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弟子兼一吧 关注:21,198贴子:488,621

回复:求真相,兼一什么时候学会流水制空圈第二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复:16楼
虽然流水至今没有说用气,但是也许原理是一样的吧,都是通过某种方式来控制别人的流向、行动。


IP属地:美国17楼2010-08-10 20:06
回复
    回复:18楼
    叶翔说那是对人心的读取...(太扯了吧)
    伊萨说那是对身体呼吸节奏的读取....(观之眼的进化??)


    19楼2010-08-10 21:39
    回复
      2025-09-11 22:01: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不是和我练得太极差不多么~~


      20楼2010-08-11 07:24
      回复
        叶翔


        IP属地:湖南21楼2010-08-11 09:01
        回复
          • 203.198.247.*
          會不會像 詠春拳的「黐手」
          下文源自一網誌《李小龍 談詠春「黐手」》
          詠春是華南的拳術,黐手則是詠春獨有的練習法。
          詠春現任掌門人是 葉問 先生,我就是由 葉問 先生處學得詠春拳的。
          是的,練習黐手有很多目的:
          有些人以練習黐手來鍛鍊專門技能,
          有些則用來熟悉本能的、正確的詠春手法;
          有些視黐手為練力法,有些則用來鍛鍊觸覺的敏銳。
          以下是我個人對詠春黐手的看法。
          多年來,我教授黐手,
          都是法它當作心理和生理的練習方法,
          強調「力量不斷的流動」。
          「不斷流動」一詞是我自撰的,
          其他詠春 師傅 教授黐手都沒有這個說法。
          我在這裡必須強調:我教別人「不斷流動」,
          是把它當作使手法達到更佳效率和更加運用的輔助工具,
          但絕非其他師傅希望學生信以為真的什麼「內功」之類的神秘力量。
          為了說明「流動力」,
          茲假定甲有一道白色流水由他的肩膀流出,
          而乙又有一道黑色流水流出,與甲的白流混和(參看圖a)。
          但因為有一個常數存在,
          所以甲乙的黑白兩留都不能侵入對方。
          可是,一切肉眼能見的物理運動,
          卻因「流動力」的存在而被這些心裡能力滲透,
          如果誰的肩膀上有這種流動力,若給別人按著,
          對方一定馬上感到有一種「飄浮的力量」傳到自己的肩膀。
          這不是一種抗拒的跳動的衝力,而且好像按著一條強力彈簧。
          對方的肩膀充滿一種方向感和均衡感
          (實際上,他的肩膀是十分活躍的):
          換言之,剛適合手上要作的工作。
          請看圖a,假定黑流停止流動一秒鐘,
          白流便會成功地侵入黑流。
          這種均勻的流動,好像水之瀉地,瞬間即滲透每個空隙。
          詠春的黐手有黐單手和雙手兩種,
          練習者以和諧與相反的動作滾動他們的手,
          藉以培養流動力>毩曊唔毐3植粩嗟牧鲃樱<br>
          在手部滾動和轉動的時候充滿每個空隙。
          在練習進行中的時候,力量越細密得像水一樣,
          罅隙便越狹窄,水難以滲透。
          想正確地學習黐手,需要有專門的導師。
          導師按部就班地引導學生,並把正確的流動力灌輸給學生,
          好像發電機把電能灌進電池裡那樣。
          初學者練習黐手,看來像是跳蹦蹦的摔角比賽,
          托上壓下,移左撥右。這樣拼勁的練習,
          不僅妨礙對「流動力」的了解,
          而且還會遭到犀利對手立刻反攻。
          正確地在你的手上流動力量,要像水之流過喉管。
          如果流水左衝右突,喉管便會跳動了。
          我二十年前在香港讀中學的時候,
          每日休息或放學之後總是互相練習黐手。
          不過,我們的肩膀沒有規則的流動力量,
          結果,我們的力量便時隱時現(尤其是在轉動的時候),
          以致讓對手侵入。
          每個練習者站在詠春的馬步上都想四平八穩地攻向對方。
          如果懂得流動力的話,
          守方面可以「浮開」或「溶解」對手的衝力
          (好像一葉扁舟在波濤洶湧中上下飄盪,絲毫無損),
          而且還可以借力打力。
          這樣看來,兩個練習者實在是整體的兩半。
          除了黐單手之外,其他黐手方式都是肘部向內的。
          這點在詠春十分重要,因為肘部向內是一種襯墊裝置;
          或者,如果手腕一旦探不出對方攻來時的壓力突增,
          肘部向內可以當作蕩開對手的輔助力量。
          肘部向內是詠春拳手的註冊商標。
          手肘是固定的中心(但不是僵死的),
          不能左搖右擺;而前臂和手掌在順適動作和改變位置的時候,
          求遠保持柔軟。所以,黐手的手應軟如流水,而不是柔順如棉;
          應保持衝勁和穩定,而不是蠻橫僵硬。
          有人說詠春拳是柔掌,但我不從不以為然。
          跟其他所謂柔拳比較,詠春拳在結構上經濟得多。
          而且,黐手應用多種不同的手法,使黐手效用更大。
          在進攻上,詠春黐手主要是應用向前直送的力量,
          在防守上,黐手既用到把對方攻勢蕩開的弧線(如膀手),
          亦應用了畢直的滲透性的線條(如攤手)。
          詠春拳手總是守著核心,使對手的動作保留在外圍。
          他還學會更經濟地觀察對手的一舉一動,
          於是,他不會犯上亂用拳腳,動作過多的弊病,
          反之,他會由中央筆直向外打出,或由外面走回中點,
          因為他的手肘保護著中線也。
          詠春黐手(尤其是附有流動力的黐手)能增進武術家的造詣,
          不過,千萬不可把它當作萬靈丹。
          黐手其實只是達到目的的許多種方法中之一種而已。
          有些練習者誤將黐手當作搏擊方法,實非如此。
          黐手是一種定型的練習法,是學習詠春的入門功夫而已。
          例如,它能矯正詠春的馬步,研究出經濟的線條和角度;
          最重要的是,黐手培養出力量不斷流動的感覺。
          


          22楼2010-08-11 10:02
          回复
            • 60.218.88.*
            回复:22楼


            23楼2010-08-11 15:06
            回复
              回复:22楼
              膜拜


              IP属地:广东24楼2010-08-11 1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