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嘀嘀嗒嘀嗒不妨把这些具体角色都功能化、抽象化,劫持事件中的世良=死罗神的平次,平次到世良再到新一都是同一个概念——侦探。(之后还能再加上白马探……)
mll在案件发生时一般都是状况外或者当个笨蛋华生,在我举的几个例子里她开始就都是愣着,然后突然暴起骚操作,而这当中都有一个共通点,即她在目睹了身边侦探们的行动后选择了另一条让观众血压上升的路,我认为这可以看作是mll对侦探逻辑模式的反抗,她要把新一强行拖入自己的节奏,将新一不得已的妥协和习惯性的事后安抚偷换概念成新一对她的认同,再进一步歪曲成“我想的跟新一一模一样,我根本不比他差,我非常了解他,我们心意相通十分般配”。劫持事件里世良的那句话就是激发mll对抗意识的开关——对抗一般侦探思维,把新一的兜底当作自己的手段,将新一的优秀等价成自己的优秀,以此论证自己作为普通人找到了优于侦探的最优解,所以mll拉窗帘并不是针对世良,她是想压过心中又爱又恨的侦探。
mll在观察比较过平和的相处模式后可能潜意识里察觉出到不对劲,她没法打心底欣赏新一的侦探人格,但侦探新一能满足她的各种需求,所以mll在逆反侦探做法的同时又想尽办法在心理上找补寻求安慰。事后mll成为“领域外的姐姐”,显然世良发现她俩在侦探思维上有严重分歧,跟性缘关系无关。
后半段你评判有利不利太上帝视角了,mll视角里那些骚操作都没经过大脑思考,毫无风险评估意识,纯粹是新一够好够强才兜住了底。纽约篇救杀人魔能带来什么可见收益?纸飞机她能预见到新一在电话里对着👮🏻♂️焦急到语无伦次最后收获一票艳羡?伦敦篇难道她是咬定了新一会用告白换线索才故意发癫?
就目前进度看来,mll的任性换来了受用无比的正反馈,自动合理化所有操作,脑子越来越浆糊,再下去养成条件反射就好玩咯,只要不满足立马开始滚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