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总量控制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污染物的总排放量进行控制,而不是对每个排放源的单独排放进行控制。其实施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总量控制目标。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污染物排放企业共同制定针对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即一定时期内的污染物总排放量。制定排放许可和减排方案。收到排污许可机构颁发的排放许可证后,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减排方案,并按照计划进行相应的减排措施。加强监测和监管。监管部门应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人员,对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排放超标的情况。落实责任和奖惩制度。对排放超标的企业进行相应罚款和其他行政处罚措施,对达到或超过减排目标的企业给予奖励和支持。总量控制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它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环保效益。相比单一企业单独控制排放,污染总量控制采取宏观的、全局性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统筹和合理利用,减轻环境负担,提高环保效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总量控制通过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鼓励企业进行资源节约和技术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政府和企业合作。在制定总量控制目标和计划方面,政府和企业需要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协作,提高减排效率。总之,污染总量控制是一种综合性的环境治理手段,对于解决环境污染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