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我不知道你所指的神性太重是指什么,即使是指环王里这群“幸存至今的难民”,他们之所以显得不问世事纯粹是因为他们在中土的日子已经到头了,如果你真的对整个指环王历史(仅指环王部分,还没算精灵宝钻部分)读完的话你就会发现精灵曾尝试再度建设起自己的王国,但仍因“机械降恶”的(看似)绝对不可战胜的力量而再次衰败,现在满是人类王国和城镇的中土,那都是建立在精灵的王国废墟上的,这也是为啥去找精灵都得翻山越岭,因为他们确实是都躲起来了,然后等帮助未来的中土主人人类消灭完大敌以后就彻底离开中土了。
而且恕我猜测,也许你并不是觉得托老笔下的精灵“高不可攀”,而恐怕恰恰是觉得托老这种“传统的神话叙事笔法”有点略显童话故事般的幼稚了,而类似迷宫饭这类的“现代人类脑子里对人类社会郑智形态的黑暗化脑补”——恕我直言确实如此——或者换个大家更熟悉的词叫“黑深残”,似乎看起来更“高大上”,符合我们的审美。但是,恰恰是托老以创作一个神话世界的初衷,决定了他的叙事风格却是得非常“接地气”的,也就是人类的朴素幻想。用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的语句来描述就是,他用的是人类最简单粗暴的对“伟大”这一概念的想象,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很多大人物的动机其实极其简单。或因为虚荣,或因为面子,很多时候甚至因为一腔热血就兵戈相见。这放到托尔金神话的起源: 精灵宝钻里也是如此。精灵和人类的区别其实只在一个他们的灵魂永生不灭,如果肉体不毁,那么他们就将存在到世界的终结。除此之外,精灵的思维和人类并无不同。他们会因魔苟斯抢夺了自己族群引以为傲的宝物精灵宝钻而怒发冲冠,不顾诸神的劝阻擅自带领族人去挑战明显远远超出自己能力的大敌。甚至,他们会因为意见分歧而同族之间大打出手,也因为这份血债导致两个族群的分裂。会因为最朴素的兄弟情谊甚至有恩于人而为那人赴死,也会因爱慕女色用肮脏手段抢女人。精灵宝钻是精灵领袖们重回中土的目的,也成了执念,后期甚至不敢再挑战黑暗大敌魔苟斯,但他人通过一系列传奇经历偶然得到一个宝钻后,幸存的精灵领袖们竟然和站在同一阵营的同族和人类大开杀戒,仿佛是欺软怕硬,但真看完它们族群的历史以后你又会理解他们不敢从黑暗大敌那里夺却只敢同室操戈的原因。所以如果你是看了小说原文而不是经各种二手三手描述了解托尔金的神话体系的话,你会发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最能引起多数人共鸣的,这个共鸣包括了钦佩和鄙夷,因为不管是正义之举还是龌龊之举,其实都是来自于人们现实中的经历自然而然的化用。也因此托尔金神话里主要精力不会放在各种政体的细枝末节上,而是某几个人物甚至一整个族群的心理变迁。
说到族群的心理,那又得回到一开始讲的精灵消极避世是怎么来的了。刚才讲过返回中土的精灵,是出于对魔苟斯的仇恨及夺回族群的传世之宝精灵宝钻而回来的,但是在经历过跟黑暗大敌几次惨烈的战争以后,精灵不但失去了大片土地,大量的同胞也或被杀或被奴役,可以说在见识到这不可战胜的力量以后,精灵一族的精气神已经被彻底打没了。而为什么托老会把一个族群经历过战争的血洗后丧失斗志的情况描写得这么真切?是因为他真的参加过一战,上过前线,而且一起来的当年的牛津校友,也都在战场上没了……而一战这绞肉机式的战争,也确实给了多数参战国国民一个不堪回首的心理阴影。所以假如你问托老为什么不深入描写精灵的国家的各种情况,托老会说:“你猜我是不是你们觉得高大上的郑智实体策划的战争中的受害者?”但也正是他经历过地狱,他对黑暗中人性的光辉之描写也才更为深刻和强烈。指环王里佛罗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却卷入拯救世界的漩涡中,他毁灭魔戒的历程,恰恰是那个黑暗的年代一个个普通的个体在战争年代中挣扎的缩影,尤其是托老同时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按照托老所言指环王并没有任何受二战影响的影子,但普通人在黑暗年代如何对抗逆境,如何乐观的继续生活的态度应该是照进了小说里的,而这才是任何现代黑深残世界观都难以企及的根本,即歌颂人类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
当然,九井老师笔下的族群形态也确实精妙,而且精灵与其说是挺多人理解的霸权,不如说是一个普通人对“家长式管教”的理解,没错,里面的精灵其实就是把自己摆在家长的地位,因为他们确实比很多种族更懂世界的本质,亦或者说,知道异空间的存在和恶魔的企图,而他们自然会是为了保证恶魔不毁灭世界这一目标而消灭一切有可能破坏这个目标的拦路人。而对看起来不懂这些的其它种族,他们选择看起来最高效的办法就是用高压手段禁止这些“幼稚”的种族接近危险的恶魔,某种程度上跟你小时候家长觉得打你一顿更能让你不去摸插座是一样的,本质上确实是“为了世界太平/为了你好”,但是感情上不被很多人接受。其实硬要我说的话九井这个立意某种程度也算是“烂大街”了,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那会儿日本冻鳗还“讲点精神”的时候,哪怕哆啦A梦这种明显子供向都有这类立意,什么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而且恕我猜测,也许你并不是觉得托老笔下的精灵“高不可攀”,而恐怕恰恰是觉得托老这种“传统的神话叙事笔法”有点略显童话故事般的幼稚了,而类似迷宫饭这类的“现代人类脑子里对人类社会郑智形态的黑暗化脑补”——恕我直言确实如此——或者换个大家更熟悉的词叫“黑深残”,似乎看起来更“高大上”,符合我们的审美。但是,恰恰是托老以创作一个神话世界的初衷,决定了他的叙事风格却是得非常“接地气”的,也就是人类的朴素幻想。用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的语句来描述就是,他用的是人类最简单粗暴的对“伟大”这一概念的想象,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很多大人物的动机其实极其简单。或因为虚荣,或因为面子,很多时候甚至因为一腔热血就兵戈相见。这放到托尔金神话的起源: 精灵宝钻里也是如此。精灵和人类的区别其实只在一个他们的灵魂永生不灭,如果肉体不毁,那么他们就将存在到世界的终结。除此之外,精灵的思维和人类并无不同。他们会因魔苟斯抢夺了自己族群引以为傲的宝物精灵宝钻而怒发冲冠,不顾诸神的劝阻擅自带领族人去挑战明显远远超出自己能力的大敌。甚至,他们会因为意见分歧而同族之间大打出手,也因为这份血债导致两个族群的分裂。会因为最朴素的兄弟情谊甚至有恩于人而为那人赴死,也会因爱慕女色用肮脏手段抢女人。精灵宝钻是精灵领袖们重回中土的目的,也成了执念,后期甚至不敢再挑战黑暗大敌魔苟斯,但他人通过一系列传奇经历偶然得到一个宝钻后,幸存的精灵领袖们竟然和站在同一阵营的同族和人类大开杀戒,仿佛是欺软怕硬,但真看完它们族群的历史以后你又会理解他们不敢从黑暗大敌那里夺却只敢同室操戈的原因。所以如果你是看了小说原文而不是经各种二手三手描述了解托尔金的神话体系的话,你会发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最能引起多数人共鸣的,这个共鸣包括了钦佩和鄙夷,因为不管是正义之举还是龌龊之举,其实都是来自于人们现实中的经历自然而然的化用。也因此托尔金神话里主要精力不会放在各种政体的细枝末节上,而是某几个人物甚至一整个族群的心理变迁。
说到族群的心理,那又得回到一开始讲的精灵消极避世是怎么来的了。刚才讲过返回中土的精灵,是出于对魔苟斯的仇恨及夺回族群的传世之宝精灵宝钻而回来的,但是在经历过跟黑暗大敌几次惨烈的战争以后,精灵不但失去了大片土地,大量的同胞也或被杀或被奴役,可以说在见识到这不可战胜的力量以后,精灵一族的精气神已经被彻底打没了。而为什么托老会把一个族群经历过战争的血洗后丧失斗志的情况描写得这么真切?是因为他真的参加过一战,上过前线,而且一起来的当年的牛津校友,也都在战场上没了……而一战这绞肉机式的战争,也确实给了多数参战国国民一个不堪回首的心理阴影。所以假如你问托老为什么不深入描写精灵的国家的各种情况,托老会说:“你猜我是不是你们觉得高大上的郑智实体策划的战争中的受害者?”但也正是他经历过地狱,他对黑暗中人性的光辉之描写也才更为深刻和强烈。指环王里佛罗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却卷入拯救世界的漩涡中,他毁灭魔戒的历程,恰恰是那个黑暗的年代一个个普通的个体在战争年代中挣扎的缩影,尤其是托老同时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按照托老所言指环王并没有任何受二战影响的影子,但普通人在黑暗年代如何对抗逆境,如何乐观的继续生活的态度应该是照进了小说里的,而这才是任何现代黑深残世界观都难以企及的根本,即歌颂人类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
当然,九井老师笔下的族群形态也确实精妙,而且精灵与其说是挺多人理解的霸权,不如说是一个普通人对“家长式管教”的理解,没错,里面的精灵其实就是把自己摆在家长的地位,因为他们确实比很多种族更懂世界的本质,亦或者说,知道异空间的存在和恶魔的企图,而他们自然会是为了保证恶魔不毁灭世界这一目标而消灭一切有可能破坏这个目标的拦路人。而对看起来不懂这些的其它种族,他们选择看起来最高效的办法就是用高压手段禁止这些“幼稚”的种族接近危险的恶魔,某种程度上跟你小时候家长觉得打你一顿更能让你不去摸插座是一样的,本质上确实是“为了世界太平/为了你好”,但是感情上不被很多人接受。其实硬要我说的话九井这个立意某种程度也算是“烂大街”了,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那会儿日本冻鳗还“讲点精神”的时候,哪怕哆啦A梦这种明显子供向都有这类立意,什么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