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吧 关注:7,984贴子:105,167
  • 1回复贴,共1

人际冲突与友谊矛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友谊矛盾】的属性。【友谊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即【友谊斗争性】和【友谊同一性】。
通常,我们把【友谊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为【友谊斗争性】,把【友谊矛盾】的同一属性称为同—性。要深刻理解辩证【友谊矛盾】范畴,就要弄清【友谊矛盾】的【友谊同一性】和【友谊斗争性】的含义,并进而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友谊矛盾】的【友谊同一性】是【友谊矛盾】着的【友谊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的属性,体现着【友谊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友谊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结合的趋势。
同一是一种联系,但不是任何联系都是【友谊矛盾】的同一,只有处在统一体之中的【友谊对立面】之间的联系,才具有辩证统一的性质,如果相互区别的东西不存在于统一体内,就谈不上【友谊矛盾】的【友谊同一性】。对于【友谊矛盾】的【友谊同一性】,列宁和毛泽东曾经用过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如统一性、一致性、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吸引、相辅相成等。
这些表述都是从不同侧面来揭示【友谊矛盾】【友谊同一性】的内容的。
【友谊矛盾】【友谊同一性】的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它的基本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友谊矛盾】着的【友谊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友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对方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友谊矛盾】着的每一方面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友谊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前提,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在对立的双方中,每一方都是自己的对方的对方,如果失去对方,它也就不能作为自己对方的对方而存在。
“上不是下,上的规定就在于它不是下,有上就是因为有下,反过来也是一样;在每一个规定中包含着它的【友谊对立面】。父亲是儿子的另一方,儿子又是父亲的另一方,而每一方都是作为另一方的另一方而存在;同时,每一个规定只在它同另一个的关系中存在着。”[插图]
第二,【友谊矛盾】着的【友谊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友谊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表现为两种情形:
一是【友谊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友谊矛盾】双方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和因素,有着互相吸引的趋势,因而它们必然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
二是【友谊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的趋势。转化是【友谊矛盾】的解决或新旧【友谊矛盾】的交替,是【友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友谊事物】之所以能够向着自己的【友谊对立面】转化,而不是向别的方面转化,其原因就在于【友谊对立面】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由此达彼的贯通性,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
所谓“自己的【友谊对立面】”,就是本来和自己互相依存着的【友谊对立面】,即和自己内在联系着的【友谊对立面】。这种包含着向自己的【友谊对立面】转化之趋势的贯通性,最明显、最深刻的表现了对立双方的内在【友谊同一性】。
【友谊矛盾】的【友谊斗争性】是指【友谊矛盾】着的【友谊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友谊对立面】之间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比如,在机械运动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依存且大小相等,这是【友谊矛盾】双方的【友谊同一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这就是【友谊矛盾】双方的对立性,这种对立必然引起【友谊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或斗争。
和【友谊矛盾】的【友谊同一性】一样,作为哲学范畴的【友谊矛盾】的【友谊斗争性】,其内容和形式也是极其广泛的,它不仅包括政治领域的斗争,而且也包括思想领域和自然现象中的一切斗争。如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对立,生产上的劳动竞赛,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机械运动中的吸引和排斥,化学运动中的化合和分解,生物运动中的遗传和变异等,都体现了【友谊矛盾】的【友谊斗争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04 13:23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6-04 14: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