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JPDJS 说的“大家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时候还真说不清,到底能不能和宣称的解放前的前身无缝对接,极端点说,其实大多已经是解放后新建立的学校了。”
这点我非常认同。
我交从交大平校继承的东西相当之少,档案没档案,校园没校园,就继承了个名字。本质上和新竹交大差不多,就是几个校友复建的。连郑振铎这种杰出校友都是1978年后重新考证出来的
民国大学在新中国的继往开来,校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档案。彻底放弃原校址的学校,都发展得不咋样,唐交搬走后,虽然有档案、茅老也不认西南交大了,西交好在西迁成了一件很有名的大事件,老学长还认,但也达不到国立交通大学的水平。北大可能是唯一的例外,那也是因为北大和五四已经绑定了,红楼->五四->北大成为人尽皆知的关系
话说回来,两弹一星里国立交大那几个校友,虽然在沪校和唐院,但他们在校期间国立交通大学还未分拆,理论上他们也是我交的校友,不知为啥我交从不宣传,搞得泾渭分明
这点我非常认同。
我交从交大平校继承的东西相当之少,档案没档案,校园没校园,就继承了个名字。本质上和新竹交大差不多,就是几个校友复建的。连郑振铎这种杰出校友都是1978年后重新考证出来的
民国大学在新中国的继往开来,校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档案。彻底放弃原校址的学校,都发展得不咋样,唐交搬走后,虽然有档案、茅老也不认西南交大了,西交好在西迁成了一件很有名的大事件,老学长还认,但也达不到国立交通大学的水平。北大可能是唯一的例外,那也是因为北大和五四已经绑定了,红楼->五四->北大成为人尽皆知的关系
话说回来,两弹一星里国立交大那几个校友,虽然在沪校和唐院,但他们在校期间国立交通大学还未分拆,理论上他们也是我交的校友,不知为啥我交从不宣传,搞得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