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1978-1983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升级是对APG63升级了可编程信号处理器(PSP),大幅提升了APG63的功能性,升级后的F15被称作F15C/D,同时把过去生产的早期F15改名为F15A/B,但除此之外F15C并没有改进太多东西,只是添加了FAST PACK保形油箱(CFT)并扩大了内部油箱,内油提升至13455磅。
1977年日本决定采购F15取代鬼怪,1981年交付第一架02-8801号,一直到1984年的82-8898号,这期间的98架单座15J和12架双座15DJ都是按照1978的15C/D标准生产的,因此“F15J是F15C的改版”这种说法正确,但不完全正确。最初的F15J只是和最初的F15C一样,而此时的F15C其实与早期的15A区别不算太大。
日本的F15自C4批次62-8869号开始引入了AN/ALE-45(J)布撒器,并对之前的批次也进行了改装,后续又升级挂架兼容了国产AAM3。这一时期的F-15J被称作Pre-MSIP,至今仍有少量在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