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嘤嘤。我每次在沙盒研究到自研设备能运行的程度就开始鉴赏最优解然后抄别人的模块了

有些模块搞细节压缩体积的技术含量就过于逆天,还会使得布线非常不易理解。如果一种教学设备要向新人展示这些设备的使用思路,引导我们自己组装。这就肯定要放弃一定空间利用率。目前我还没见过有这种出发点的“模块”发布。而且现在很多常见但自己难想到的技术细节都分散在各种模块设计图里面而不是单独拿出来展示。比如我一开始自己的冷却液循环切换是用多个液体截断阀做的

,抄过一次之后才用上常见的白口分流。我是想要是当时不抄机器也能得到这个信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