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义吧 关注:3贴子:58
  • 10回复贴,共1

王尚义(文学家,思想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位只在人间游荡26个年头的多才青年,书写他的生命,以他的才情与文字。
有学者已经指出,王尚义是被文学史低估了的文学家。(《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6期)
华中出版发表的“不屈的勇士,纸上的玫瑰”感人至深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17 22:51回复
    王尚义是河南汜水人(现为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西马固村),出生于1936年9月25日,殁于1963年8月26日,享年不满27岁。他生下来一岁不到就开始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他家一共有七个兄弟姐妹,在战乱中母亲带着他和其他几个弟弟妹妹辗转来到台湾,另外两个弟弟则留在河南老家跟着祖母。
      “1936年,1岁,全面抗战爆发,父亲参战,一家数口逃难,中间经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
      “1945年,9岁,抗战结束,生活稍安,但他是长子,要带弟妹。“1946年,10岁,他父亲作为国民党军官,在外服役,他们也因此无法在家乡逗留,只能东奔西跑,最后一路南下,来到香港。
      “1949年,13岁,在香港,他是长子,为母亲和弟妹觅食,保护孤儿寡母不受英国人和香港地痞的欺负。
      “1951年,15岁,刚到台湾,社会动荡,百废待兴,他的青春期可以说是在节衣缩食中慢慢地被消磨的。他父亲来台后当了一个清苦的小学校长,收入难以供给五个子女生活和念书。王尚义为了节省家庭开支,进了为流亡青年而设的员林实验中学,学费不贵。这个经历,她的母亲在《我的义儿》一文中写道:“……每天两顿糙米饭,吃不饱穿不暖,每次回家都是冻得手脚冰冷,嘴唇发紫;每顿糙米饭都要抢着吃,他常饿得胃痛……我给他的零用钱,他常常帮助更苦的同学……”。他的肝病很有可能是在这个时候种下的。
      “1954年,18岁,即便生活艰难,尚义仍然以优异成绩考入台大医学院,可与此同时,父亲失去公职,家中经济日渐困难,他必须要兼家教才能继续他和弟妹的学业,又被父母约束,必须学医,学制为7年,十分难熬,他对此专业毫无兴趣,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痛苦修业,身心俱惫。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17 22:54
    回复
      2025-09-09 07:1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59年,23岁,经济慢慢有起色,本给了尚义大好的发展机会,可他却偏偏身患重疾,庸医误诊,久治不愈。又因与感情至深的女友分手,长期生活在痛苦之中。“
        1963年,27岁生日的前一个月,久治不愈的肝病夺走了他的生命,他的离开给亲友带来巨大打击,也让华语文坛损失了一颗未来之星。
        以上就是王尚义短暂的一生,哪一个阶段是幸福的呢?似乎没有,从出生到离世,尽是动荡。人生拼图,每一块都是残缺的。纵观历史上的艰辛人物,司马迁受宫刑之苦,编撰《史记》也是静娴,少年游历也是欢愉。而尚义,27年的惨痛人生,竟也产出了近八十万字的作品,而且部分是超级畅销之作,影响了后世众多文化人和音乐人。他的《野百合花》和《野鸽子的黄昏》与罗大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是否有某种关联?我们不好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作品,他的思维,他的哲学辩证,对后世的文化,应该有一定的影响。
        尽管王尚义的文章中有很多灰色的东西,让人看完后心绪低落,情感不振。但是,他的遗文中也有很多歌颂蓬勃春天的文章,《迎向春天》就是一个例子。譬如在《春雨》中他写道:“我终于悟了,醒了!……我为何悲愁?为何叹息?我该低下头来,伏在春雨的脚前,求她赐我一些生机,一些勇气。不然,云帐拉开时,阳光微笑的节日,每一棵树都戴遍绿叶,每一株花都缀满红朵,每一根苗都挂满果实,向自然齐唱欢乐的颂歌,我怎有颜去仰望造育的苍天?”(《春雨》王尚义)这就是这个可怜的青年挣扎的自白。现实是贫困的经济环境,不谅解自己的父母,沉重的课业,无止境的稿债,但他多希望卸下他肩上沉重的担子。大自然的景物在王尚义的脑海中是和故乡以及童年的往事联结在一起而不可分的。现实是:他是失落的异乡人,肩上背着沉重的枷锁,对春天的憧憬是那么遥远,甚至只有在梦中才能企及。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17 23:06
      回复
        文章转自华东出版社
        https://2ly4hg.smartapps.cn/pages/article/article?articleId=75100993&authorId=229969&spm=smbd.content.share.0.1705504063319VUlzuXo&_trans_=010005_wxhy_shw&_swebfr=1&_swebFromHost=heytapbrowser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1-17 23:08
        回复
          《从异乡人到失落的一代》(海豚出版社)中收录了他最主要的作品,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
          愚在孔夫子旧书网将尚义的作品基本搜集了,他翻译的一本外国小说没有找到。愚将来会把他的作品发在贴吧上,以飨读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17 23:16
          回复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1-17 23:19
            回复
              《春雨》(散文) 王尚义
              春雨是母亲的泪,给人间带来安慰。
              我的窗口和我的心,都寂寞很久了,现在又有音乐听了。那绵绵的、伤情的旋律,牵动回忆的苦丝----像春雨般细。但我已没有诗人的情怀,我笑着,听着,让爱与恨、悲愁与痴狂,张开翅膀,在窗口飞来飞去······
              我窗外的一棵老树,怕是最可怜的生物了。它简直落尽叶子,仅剩枝子。昨天黄昏,它还如一扎枯柴,干巴巴地望着我,向我谄媚,向我哀诉,求我为它准备一口棺木,唱一首泣天动地的丧歌,我脆弱的心感动我,苦思着为它寻找一块安静的葬所。但今早,它的每一根垂死的残枝,都吐出生命的花-坚定而可恶的嫩芽,指着我的额,点着我的鼻,责我,骂我;我羞,我怕---我怕我万一代表所有的人类!
              后园角的一枝蔷薇花,我早忘记她,我早遗弃她了。记得我最后抚摸她的手指时,她还滴下几滴清明的泪。但我是个残酷而狠心的人,我竟祈祷着:北风呵!来吧,掳去她那丑恶的脸庞,卷走她憔悴的身躯吧!想不到北风是个慈祥的家伙,他大步从墙头跳了过去,留下她一根细茎,两片枯叶,她竟然挣扎着活下来了。前天,我和一群孩子在园里嬉游,一个穷孩子的五角票子,被风吹落在园角,他叫着跑来告诉我,说有几朵红色的花开了,我狠狠地瞪他一眼,怅惘地走去。那花的每一片-高傲而艳丽的花瓣,都指着我的额,点着我的鼻,责我,骂我;我羞,我怕---我怕我万一代表所有的人类!
              雨丝---针般的雨丝,刺得我发慌,我压抑着最后的一口闷气,逃到田野。我想大地竟载不动我的愁思了,它为何慢慢地蠕动呢,它流着汗、喘着气,将青苗挤了出来,青苗跳跃-如初生儿那般鲜嫩、娇美。老牛悠闲地走来了,农夫在树下握紧旱烟,吐出雨状的迷雾。我焦急而忧烦,幼苗没人管了。我牵回老牛,呼唤农夫,他们向我一齐笑了,仿佛在说:你曾否看过母亲喂养孩子,看那春雨!·······呵,我不曾受过自然的教养,我是个不懂得爱的人,我失望地徘徊着,春雨在我的发梢、耳畔,反复叮咛着爱和生命的意义!
              我终于悟了,醒了!我想我真是懦弱的人,我为何悲愁?为何叹息?我该低下头来,伏在春雨的脚前,求她赐我一些生机、一些勇气。不然,云帐拉开时,阳光微笑的节日,每一棵树都戴遍绿叶,每一株花都缀满红朵,每一根苗都挂满果实,向自然齐唱欢乐的颂歌,我怎有颜去仰望造育的苍天?
              春雨是母亲的泪,给人间带来安慰。
              二十三日夜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1-18 10:50
              回复
                《母亲》(散文) 王尚义
                一个深冬的夜里,我正从一个迷蒙的梦中醒来,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和怅惘。视线落在死寂而阴沉的夜色里,仿佛亲眼看见自己生命的影子,那只是一片无告的悲凄。我不禁黯然地思想,我已经二十岁了,生命最美丽的岁月正要逝去了,我虽年轻,却是渐渐老了。也许再做一个梦,已经是四十或六十的人了。恐惧和寒冷像一阵风从脑中吹过,我再也不能入睡。那时,我几乎没有觉得,是谁的手,轻轻地把我滑落的被子,从肩头拉到额上,又在我脚头压了一块什么东西,便悄悄离去了。渐渐的温暖和倦意又把我牵入梦里。
                当然,那是我的母亲,我母亲柔软的手,在我出生后二十几年的岁月里,不知多少个夜晚,像习惯似的,拉上我滑落的被子,操心着我的睡眠。
                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像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她心中只有爱和劳苦。
                母亲爱我们是绝对的,没有目的也没有酬报。好像她一生的事业,注定了是不止息地爱丈夫和孩子,这爱吞噬了她的健康,直到她生命的丝吐完了,到最后的一息为止。
                母亲的负担是沉重的,家里大小的温饱,没有一刻不压在她早晚憔悴的心上。然而她毫无怨艾,毫无气愤,除了偶尔滴几点泪以外,她总沉默地忍受着。
                这样,不仅这样,她对任何人都有关切的情怀。人家都说母亲是个好人,因为她随时揣摩着别人的心思,总想使别人快活、满足。受了别人的恩惠,她从没有忘记去报答,有机会,就忙着去帮助别人。她的一生,正是为了别人呵!
                从前,父亲做官时,她就没有想到过为自己做件衣服,买一点贵重的手饰,或是悠闲地享受一番。现在流浪在外,父亲的收入不够维持,她又亲自去教书,下课后还要洗衣煮饭,正是更加艰苦了。母亲劳碌一生,晚境却如此颓唐,想来真叫人伤怀。难怪她时常难过,悲叹自己的身世,说什么“前辈子造了孽呵”!其实,她的孽还不是孩子,我们吸尽了她的血汁。但若孩子努力有所作为,也是母亲的安慰,偏偏我们都不爱听话,不知惹母亲生过多少闲气,哪一次母亲的眼泪不是我们挤出来的呢?我该怎样忏悔呵!
                《圣经》上说:“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仍就是一粒;若是落在地里,就结出许多粒来。”我想母亲正是那麦子,她脸上的皱纹渐渐深了,鬓边的白发渐渐多了,她的子粒-孩子们都慢慢长大成人。想到终有一天,我们也要成家养子,忍受许多苦楚,我们当怎样报答母亲呢?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1-18 11:01
                回复
                  2025-09-09 07:0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继续发布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1-21 10:51
                  回复
                    读者可以评论,主要发布尚义的散文作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1-24 10:40
                    回复
                      他也写了很多现代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2-02 2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