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哥们想了解BR-1,单独说没啥意思,找了个对手,Drakkant。
这俩刀的对应的底板暴露剃感极为相似,不只是我觉得,不少湿剃粉丝都觉得这俩刀就是一个先来后到的问题,。

BR-1外形极简风,属于那种清风拂面的素颜美女的感觉,那种看的时间越长越好看,越把玩越舒服的感觉,主理人比较牛逼,是个老湿剃了,收藏东西也特别多,而且BR-1来自于瑞士,加工都是用的米克朗,最牛逼的CNC之一。
主理人比较懒,更新比较慢,毕竟这东西对于瑞士那种高收入国家最多也就做个副业,正经干这个还是比不上他的本职工作。
因为我也是产品设计师,所以对这些加工设备特别在意。
Drakkant就比较张扬了,不负恶龙之名,主理人也算是一个湿剃新人兼设计师,设计风格很牛逼,最早在台湾那嘎达住着,当时我记得打样都是找的广东那边的工作室弄的,后来就回加拿大了,之后找的Yates做的代加工,yates用的哈斯全套设备,入门高端,但是也不是国内作坊设备能比的。
Yates的水平大家都知道,早之前就是NASA的工程师,后来自己干,范式现在也找的yates夫妇做。

从底盖背面看BR更平整,真是帅爆了。恶龙背面就不像他的顶盖那么有特点,比较丑。

BR手柄我个人非常喜欢,我觉得这是我见过最有品的设计,怎么看怎么好看,还不腻,你说这气人不,BR-1其实有俩版本,第一个版本的防滑槽是单螺纹,第二版是双螺纹,单螺纹那个版本的时候我刚玩没一年,而且主理人也不咋宣传,那时候玩discroad的人还少,也不知道这东西,我知道的时候还是有货的,但是价格太高,而且觉得这种名不见经传的牌子这个价位不值,就没买,后来那个后悔啊,因为在ins上看到好几个大佬说这个刀多好多好。
好在两年后他又推出了新款BR-1,二话不说直接搞,我是搞了两个底板,86和120,平时用86多。

恶龙在主理人发设计图阶段我就关注了,我是第一批内购的,全球第30把,我自己觉得还是可以的,证明我很支持他,之后也算是朋友,后来他的别的刀架也都买了,算是持续支持吧,主要他的刀一直也不算贵,论性价比,还算是高的,不像tedalus那种一把不锈钢刀敢要你1000美金,纯粹扯淡,坚决抵制,有钱也不上。
扯远了,但是看他设计图就觉得,卧槽,牛逼,这刀太帅了。他刀柄的加工复杂度还是远超BR的,这刀柄可是要用车铣复合才能搞出来的,而且细节还原的还特别好,细节都是用小刀头铣出来的,成本可不低,而且最终效果真的很牛逼。

俩刀高度几乎一致,我个人认为顺手程度还是BR更高,手柄人体工学更合理,恶龙防滑更好,各有所长。
重量就差1-2g,都是95-6g样子,比较压手,重量分配都比较合理,差不多黄金分割点都是5:5配重这个效果吧。
关键的来了,实际暴露度完全披露,为啥这俩刀温和高效?为啥这俩刀剃感相似?

BR86,负暴露,稍稍负暴露,回头买个千分表,测测具体多少负暴露,这就造成了它温和,刀片感很小。
入刀角度35度,这可就算比较大的入刀角度了,角度找好了,蹭蹭的刮,配合86的间隙,效率注定不低,更别说120的间隙,如虎添翼了。

恶龙也是负暴露,但是远比br的更负,按理说,它太温和了,但是别忘记它刀头重啊,稍微给点压力就弥补了这个大负暴露值,但是脸皮薄的就没那么明显了,脸上肉多的肯定感觉和BR差不了多少,但是我还是能感觉恶龙更温和一些。有时候需要重复补刀。
入刀角度完全一致,都是35度,我这个比标准版高一档,99间隙,正好弥补了它负暴露过大的问题。
实际效果和BR86几乎一致。
这就是为啥他们俩剃感这么类似。

明显,恶龙更厚,所以在灵活度上面BR完胜,BR可是超薄的顶盖。
但是呢,BR顶板比底板要宽一点,所以在处理边角方面反而成了拖累,综合下来,这俩刀又差不多了。
所以,我个人以为,俩刀都可以,就看你喜欢哪个了,Alysworh性价比更高,还时不时打折,BR因为是瑞士,走转运比较麻烦,而且绝不可能打折,价格甚至能差出一倍。
就说到这吧。
这俩刀的对应的底板暴露剃感极为相似,不只是我觉得,不少湿剃粉丝都觉得这俩刀就是一个先来后到的问题,。

BR-1外形极简风,属于那种清风拂面的素颜美女的感觉,那种看的时间越长越好看,越把玩越舒服的感觉,主理人比较牛逼,是个老湿剃了,收藏东西也特别多,而且BR-1来自于瑞士,加工都是用的米克朗,最牛逼的CNC之一。
主理人比较懒,更新比较慢,毕竟这东西对于瑞士那种高收入国家最多也就做个副业,正经干这个还是比不上他的本职工作。
因为我也是产品设计师,所以对这些加工设备特别在意。
Drakkant就比较张扬了,不负恶龙之名,主理人也算是一个湿剃新人兼设计师,设计风格很牛逼,最早在台湾那嘎达住着,当时我记得打样都是找的广东那边的工作室弄的,后来就回加拿大了,之后找的Yates做的代加工,yates用的哈斯全套设备,入门高端,但是也不是国内作坊设备能比的。
Yates的水平大家都知道,早之前就是NASA的工程师,后来自己干,范式现在也找的yates夫妇做。

从底盖背面看BR更平整,真是帅爆了。恶龙背面就不像他的顶盖那么有特点,比较丑。

BR手柄我个人非常喜欢,我觉得这是我见过最有品的设计,怎么看怎么好看,还不腻,你说这气人不,BR-1其实有俩版本,第一个版本的防滑槽是单螺纹,第二版是双螺纹,单螺纹那个版本的时候我刚玩没一年,而且主理人也不咋宣传,那时候玩discroad的人还少,也不知道这东西,我知道的时候还是有货的,但是价格太高,而且觉得这种名不见经传的牌子这个价位不值,就没买,后来那个后悔啊,因为在ins上看到好几个大佬说这个刀多好多好。
好在两年后他又推出了新款BR-1,二话不说直接搞,我是搞了两个底板,86和120,平时用86多。

恶龙在主理人发设计图阶段我就关注了,我是第一批内购的,全球第30把,我自己觉得还是可以的,证明我很支持他,之后也算是朋友,后来他的别的刀架也都买了,算是持续支持吧,主要他的刀一直也不算贵,论性价比,还算是高的,不像tedalus那种一把不锈钢刀敢要你1000美金,纯粹扯淡,坚决抵制,有钱也不上。
扯远了,但是看他设计图就觉得,卧槽,牛逼,这刀太帅了。他刀柄的加工复杂度还是远超BR的,这刀柄可是要用车铣复合才能搞出来的,而且细节还原的还特别好,细节都是用小刀头铣出来的,成本可不低,而且最终效果真的很牛逼。

俩刀高度几乎一致,我个人认为顺手程度还是BR更高,手柄人体工学更合理,恶龙防滑更好,各有所长。
重量就差1-2g,都是95-6g样子,比较压手,重量分配都比较合理,差不多黄金分割点都是5:5配重这个效果吧。
关键的来了,实际暴露度完全披露,为啥这俩刀温和高效?为啥这俩刀剃感相似?

BR86,负暴露,稍稍负暴露,回头买个千分表,测测具体多少负暴露,这就造成了它温和,刀片感很小。
入刀角度35度,这可就算比较大的入刀角度了,角度找好了,蹭蹭的刮,配合86的间隙,效率注定不低,更别说120的间隙,如虎添翼了。

恶龙也是负暴露,但是远比br的更负,按理说,它太温和了,但是别忘记它刀头重啊,稍微给点压力就弥补了这个大负暴露值,但是脸皮薄的就没那么明显了,脸上肉多的肯定感觉和BR差不了多少,但是我还是能感觉恶龙更温和一些。有时候需要重复补刀。
入刀角度完全一致,都是35度,我这个比标准版高一档,99间隙,正好弥补了它负暴露过大的问题。
实际效果和BR86几乎一致。
这就是为啥他们俩剃感这么类似。

明显,恶龙更厚,所以在灵活度上面BR完胜,BR可是超薄的顶盖。
但是呢,BR顶板比底板要宽一点,所以在处理边角方面反而成了拖累,综合下来,这俩刀又差不多了。
所以,我个人以为,俩刀都可以,就看你喜欢哪个了,Alysworh性价比更高,还时不时打折,BR因为是瑞士,走转运比较麻烦,而且绝不可能打折,价格甚至能差出一倍。
就说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