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强调。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预计分别达到85%、30%、85%;并将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唐欣院长认为,未来,在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加持下,全国餐饮行业将进一步打破流通壁垒,餐饮产业的发展将会更有保障。
2.行业进一步规范,预制菜产业潜力巨大
在餐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预制菜是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有力抓手。对此,唐欣院长表示,随着预制菜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预制菜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被激发。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等进行界定。唐欣院长认为,这将有利于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未来,随着餐饮连锁化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餐饮品质要求的提高,餐饮企业对预制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会倒逼预制菜产业加快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品质。而随着冷链物流、智能仓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教育的逐步深入,预制菜则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规模的普及。
消费理念转变,餐饮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最后,唐欣院长还针对餐饮行业消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他指出,在消费红利持续释放的大背景下,年轻一代对餐饮的消费理念正发生深刻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