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粉笑话吧 关注:15,523贴子:828,093
  • 7回复贴,共1

我就奇怪这些人装模作样的很有意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钟神是彻底不装了想封就封啊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13 16:55回复
    我以为这货只会背地里封人呢,原来还敢露头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13 21:31
    回复
      2025-07-30 22:25: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是驴神?


      IP属地:吉林3楼2023-10-14 15:14
      回复
        铜钱货币的价值来源于铜本身,需要个鸡毛担保,铜钱减重再以政府权威规定其价值不就是以劣币掠夺民财?这特么还能洗,还装什么清醒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0-15 00:42
        回复
          薯粉的惯用套路,白纸黑字写史书的有漏洞,自己推测的是真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0-15 00:47
          回复
            高祖既受周禅,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大业已后,王纲弛紊,巨奸大猾,遂多私铸,钱转薄恶。初每千犹重二斤,后渐轻至一斤。《隋书-食货志》
            六年,文襄王以钱文五铢,名须称实,宜称钱一文重五铢者,听入市用。计百钱重一斤四两二十铢,自余皆准此为数。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于市门,私民所用之称,皆准市称以定轻重。凡有私铸,悉不禁断,但重五铢,然后听用。若入市之钱,重不五铢,或虽重五铢而多杂铅镴,并不听用。《(北)魏书-食货志》
            五铢不称重?确实三国志和晋书在这方面记载不多,但是我们稍微往后看一看?可能南北朝的事情对一些人是超纲了。实际上你翻后面几朝食货志,铸五铢钱的都会专门提一句“重如其文”,也就是每枚钱重量就是五铢。我这里列的隋书和魏书,一个甚至专门记了每千枚的重量,以方便交易。另一个北魏时,局面不够稳定,于是杂用旧钱古钱,但是在市场里专门置称,要够重才给你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0-16 18:50
            回复
              古代货币的价值是在于其金属的价值,你要穿越在古代推行纸币,你得多牛啊才能让百姓买账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宋时期的交子是当时的制度已经逐步完善了,再加上宋朝廷有钱,百姓信任度高。你搁三国整这一套?一个地盘只有一个州的割据势力,举例“明明一块钱的东西,你让百姓当8块钱去交易”疯了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3-11-06 12:12
              回复
                直百💵是你们能质疑的?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3-11-06 1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