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科锐特这个品牌还是多年前买过一次小蓝火。
再次接触此品牌,没想到是今日试打的两片高铂套胶,40度的正手蓝省,以及37度的反手橙省。
据说厂家想对飙的是省狂,有球友称其为“我的小省狂”,非常期待。收到的套胶包容样子如下。
包装外观:无论正手的黑色套胶还是反手的红色套胶,都写的是“中软”。这个对于正手黑色相对较硬的40度来说,是不是中软标注错误,或者后期有更硬的版本,有待品牌方揭晓。背面清晰的标注了40度,和37度,以及厚度2.1mm。盲猜2.1mm更容易打透。
套胶外观:拆开包装后,有赠送一张粘性胶皮保护膜,这点品牌方考虑周到,体验感也好于省狂。两片套胶都是和省狂3一样的6角切边。40度的蓝省未剪裁重量70克,37度的则是60克左右。都是高密度海绵。没什么特别气味。底板是斯帝卡45,89克。正反手粘贴好高铂套胶后,总重187克,重量合适,很称手。撕掉膜后,胶面微粘,用力按压,明显正手硬,反手软,符合国人的习惯打法。
试打分解:
1.小球上控制不错,无论正反手都不会有轻易的冒高或过弹出现,这得益于微粘的胶面,也符合国产套胶的定位,与狂飙类似。不像某些外套小球上很难控制、容易冒高。
2.正手大球进攻,正手无论撞击还是摩擦拉弧圈,即使不灌胶灌油的情况下,都有种意想不到的容易透板,这是狂3不灌的情况下难以做到的。大家知道透板是质量的前提,也是打乒乓球的快乐所在,无论是透板的声响,还是手感,都是让乒乓球人愉悦的。反之,闷闷声音,肉肉的手感,是让打球人无法接受的。
3.正手大球防守,只说贴防这种(因为反拉快带我也当作进攻对待),如果对方的球过来力量大,防守也可以防出透板声,防守相当稳定。
4.反手大球进攻,这里不得不提下,反手37度的套胶就没正手那种易透性了,希望厂家再研究研究怎么肥事。讲道理,越软的套胶不是更容易打透么?难道我认知里的理论有问题?但是反手无论台外起下旋,还是台内拧下旋,这种纯摩擦,还是很容易,与粘性狂飙类似。但击打时的透板声不知为何较难达到。
5.反手大球防守,和正手类似的稳健,不再赘述。
总结:
此款套胶被称作小狂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旋转,力量,速度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假如不灌胶灌油的情况下,正手高铂蓝省因其易透性甚至有优于狂3的表现。在本人的试打过程中,唯一感觉需要改进的则是反手,当然,仅代表本人手感。







再次接触此品牌,没想到是今日试打的两片高铂套胶,40度的正手蓝省,以及37度的反手橙省。
据说厂家想对飙的是省狂,有球友称其为“我的小省狂”,非常期待。收到的套胶包容样子如下。
包装外观:无论正手的黑色套胶还是反手的红色套胶,都写的是“中软”。这个对于正手黑色相对较硬的40度来说,是不是中软标注错误,或者后期有更硬的版本,有待品牌方揭晓。背面清晰的标注了40度,和37度,以及厚度2.1mm。盲猜2.1mm更容易打透。
套胶外观:拆开包装后,有赠送一张粘性胶皮保护膜,这点品牌方考虑周到,体验感也好于省狂。两片套胶都是和省狂3一样的6角切边。40度的蓝省未剪裁重量70克,37度的则是60克左右。都是高密度海绵。没什么特别气味。底板是斯帝卡45,89克。正反手粘贴好高铂套胶后,总重187克,重量合适,很称手。撕掉膜后,胶面微粘,用力按压,明显正手硬,反手软,符合国人的习惯打法。
试打分解:
1.小球上控制不错,无论正反手都不会有轻易的冒高或过弹出现,这得益于微粘的胶面,也符合国产套胶的定位,与狂飙类似。不像某些外套小球上很难控制、容易冒高。
2.正手大球进攻,正手无论撞击还是摩擦拉弧圈,即使不灌胶灌油的情况下,都有种意想不到的容易透板,这是狂3不灌的情况下难以做到的。大家知道透板是质量的前提,也是打乒乓球的快乐所在,无论是透板的声响,还是手感,都是让乒乓球人愉悦的。反之,闷闷声音,肉肉的手感,是让打球人无法接受的。
3.正手大球防守,只说贴防这种(因为反拉快带我也当作进攻对待),如果对方的球过来力量大,防守也可以防出透板声,防守相当稳定。
4.反手大球进攻,这里不得不提下,反手37度的套胶就没正手那种易透性了,希望厂家再研究研究怎么肥事。讲道理,越软的套胶不是更容易打透么?难道我认知里的理论有问题?但是反手无论台外起下旋,还是台内拧下旋,这种纯摩擦,还是很容易,与粘性狂飙类似。但击打时的透板声不知为何较难达到。
5.反手大球防守,和正手类似的稳健,不再赘述。
总结:
此款套胶被称作小狂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旋转,力量,速度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假如不灌胶灌油的情况下,正手高铂蓝省因其易透性甚至有优于狂3的表现。在本人的试打过程中,唯一感觉需要改进的则是反手,当然,仅代表本人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