完成了中转基地的建设,随后又花了两百个周期完成了从铌星着陆到清理岩浆到铌火山开发的全部过程。
紧接着,终于带着这一批收集到的十二吨铌踏上了返程之旅——使用的是一个类似于金属火山开发的模块,用自动挖掘机挖掉结块铌,最终的结果是大概每轮喷发的二十吨铌只能收集到八吨——一百五十周期大概能收集到五十吨上下的量——虽然有些亏,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后在返程的时候决定顺便带点本地特产黑曜石回去。
————本地特产黑曜石平均温度一千度。
当场把火箭内气体温度提升到了七八十度,直接把小人烤的半死。
得亏我及时抢救,先把黑曜石拿到火箭外面倒了,紧接着设法让小人穿着太空服在里面疯狂拆修泥土变温板……这个叫什么来着,骗温?——总之,把温度降回到不会烫人的程度。
接着再一点一点把黑曜石修成45度带回来。
————然而现在火箭内温度还是保持在六十多度的水平,而我找了一圈发现室内的所有东西都是导向升温的!
我不能一直在这里来回骗温啊?
再读取中间的存档,发现拿着黑曜石进来之前,室内温度就已经接近六十度了。
请问大家对这种长期使用的火箭的降温工作有什么好办法吗?我看这内部空间应该是没有办法摆一套蒸汽机了……
火箭内部的气体温度太高,随着内部的制氧机电池之类的东西继续发热,随时可能会烫伤小人,一般是怎么降低内部环境温度到宜居情况的?
详细版:
楼主这个档玩到了1800周期,终于完成了铌星的开发。
因为没有足够的氢气来源(没有进行高压制氧的工作),全程依靠辐射火箭解决问题。
队伍里的首席探路标兵单枪匹马花了一百个周期完成了中转基地的建设,随后又花了两百个周期完成了从铌星着陆到清理岩浆到铌火山开发的全部过程。
紧接着,终于带着这一批收集到的十二吨铌踏上了返程之旅——使用的是一个类似于金属火山开发的模块,用自动挖掘机挖掉结块铌,最终的结果是大概每轮喷发的二十吨铌只能收集到八吨——一百五十周期大概能收集到五十吨上下的量——虽然有些亏,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后在返程的时候决定顺便带点本地特产黑曜石回去。
————本地特产黑曜石平均温度一千度。
当场把火箭内气体温度提升到了七八十度,直接把小人烤的半死。
得亏我及时抢救,先把黑曜石拿到火箭外面倒了,紧接着设法让小人穿着太空服在里面疯狂拆修泥土变温板……这个叫什么来着,骗温?——总之,把温度降回到不会烫人的程度。
接着再一点一点把黑曜石修成45度带回来。
————然而现在火箭内温度还是保持在六十多度的水平,而我找了一圈发现室内的所有东西都是导向升温的!
我不能一直在这里来回骗温啊?
再读取中间的存档,发现拿着黑曜石进来之前,室内温度就已经接近六十度了。
请问大家对这种长期使用的火箭的降温工作有什么好办法吗?我看这内部空间应该是没有办法摆一套蒸汽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