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原插不进来,付后)
北京龙潭湖公园今昔李恒久(2022年8月11日)好友崔波昨日在朋友圈发表北京龙潭湖公园的落日照片,大美甚!早知身边的龙潭湖公园有如此风景,何必远涉内蒙拍摄多伦湖的落日残阳。龙潭湖对我来说太熟悉了。
曾几何时,那里是北京南城一片偌大的湿地,解放后北京龙潭湖公园今昔李恒久(2022年8月11日)修成东、中、西3个人工湖,著名建筑家梁思成为其起名龙潭湖。那里也曾是我梦魂牵绕的故居,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生于斯,长于斯,它曾伴我度过幼年,走过了童年和青年。文革开始,也是从这里开始了我动荡的人生历程。“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诗)。”70多年的光阴倏忽而过,转眼间物是人非。孩提时代在龙潭湖度过的快乐时光,如今已断断续续、恍若梦中,但文革中发生在那里的种种苦难和悲剧却让我铭记至今。龙潭湖曾经是周边无路可走者最后的归宿,投湖自尽的人在文革那几年屡见不鲜(其中就有我当年的邻居)。而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冠军容国团和乒乓球国家队教练王传耀也都是因为无法忍受文革中,红卫兵对他们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在这里自缢身亡。 文革结束不久,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强烈倡议修建“文革纪念馆”,使后人将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的十年苦难铭于骨,刻于心,告诫后人永远不要再将文革的悲剧重现江湖。若真能实现先生此愿,龙潭湖该是一处重要的历史见证地。 龙潭湖分为东湖、中湖和西湖,面积最大的东湖建为龙潭湖公园,中湖为北京游乐园,西湖为龙潭西湖公园。自文革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如今的龙潭湖东湖已成北京南城的著名景观。3700多米的湖岸蜿蜒曲折,由各种规格的砖石及天然石砌成的湖边小路。可谓是卵石浅滩,变化无穷。湖岸时而平滑直立,棱角分明,时而山石层叠,有如迷宫,美不胜收。湖中的石拱桥、双亭桥和龙潭瀑布把偌大的湖面分成四个小岛、四个半岛、三个浅滩、一个峡谷、六块桥头绿地。人们可以在湖中荡舟,观赏湖光水色。龙潭湖整个景区是以龙为主题,形成了龙吟阁、龙潭、龙字石林、龙门及莲塘花屿等五处景区。这里不仅有与龙相关的各种建筑,而且种植的树木花草,也都巧取龙趣。龙柏、龙须柳、龙爪槐,都能给人以龙的联想。漫步其间,仿佛是在龙的世界缓缓前行,感受着龙的相伴。但令人黯然神伤的是,当年龙潭湖园内及附近的民族英雄袁崇焕庙,夕照寺(古柏堂)、明朝的乏塔寺(原名法藏禅寺)、清代的柳塘等古迹在时光的流逝中,早已荡然无存。如今,无论是苦难还是欢乐,龙潭湖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而且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苦涩回忆,也将一点一点地随风而逝。可喜的是,旧貌换新颜的龙潭湖公园又为北京人提供了一处新颖的活动场所和休憩娱乐的好去处。今天8月11日,虽已入秋,但中伏的溽热并未消退。下午5时来到龙潭湖,只为拍摄龙潭落日。沿着湖畔小路停停走走,只见偌大的水面在徐徐清风中微波荡漾,好似耀眼的磷光。不觉中,西沉的太阳渐渐失去白天的炫目和光辉,犹如一只巨大而殷红的光盘,孤零零悬挂在西边的天际,只有漫天的红晕、彩霞与投射在湖心的倒影与之相伴,无声无息,不即不离。我又想起古人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略带苍凉的诗句,千百年来被世人反复吟诵,是因为它准确表达了人们对于倏忽而逝的美好事物的追求、眷恋与无奈。我见过东海之滨初升的朝阳,仿佛是被一双孔武有力的巨手瞬间抛出水面,迅捷得使人目不暇接。那是一种对于光明的渴求,对于生命的期待。而眼前的落日却是如此不同,在万顷红云的裹挟中,它是缓慢而不情愿地一点一点沉入水中。当最后一抹殷红的夕阳弥漫开来,大地也变得幽暗起来。不久,夜幕淹没天地,夜——来临了。









北京龙潭湖公园今昔李恒久(2022年8月11日)好友崔波昨日在朋友圈发表北京龙潭湖公园的落日照片,大美甚!早知身边的龙潭湖公园有如此风景,何必远涉内蒙拍摄多伦湖的落日残阳。龙潭湖对我来说太熟悉了。
曾几何时,那里是北京南城一片偌大的湿地,解放后北京龙潭湖公园今昔李恒久(2022年8月11日)修成东、中、西3个人工湖,著名建筑家梁思成为其起名龙潭湖。那里也曾是我梦魂牵绕的故居,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生于斯,长于斯,它曾伴我度过幼年,走过了童年和青年。文革开始,也是从这里开始了我动荡的人生历程。“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诗)。”70多年的光阴倏忽而过,转眼间物是人非。孩提时代在龙潭湖度过的快乐时光,如今已断断续续、恍若梦中,但文革中发生在那里的种种苦难和悲剧却让我铭记至今。龙潭湖曾经是周边无路可走者最后的归宿,投湖自尽的人在文革那几年屡见不鲜(其中就有我当年的邻居)。而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冠军容国团和乒乓球国家队教练王传耀也都是因为无法忍受文革中,红卫兵对他们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在这里自缢身亡。 文革结束不久,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强烈倡议修建“文革纪念馆”,使后人将中国大地上曾经有过的十年苦难铭于骨,刻于心,告诫后人永远不要再将文革的悲剧重现江湖。若真能实现先生此愿,龙潭湖该是一处重要的历史见证地。 龙潭湖分为东湖、中湖和西湖,面积最大的东湖建为龙潭湖公园,中湖为北京游乐园,西湖为龙潭西湖公园。自文革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如今的龙潭湖东湖已成北京南城的著名景观。3700多米的湖岸蜿蜒曲折,由各种规格的砖石及天然石砌成的湖边小路。可谓是卵石浅滩,变化无穷。湖岸时而平滑直立,棱角分明,时而山石层叠,有如迷宫,美不胜收。湖中的石拱桥、双亭桥和龙潭瀑布把偌大的湖面分成四个小岛、四个半岛、三个浅滩、一个峡谷、六块桥头绿地。人们可以在湖中荡舟,观赏湖光水色。龙潭湖整个景区是以龙为主题,形成了龙吟阁、龙潭、龙字石林、龙门及莲塘花屿等五处景区。这里不仅有与龙相关的各种建筑,而且种植的树木花草,也都巧取龙趣。龙柏、龙须柳、龙爪槐,都能给人以龙的联想。漫步其间,仿佛是在龙的世界缓缓前行,感受着龙的相伴。但令人黯然神伤的是,当年龙潭湖园内及附近的民族英雄袁崇焕庙,夕照寺(古柏堂)、明朝的乏塔寺(原名法藏禅寺)、清代的柳塘等古迹在时光的流逝中,早已荡然无存。如今,无论是苦难还是欢乐,龙潭湖的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而且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苦涩回忆,也将一点一点地随风而逝。可喜的是,旧貌换新颜的龙潭湖公园又为北京人提供了一处新颖的活动场所和休憩娱乐的好去处。今天8月11日,虽已入秋,但中伏的溽热并未消退。下午5时来到龙潭湖,只为拍摄龙潭落日。沿着湖畔小路停停走走,只见偌大的水面在徐徐清风中微波荡漾,好似耀眼的磷光。不觉中,西沉的太阳渐渐失去白天的炫目和光辉,犹如一只巨大而殷红的光盘,孤零零悬挂在西边的天际,只有漫天的红晕、彩霞与投射在湖心的倒影与之相伴,无声无息,不即不离。我又想起古人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略带苍凉的诗句,千百年来被世人反复吟诵,是因为它准确表达了人们对于倏忽而逝的美好事物的追求、眷恋与无奈。我见过东海之滨初升的朝阳,仿佛是被一双孔武有力的巨手瞬间抛出水面,迅捷得使人目不暇接。那是一种对于光明的渴求,对于生命的期待。而眼前的落日却是如此不同,在万顷红云的裹挟中,它是缓慢而不情愿地一点一点沉入水中。当最后一抹殷红的夕阳弥漫开来,大地也变得幽暗起来。不久,夜幕淹没天地,夜——来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