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反相吧 关注:11,848贴子:1,808,61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67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反相吧
>0< 加载中...

关于力的传播速度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只为真相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网上有一题目:竖直地拎着一根棍子的上端,突然松手,是棍子的上端先开始下落还是棍子的下端先开始下落?
我的答案是:同时下落。我把这个题目等效为:一根弹簧挂着重物G,手拎弹簧上端,突然松手,是弹簧的上端先下落还是重物G先下落?
理由:如果是上端先下落,从松手到重物G下落就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重物G悬停在空间,受引力作用的重物G如果没有上面拉着或下面托着是必然要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不可能悬停失重。
所以,力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或者说力的传播速度是无穷大。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认为:力就是相互作用,所有的相互作用都是不需要时间的,不管是电磁力、强力、引力、还是量子纠缠力。如果所有的相互作用都是不需要时间的,那么爱因斯坦关于光速极限的观点就是错的!


  • LHS讲物理
  • 大名鼎鼎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帖。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早就表达过,只是没有多少8U参与以前讨论。现在,我重新表达一次,希望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1、先从牛2入手:F=m*a。微分形式:dF=m*da
在这个公式中并没有时间参数t,说明F与a是同步的,不存要等F传递过来才有a。
2、从物质场的概念来讲,比如电场:F=q*E。微分形式:dF=q*dE。
在这个公式中并没有时间参数t,说明E与F是同步的,不存要等E传递过来才有F。事实上,只要电场原Q的存在,电场E就已经布满整个空间,即:E=k*Q/r^2。微分形式:dE=k*Q*d(1/r^2)。
E是半径r的函数,同样与时间t无关。
综合1、2,场E、力F、加速度a,三者是同步、瞬时的,只是作用结果要达到某个效果具有时间性。
时间性的表达可能不大好理解,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电场原Q正在运动,s=v*t。
则:r=r0+s。d(r^-2)=(-2)r^(-3)*dr=(-2)(r0+vt)^(-3)*d(r0+vt)=(-2v)dt/(r0+vt)^3
dE=k*Q*d(1/r^2)=(-2vkQ)dt/(r0+vt)^3。
dF=qdE=-(2vkqQ)dt/(r0+vt)^3。
da=dF/m=-(2vkQ)dt/(m(r0+vt)^3)。
你看,这些东西全部变成了时间函数。比如电场E要达到某个效果E0。
E0=∫dE=∫(-2vkQ)dt/(r0+vt)^3。t0→t,这个时候可以用定积分把时间t计算出来。
……
至于电场E的速度,其实根本没有这种说法,因为一个物体不存在突然出现或者突然消失。
如果非要从数学上给一个所谓的速度公式,则vE=ΔE/Δt。用极限的思想:vE=lim(ΔE/Δt)。当Δt→0,vE=dE/dt=-(2vkqQ)/(r0+vt)^3,这同样是一个与时间t有关的函数,而不是什么定值,更不是c。


2025-07-31 17:04: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物质有弹性
当杆件的顶端撤除力。该端不再受向上拉力。
于是,原来在重力作用下的杆件的伸长,并未立刻消失。
也就是说,依然还存在内部应力,这个应力原来是抵抗外力和重力作用的。
就是说,杆件是出于拉伸状态的,当撤除上端拉力,内部的拉伸状态并未立刻恢复原状,就是并未立刻恢复到未被拉伸之前的状态,但是,当突然撤除上端拉力之后,杆件内部就会形成一个收缩力。已经成为一种促使杆件收缩的力。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吧,先抛开重力作用,而只说这个向内的收缩力。
比如一个静止的杆件两端受到拉伸,两端松开,杆件会怎么收缩呢,会共同向中心靠拢。
这样在于避免其它因素干扰,可知,两端向中间运动。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而对于一个悬着的树直杆
如果没有上端拉力,其当然会自由下落。
问题在于,其受到上端拉力的状态下,其的受力状况与应变状况是怎样的。
最下端,分成几节来考虑问题。最小1小节,自身有重力,在其上部有拉伸应力。
这么顺延上去,最上一节,受到了近乎全部的重力,由此拉伸最大。
最下端,由于只受到底节的重力,由此,拉伸应力最小。
于是,明白了,原来各部的应变是不一样的,上部应变大,下部应变小。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突然撤除上端拉力,不等于应变马上就可全部恢复。
当然,重力依然作用各个部分之上的。
但是,各部应变所形成的应力并未全部突然消失。
重力的作用,会迫使各部向下运动,但是,内部应力,上面大,下面小。
按照何处应变大,何处收缩力大的观点。
上部应力试图把下部物质向上收,下部物质试图把上部物质向下坠。
如果都俺同一个加速度向下落,是消除不掉这个收缩力的。
内部收缩力也是要起作用的。
比如说,这些收缩力共同作用使得杆件长度缩短了一小节。
而怎么分配给各个部分呢。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简单一些
如同楼主所说,下端以重力加速度下移动,则必然导致上端还要附加一个向下的收缩。
反之,如果上端按照重力加速度下落,则下端必然有个向上的收缩,由此,才能与杆件长度收缩相对应。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每个部分都受到自身的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其微小的高差引起的重力加速度的微小差异。
但是,由于杆件要收缩,使得它们并不能都按照同一个重力加速度坠落,必须应付杆件收缩。
于是,最上端没有拉力了,不能抵抗重力加速度。最下端原本没有其它外力支撑,也没有除了重力之外的向下的力。
但是,最下端受着上部的拉伸力,其是向上的,所以最下端并不能立刻以重力加速度下移动,而是小于重力加速度。
最上端,已经没有了力上端拉力,不可避免的以重力加速度下移动,但是还有个向下的拉伸力,于是其必然以超过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向下移动。
于是可以定性的认为,上部快于重力加速度坠落,下部慢于重力加速度坠落。这个是必然的。


2025-07-31 16:58: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后,感应的相应时间问题,这是楼主最关心的。
由此,把这个杆件设想为很长很长的一个竖直的杆件,并假只有同一个均匀的重力加速度。
免得分析起来更麻烦。
很显然,当突然撤除上端拉力,下端不会立刻感受到的。
由此,就存在一个响应时间问题。
就是说,上部已经开始坠落,而下部还丝毫没感受到呢。
这样就相当明确了,各部根本不可能同时坠落。
所以,楼主的观点是错误的。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实验表明,拉伸的塑圈弹簧
当上部突然松开,其并不是同时坠落的。也就是说,实验驳倒了楼主的观点。


  • 物空必能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搜索:神奇的坠落现象:彩虹弹簧圈自由落体中,为什么底部会静止不动
科学为什么可以减少愚蠢。


  • 只为真相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LHS讲物理 是啊!电的,磁的,我觉得都是不要时间的,可是大学生们确都说是光速。


  • 只为真相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列如,在串联电路中,自由电子是同步移动的。只有在自由电子移动时,电池才消耗能量,也只有在自由电子移动时,负载才吸收能量,二者是同时进的。如果不同时,能量就会“在途中”,如果此时剪断导线,“在途中”的能量就会成为幽灵能量。


  • 只为真相
  • 闻名一方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整个电路是个整体,也就是说,当电闸合上时,所有的灯是同时点亮的。


2025-07-31 16:52: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林少的力学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是,力传播速度就是光速,所以速度越快力越小,故实验室的粒子都不能到达光速。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67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反相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