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那一剑的风情》还是可以一看的。
第一个理由,丁情创作此书的时候,先生仍在,《那一剑的风情》全书完成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一日,离古龙去世还有五个多月,所以,不同于《怒剑狂花》以及《边城刀声》,至少这一本书,说是在先生亲自监督之下完成,并不为过。
第二,丁情创作的态度相当认真,古龙写散文,写他和丁情日常交集,总喜欢说自己把丁情的屁股按在椅子上,然后给他一支笔,让他不断地写,丁情的确这样做了,也不断地写了又改,改了又扔,总而言之,修改得多了,味道也就慢慢出来了。
第三,创作《那一剑的风情》的时候,丁情还没有大量粘贴先生作品的惯性,至少在本书第八章之前,差不多可以认为,相关文字和情节都是丁情自己创作出来的,当然,丁情也有自己的压力,一来他身兼数职,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文字创作,二来,按当时台北的出版习惯,并不是作者全书完成之后才交给出版社的,而是你写了十万八万字的时候,出版社预读了已经完成的部分,之后就会决定是否出版,所以,丁情交付前头文稿,并且也得到出版社认可之后,接下来就容不得他再慢慢修改,而是要赶工时,也正是有了这个困境,才有了古龙对丁情的提醒——写你最熟悉的东西——丁情年少看书不多,但他把古龙中后期出版的书都看过了,所以他最熟悉的,肯定也就是古龙自己的书,也正是有了先生的默许,所以丁情想好了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却苦于没有足够文笔把前后部分连结起来的时候,那就从古龙旧有故事当中抽取有用部分,直接填入到缺失的地方,如此一来,丁情的故事就又能够写下去了。
珠玉在前,丁情的压力其实不少。
第四,这个故事可以视为《离别钩》的续集,而不是同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