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金。
首先选址,资质问题是第一个,然后就是资金分配,股权。谁来支配这些资金?按照私立来说,少数人出资多数人交学费,那么学校的资金就是少数人说了算,这点肯定会出问题的。如果真正做到公共,那么资金如何分配?多少钱给教学楼,多少钱买地,买多少地,其次,政府方面会让你办么?这放在哪里都是给省里抹黑,上眼药。不说送你地,优惠用地,不给你加钱就不错了。
第二,师资
你去哪里请老师呢?清北不说了,就说我个普普通通的江苏某大学,坐标南京。一个导师一学期光我知道的,教授起码500~3000万,这是理,工科。要实干的,除非那些退休老教授,不争不抢了,几个学期下来都花不了几十万。一个理工科老师我给你按照一学期300万算,按照你的学生规模,起码得有300多位吧,那么这就是九个亿,一学期九个亿哈,第二点,人家凭什么抛弃头部教学资源和头衔,来这里教学呢?我没有贬低各位,但是事实是人家在那里可以教导更多优质种子,为什么要来筛网下边找种子呢?要知道筛网的意义就是筛选。你们能给老师什么?感动吗?你们不是没有学上啊,技校大专中专多的是。中考五五分流就是为了这个而存在的
第三,教学设备
假定说人家有合同,协议在身,必须在清北什么的,但是你们的演讲感动了他们,老师们决定当客座教授,那么设备呢?
朋友是化学系,他们的实验室搞科研的多的是,组里打报告申请调用都要一周,一台设备3000W左右,这还有价无市,这是管制物品,你想买除非对标清北哈工大这些,去找政府解决,或者去公司买,这也需要审批。再者,你说你不搞科研,要个能学习的,那就买退役的,算你打五折,一台1500万,按照我们学校标准,一个实验室下来大概需要0.8亿,这还不算上损耗用品,管制用品,好比说某些元素,试剂,大批量你肯定还是要去报备啊,再去买。一个学校,按照你这规模,实验设备就得50个亿起步。
第四个,生源。
你能给学生什么?家长愿意吗?学费怎么说?证书有用吗?国家认可,企业认可吗?有什么含金量?如果没有那不如去读水硕。
想想可以,这个精神值得鼓励,但是别当真了,那些当真的,还各种叫嚣的,是什么成分,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