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所称的“小和山”,其实包含了四个自然村,小和山村只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三个村分别是屏峰、横街和石马。公交车站站名 屏峰、横街、石马、上埠、小和山都是有历史的。
2)小和山四个村的老百姓,有百分之七八十平常都是讲温州平阳洞头一带方言,原来,现在的小和山乡民,祖上都是从温州移民过来的,大概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而宋代开始温州各地已经出现杨府庙,所奉之“杨府爷”又称杨老爷、杨府上圣,是浙南一带最有影响的地方神——海神,信众遍布浙闽粤、港 澳台乃至东南亚地区。所以 小和山地区出现杨府溪也就说的明白了。
3)小和山的乡风民俗,除了保留了温州的方言之外,这里的乡民们还将浙南的一些生活习俗也沿袭了下来。比如西湖区的其他农村,家酿米酒一般都是乳白色的,而小和山这几个村的村民则习惯酿制深红色的红曲米酒,还有咸肉、酱鸭等的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
4)石马。据当地的老人回忆,半个世纪前,在小和山和石马一带还可见大量的石碑石人石马,因为这里有某个朝代一位宰相的“天官坟”。另一处历史遗迹,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有一口井,据当地老人说,当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此饮过马。 而这个校园古井的所在位置,正是当年的石马村。
5)改革开放之前,这里的乡民靠山吃山,主要以种植茶叶和黄泥笋为生,在地势平坦处也兼种一些水稻。改革开放后,村里也办了一些工厂,但没有太多的起色。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小和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相关的投资进入,1993年,一座占地面积达5000多亩的小和山森林公园建成开放,公园内不仅有高档宾馆、木屋别墅、人工湖、蒙古包、跑马场,还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笑迎天下客”的弥勒佛,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休闲、娱乐、度假中心。据1992年进入小和山村委会工作,曾担任过三年村委主任的张加荣回忆:“那时候来这里烧香的人特别多,一车一车的,都是外面来的。特别是到了年三十夜里,十二点多了,还都是烧头香的人,香火很旺盛的。”但没过多久,森林公园里的那座大佛就被拆除了,原因据说是没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6)小和山高教园区。1998年下半年小和山地区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浙江科技大学前身---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获准自筹资金组建民办二级学院开始起步,紧跟着浙江求是职业技术学院租用浙江蚕种场办学。2001年,小和山高教园区正式启动建设,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之江专修学院等一批新的高等院校也开始陆续迁入,一座风光秀丽、林泉辉映的高教园区这才雏形渐成。2003年9月,杭州外国语学校从教工路整体搬迁至小和山高教园区。2001年,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学院;2003年3月,浙江求是职业技术学院并入浙江科技学院,建立二级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技术学院;2003年,杭州外国语学校搬迁至小和山校区。2006年8月,省政府又决定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技术学院终止办学,由浙江教育学院全面接管;2010年,浙江教育学院改制并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搬迁至小和山校区。
7)小和山有金莲寺、宝寿寺。
8)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浙江省林科院的林场。
9)杨府爷在温州各地有不同版本传说,民国版《平阳县志》载:“神姓杨,名精义,唐时人。子十人,登仕籍,七子偕隐,修炼于瑞安之陶山(现碧山渡头村)。拔宅飞升,事闻,三子皆挂冠归,寻仙亦去。”杨府爷夫人葛氏,生育十子:国正、国天、国心、国顺、国猛、国勇、国刚、国强、国龙、国凤,有“父子一家皆得道,兄弟十洞都成神”的说法。
2)小和山四个村的老百姓,有百分之七八十平常都是讲温州平阳洞头一带方言,原来,现在的小和山乡民,祖上都是从温州移民过来的,大概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而宋代开始温州各地已经出现杨府庙,所奉之“杨府爷”又称杨老爷、杨府上圣,是浙南一带最有影响的地方神——海神,信众遍布浙闽粤、港 澳台乃至东南亚地区。所以 小和山地区出现杨府溪也就说的明白了。
3)小和山的乡风民俗,除了保留了温州的方言之外,这里的乡民们还将浙南的一些生活习俗也沿袭了下来。比如西湖区的其他农村,家酿米酒一般都是乳白色的,而小和山这几个村的村民则习惯酿制深红色的红曲米酒,还有咸肉、酱鸭等的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
4)石马。据当地的老人回忆,半个世纪前,在小和山和石马一带还可见大量的石碑石人石马,因为这里有某个朝代一位宰相的“天官坟”。另一处历史遗迹,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有一口井,据当地老人说,当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此饮过马。 而这个校园古井的所在位置,正是当年的石马村。
5)改革开放之前,这里的乡民靠山吃山,主要以种植茶叶和黄泥笋为生,在地势平坦处也兼种一些水稻。改革开放后,村里也办了一些工厂,但没有太多的起色。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小和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相关的投资进入,1993年,一座占地面积达5000多亩的小和山森林公园建成开放,公园内不仅有高档宾馆、木屋别墅、人工湖、蒙古包、跑马场,还有一座规模很大的“笑迎天下客”的弥勒佛,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休闲、娱乐、度假中心。据1992年进入小和山村委会工作,曾担任过三年村委主任的张加荣回忆:“那时候来这里烧香的人特别多,一车一车的,都是外面来的。特别是到了年三十夜里,十二点多了,还都是烧头香的人,香火很旺盛的。”但没过多久,森林公园里的那座大佛就被拆除了,原因据说是没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6)小和山高教园区。1998年下半年小和山地区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浙江科技大学前身---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获准自筹资金组建民办二级学院开始起步,紧跟着浙江求是职业技术学院租用浙江蚕种场办学。2001年,小和山高教园区正式启动建设,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之江专修学院等一批新的高等院校也开始陆续迁入,一座风光秀丽、林泉辉映的高教园区这才雏形渐成。2003年9月,杭州外国语学校从教工路整体搬迁至小和山高教园区。2001年,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学院;2003年3月,浙江求是职业技术学院并入浙江科技学院,建立二级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技术学院;2003年,杭州外国语学校搬迁至小和山校区。2006年8月,省政府又决定浙江科技学院求是应用技术学院终止办学,由浙江教育学院全面接管;2010年,浙江教育学院改制并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搬迁至小和山校区。
7)小和山有金莲寺、宝寿寺。
8)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浙江省林科院的林场。
9)杨府爷在温州各地有不同版本传说,民国版《平阳县志》载:“神姓杨,名精义,唐时人。子十人,登仕籍,七子偕隐,修炼于瑞安之陶山(现碧山渡头村)。拔宅飞升,事闻,三子皆挂冠归,寻仙亦去。”杨府爷夫人葛氏,生育十子:国正、国天、国心、国顺、国猛、国勇、国刚、国强、国龙、国凤,有“父子一家皆得道,兄弟十洞都成神”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