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9日漏签0天
柳云龙吧 关注:49,217贴子:2,466,54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80回复贴,共6页
  • ,跳到 页  
<<返回柳云龙吧
>0< 加载中...

回复:【科学与信仰】海边捡贝壳的小孩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复:42楼
哦,那我说错了。26楼收回。
魔鬼撒旦倒是很喜欢和耶和华 神抬杠。被撒旦掳去的人也染上同样的习性,整天就喜欢和神 抬杠。


2025-08-29 11:07: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上各位朋友好~
柳叶好~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有人以为宗教只要求人们相信, 完全以信念为基础;科学则讲求实证,是以事实和逻辑为基础,与信念无关,两者在本质上对立的。其实不然。
科学的论证看来头头是道,似乎逻辑性很强,但这也只是在不求本末,不问始终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实用的范围内方始如此,一经寻根究底,科学的逻辑性便立即难以为继了。
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数学中逻辑性最突出的莫如几何学。
几何学的求证过程似乎一丝不苟,但要证明一个几何命题,必须引用若干定义和定理。然而怎样知道这些定理正确无误呢? 是则必须引用一些所谓公理,诸如“两点之间以直线为最短”之类。但怎样知道这些公理确实可靠呢? 这却是无法证明的,只能诉诸人们的直觉或信念,即所谓“不证自明”。
再以物理学为例。目前绝大部分的科学成就都是物理学的业绩。物理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是物质和能量。如果没有这两样,物理学就不存在了。
能量可以用“功”、或力乘距离来衡量,所以也可以说,物质世界的基本因素是“物质”和“力”。但物质和力究竟是什么呢? 这却是没有答案的。
有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定义为“能使物质产生加速度的东西叫做力”。但物质又是什么呢? 于是便反过来说,“在力的作用下能产生加速度的东西叫做物质”。这种循环定义有如在几何学求证中用由甲定理来证明乙定理,然后又反过来再用乙定理去证明甲定理,那是违反基本逻辑的。
那么人们又根据什么来断定物质和力这两样东西的真实性呢? 归根结蒂还得诉诸直觉和信念。 最明确、最成熟的科学物理尚且如此,其他科学就更不在话下了。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实际上任何科学工作,至少必须以下述两个基本信念为前提:
(一)必须相信宇宙间存在着不变的普遍规律,否则就不可能有科学研究这回事。
人们常常以为宇宙的普遍规律已为科学所证实,其实不然。
科学研究不外乎实验和观察,但人们从中得到的只能是有限的经验,即使重复一万次依然如此。人们只能说,在他们观察所及的时空内,事物是有规律的。
但当人们把从有限的经验中归纳出来的结论推广为放之宇宙而皆准的普遍规律时,他们所凭借的只是信念,而不是实证,因为“有限”不可能证明“无限”。
(二)必须相信人的头脑能够正确认识并反映客观世界,否则,任何科学工作都毫无意义。
可见无论数学也好,科学也好,最终都建立在信念上。如果完全否定信念,也就否定了科学。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科学和宗教均以信念为基础,并无二致。
科学家相信物质是真实的,基督徒既相信物质是真实的,更相信真实的物质必有真实的来源,所以相信上帝更是真实的。两相比较,哪一个信念完全,更合理呢?
当牛顿和开普勒等人将他们的科学发现推论为普遍规律时(如万有引力定律),他们的这一信念是以他们对上帝的信念为依据的。
他们相信万有同出一源,即同出于神 的创造。而根据《圣经》这万有的创造者喜爱秩序,不喜爱混乱,所以他们相信宇宙中存在着统一的,不变的普遍规律。
有些科学家不信 神,可是他们却不得不接受同样的“宇宙普遍规律”的信念,那么他们的这一信念根据何在呢?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8-29 11:01: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诚然,确实有些所谓“科学论点”与《圣经》不符。对此我深信错不在《圣经》,而在于那些“科学论点”。
倘若假以时日,待科学进一步发展之后,将会证明经得起时间和事实考验的是《圣经》。很多轰动一时的“科学论点”不过是匆匆过客。基督徒不需要迥避任何事实,并深信世间一切真正的学问,包括真正的科学在内,决不会与上帝的话相违背。
例如究竟是上帝造人还是从猿猴到人? 达尔文在生物分类等方面有其贡献,但他的进化学说则只是一种附会,并无实证,严格说来,并不是真正的科学。
从地质学上看,新物种的出现大多是突然的,看不到由一个原有的物种逐渐进化为另一新物种的连续过程。
迄今为止,进化论者所提供的所谓过渡型化石标本有三种。
最重要的是所谓“始祖鸟”。这是一种既有翅膀和羽毛,又有颌骨和牙齿的动物化石。进化论者认为它代表着由爬类向鸟类的过渡。
但有几点令人难以置信:第一,在与始祖鸟相同的地层中也有典型的鸟类化石,这说明始祖鸟不是鸟类的祖先。
第二,如果始祖鸟是爬虫与鸟类之间的过渡形态,那么他的颌骨和牙齿就应当显示退化趋向,否则又怎能发展为鸟类的口器? 它的翅膀就应当比真正的鸟类更原始,更不成熟,否则,它与鸟类有何区别?
但始祖鸟的翅膀,颌骨和牙齿俱表现为完美成熟的器官,有良好的功能。这说明它不是一种过渡型。
第三,在1986年有些知名学者发现,目前仅有的两个“始祖鸟”化石标本都有曾被人巧妙镶嵌的证据。这两个标本的发现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以后,很可能有人根据进化概念故意作伪。
另一个所谓过渡型的例子是马的化石系列。
进化论者说,体型高大、单趾的现代马是由第三纪时期大小如狗的三趾“始祖马”进化而来。这是进化论课本上典型的示范材料。
但所谓“始祖马”在形态上和马有很大差别,是否属于马类大成疑问,在最初命名时就曾把它列为蹄兔类。
这些“马”的化石标本发现地点分布广阔,有的甚至在不同大陆,它们的存在时间又互相重叠,说明它们只是曾同时存在的不同动物,彼此之间并无承先启后的过渡关系。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后一个过渡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猿人”。然而人们所发现的猿人化石,实际上不是猿,便是人,并没有介于猿和人之间的东西。
例如发现于法国的“尼安德塔人”,经生物考古学家威尔休鉴定,确认为现代人的头骨,但因风湿病和佝偻病而发生变形。
1985年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的化石,其大小与姿势都与人相同,只是脑容量较小。但脑容量与智力并无必然联系。
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500毫升,但个体变差很大。例如拿破仑的脑容量不足1300毫升,而俄国文豪屠格涅夫的脑容量则为2600毫升,迄今所知最大的脑容量为3100毫升,却属于一个白痴。非洲直立人的脑容量仍在人脑容量的正常变化范围内。
还有一些猿人化石标本则根本是伪造的。科学家也有人性的弱点,有些人为了追逐名利,会特意拼凑资料,有的则不惜弄虚作假。
例如有名的猿人化石“庇耳当人”和“爪哇人”后来均被证明是人为的骗局。庇耳当人的头骨经用氟测定法检查,证实是现代人的头骨,曾被人以铬盐染色,并重新埋入地下,以使之貌似远古的化石。与之拼凑在一起的颌骨则纯属猿类。此事何人所为? 却始终无人承认。
“爪哇人”的发现者荷兰人杜波依斯则从起初便是怀着寻找猿人化石的企图去印尼的。令人惊奇的是他在那里果然如愿以偿,在一处河谷中发现了“猿人”的头骨和股骨的化石,并命名为“爪哇人”。杜氏因此一举成名,对这些化石则以奇货自居,坚拒别人对他的标本进行复查,因此与不少人不和。
到他晚年时终于承认那块头骨实乃属于一种长臂巨猿,股骨则属于人类。杜氏知过虽迟,而卒能改之,与庇耳当人之作伪者相比,善亦大焉。
进化论者为了急于证明“从猿到人”的理论,饥不择食,闹了不少类似的笑话。
例如1922年有人在美国尼布拉斯加州发现了一个异样的牙齿,便急不可耐地宣布为猿人的牙齿,甚至准备作为人类进化的证据列为1925年的科学要闻。但五年后全副骨骼出土,证实不过是一种绝种的野猪。
不仅猿和人之间没有过渡形态,在任何特征相近,被认为有进化关系的物种之间,都找不到过渡形态。
很多人费尽气力,试图去寻找那些所谓“迷失的环节”(Missing Link), 却始终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如果不同物种果真系进化而来,这种现象不是很难理解吗?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年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东太平洋赤道上, 属厄瓜多尔)考察时,发现各个岛屿上的雀类形态不同,共有十三种之多。他认为这是因为各个岛上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作用促使这些雀类向不同方向演化所致。以此为起点,他逐步发展出“进化”的观点。
但据今学者重新研究,发现这些岛上的生态条件实不足以使岛上的雀类发生这些形态变化。
这些变化的真正原因乃是各个岛上的雀群只能进行隔离繁殖(雀类不善远飞,各岛之间的海域足以使之互相隔离),各雀群之间没有遗传基因的交流,因此各雀群的总体基因内涵(基因库)乃逐渐产生差异,因而造成雀群形态上的差别。这与各岛的环境条件无关。
如果两个雀群基因库不同,即使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一样,其形态也会有分别。反之亦然。
达尔文当时并没有现今的遗传学知识,他不能正确理解这一现象的真正本质,所以产生了“进化”的误解。今天我们已经认清了事实真象,为什么还要沿袭达尔文的错误观念?
然而有些人仍然不愿扬弃进化学说,原因是百余年来进化论已经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庞大体系,牵连着太多人的现实利益,盘根错节,积重难返。
如果放弃进化论,很多人将无以为业。而且如果否定进化论,就得承认创造论,也就必须承认创造者--神 的存在。
这对那些不愿承认有神 的人,就成了一个无法正视的难题,所以他们宁愿将错就错,我行我素。但这已经与科学无关,而成为良心与道德的问题了。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8-29 10:55: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与雨林同行
  • 初级柳絮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先顶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80回复贴,共6页
  • ,跳到 页  
<<返回柳云龙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