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则
1)简介明了,篇幅在一页半纸左右。
2)基本逻辑:工程背景(1段)→现有研究待解决问题(1段)→本文工作与创新点。
3)突出最创新的内容,“妈妈是女人”这种结论千万不要放,宁缺毋滥。
二、结构与写法
1、工程背景
1)一句话介绍工程大背景:“大力发展XX是实现XX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2)引出研究对象和研究点,阐述工程中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凸显选题的重要意义。
“在工程建设中,XX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XXXXX(阐述是研究点是如何重要的)+因此,XX极端环境中,为确保XX正常工作与安全服役,必须开展 论文题目 研究。”
2、现有研究待解决问题(1段)
1)一句话概括现有研究重点:“众多学者围绕论文题目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主要聚焦于XX。目前来看,仍有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2)阐述主要工程问题及研究不足(一定对应论文中开展的工作,解决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在于:第一XX;第二XX;第三XX。然而,目前还缺少针对XX的评价方法,缺乏针对XX的认知。现有设计规范也未考虑XX对XX 的影响,这可能导致现有XX设计偏不安全。
3、过渡段(1段):本文针对以上关键问工程题,综合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具体的研究内容与创新归纳如下:
4、介绍本文内容与创新点(1个点1段)
1)系统开展了XX试验,研究了XX、XX和XX因素对XX的影响特性,揭示了XX规律和内在机制。基于XX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种考虑XX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该模型能够实现XX功能,为实际工程中XX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
2)研发了用于测试XX的仪器,开展了XX试验,定量分析了XX,评价了XX的影响,建立了XX与XX之间的关系。基于试验数据, 创新建立了考虑XX作用的XX预测方法。
3)首次评价了XX对XX的影响,分析了XX条件下XX的破坏模式,揭示了XX物理机制。提出XX优化策略,研发了XX新构型,并基于XX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XX的承载性能,揭示了XX承载力增强的内在物理机制,建立了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XX快速计算及XX优化设计方法。
1)简介明了,篇幅在一页半纸左右。
2)基本逻辑:工程背景(1段)→现有研究待解决问题(1段)→本文工作与创新点。
3)突出最创新的内容,“妈妈是女人”这种结论千万不要放,宁缺毋滥。
二、结构与写法
1、工程背景
1)一句话介绍工程大背景:“大力发展XX是实现XX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2)引出研究对象和研究点,阐述工程中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凸显选题的重要意义。
“在工程建设中,XX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XXXXX(阐述是研究点是如何重要的)+因此,XX极端环境中,为确保XX正常工作与安全服役,必须开展 论文题目 研究。”
2、现有研究待解决问题(1段)
1)一句话概括现有研究重点:“众多学者围绕论文题目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主要聚焦于XX。目前来看,仍有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2)阐述主要工程问题及研究不足(一定对应论文中开展的工作,解决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在于:第一XX;第二XX;第三XX。然而,目前还缺少针对XX的评价方法,缺乏针对XX的认知。现有设计规范也未考虑XX对XX 的影响,这可能导致现有XX设计偏不安全。
3、过渡段(1段):本文针对以上关键问工程题,综合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具体的研究内容与创新归纳如下:
4、介绍本文内容与创新点(1个点1段)
1)系统开展了XX试验,研究了XX、XX和XX因素对XX的影响特性,揭示了XX规律和内在机制。基于XX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种考虑XX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该模型能够实现XX功能,为实际工程中XX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
2)研发了用于测试XX的仪器,开展了XX试验,定量分析了XX,评价了XX的影响,建立了XX与XX之间的关系。基于试验数据, 创新建立了考虑XX作用的XX预测方法。
3)首次评价了XX对XX的影响,分析了XX条件下XX的破坏模式,揭示了XX物理机制。提出XX优化策略,研发了XX新构型,并基于XX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XX的承载性能,揭示了XX承载力增强的内在物理机制,建立了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XX快速计算及XX优化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